2019-12-02 14:27 瀏覽量:12922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初冬時節,走在浙江紹興街頭,很容易想起魯迅先生筆下《孔乙己》中的“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孔乙己要的酒,就是紹興的黃酒。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酒種,黃酒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沉寂。當下,新經濟、新消費被反復提及,在白酒、葡萄酒、啤酒紛紛于中國市場獲得井噴式發展后,黃酒在新形勢下的發展問題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產業發展緩慢
去年熱播的古裝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女主角盛明蘭幫了閨蜜嫣然的忙,嫣然激動地抱住明蘭說要送“錯認水”作為答謝。這里提到的“錯認水”就是黃酒的一種,因為使用櫪柴灰澄清,酒水顏色清純如泉,看起來就像清水一樣。這種酒因為度數低、性溫、口感好,非常受古代中國上層社會的歡迎。實際上,黃酒曾擁有自己的風光年代?!都t樓夢》里那場熱熱鬧鬧的螃蟹宴,黃酒就配著螃蟹出場。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傳統酒種,如今,黃酒市場發展與其價值內涵似乎并不匹配。“黃酒沒有把自身的文化價值綻放,缺乏文化定位和文化傳播的有效方式。我們不能把自己局限在自己是最古老的酒的圈子里,我們需要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社會的變革、消費的變革、消費理念的變革。此外,我們還應重點思考如何站在消費的角度去尋找黃酒文化發展的突破點。深度挖掘黃酒歷史文化內涵,講好中國黃酒的故事,這些對黃酒行業來說尤為重要。”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兼職副會長、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在日前舉辦的第25屆紹興黃酒節暨“一帶一路”中國(國際)黃酒產業博覽會上如是說。
不可否認,相對于白酒市場的火熱,黃酒似乎顯得有些沉寂。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黃酒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117.90億元,同比增長1.50%;實現利潤總額12.17億元,同比增長4.78%。,從產業規模上看,整個酒類消費市場的容量已經遠遠超過萬億,但黃酒產業規模所占比例太小。目前國內的酒類市場,白酒風生水起成為市場的寵兒,葡萄酒是市場新貴,啤酒市場中五大啤酒集團占據了全國將近80%的市場份額,競爭非常激烈,只有黃酒市場仍然不溫不火。“和其他兄弟酒種相比,黃酒在發展速度上確實比較緩慢。”不過王延才提出,盡管目前黃酒產業規模較小,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為什么黃酒發展落后于白酒?很多人認為,核心的問題是技術落后。國家黃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毛健介紹,黃酒使用的酵母是1983年的,快40年了還在用,遠遠滯后于產業發展。毛健表示,自己經常去白酒廠參觀,發現目前對于白酒的研究水平遠遠高于黃酒。
除了技術方面,黃酒在很多人心中似乎不夠高端。雖然擁有幾千年的歷史,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但至今黃酒仍被業內人士評價為“是一個亟待開發的金礦”,黃酒的“好”似乎還沒有被大眾認知。黃酒行業龍頭企業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傅祖康表示,目前黃酒行業發展區域化特征明顯,許多黃酒企業用各色各樣的包裝去提升黃酒的外形,但是反而將其做成了“土特產”。但事實上,真正想要壯大整個行業,黃酒必須產品化、標準化。
此外,區域化、小、散等問題一直伴隨著黃酒行業的發展。古越龍山、會稽山、塔牌、沙洲、上海金楓等品牌在黃酒圈都有很大的影響力,但其引領作用卻不像啤酒和白酒的龍頭企業那么大,從而無法有效助力突破產業格局和區域消費的瓶頸。
探尋破局之路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曾多次強調:“黃酒已經沉寂多年,應該崛起在今天。”
對于黃酒未來發展,業內人士認為,黃酒要在技術和營銷上下功夫。黃酒目前被白酒遠遠落在后面,就是因為白酒投入了大量財力研發技術。在營銷上,黃酒不應該僅盯著老年人,要開發年輕人的消費市場。因為以80后、90后為代表著年輕消費群體正在快速崛起,黃酒在銷售方式上,要迎合年輕人喜歡網購、外賣、售貨機甚至酒吧等消費習慣,也可嘗試打造低度數產品。
“大約在3000年以前,中國稻米文化傳到日本,我相信釀酒的文化也同時傳到了日本”。受當時技術限制,日本陶器不能大量生產,轉而使用木桶釀造。“黃酒和日本清酒最大的不同就是顏色,陶器在黃酒釀造發酵過程中釋放大量鐵元素,所以黃酒顏色偏黃偏紅,日本清酒使用的木缸幾乎不含有金屬元素,所以接近透明的狀態。但這種差別并沒有影響酒的品質,日本清酒和中國黃酒沒有高下之分。”宮下酒造社長、前日本酒業協會會長宮下附一龍認為,清酒和黃酒同根同源。業內人士認為,日本清酒的發展之路值得借鑒,其在全球市場上的名氣顯然高于中國黃酒。宮下附一龍建議,中國黃酒經銷商應該大膽向超市、商場等場所投放宣傳,而不是只跟中餐廳建立聯系。
實際上,近年來隨著消費的多元化、個性化,黃酒產業也在發生變化。從消費區域看,有以江浙滬地區為主的局地消費向全國消費的轉變,進而走出國門;從消費季度看,由冬季單季消費向全年四季消費轉變;從消費人群看,由中老年消費群體向青年消費群體擴張;從消費渠道看,由線下銷售為主向線上線下銷售并存轉變;從消費理念看,從不問品質向追求品牌轉變。
為適應上述變化,把握發展機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副局長、全國打擊侵權假冒辦公室副主任路政閩認為,黃酒生產、流通企業在轉型升級的同時,要嚴格落實產品質量的企業主體責任,不斷優化產品質量,完善黃酒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此外,黃酒企業還需要針對各類消費升級需求,研制出品種更加繁多、口味更加豐富的黃酒產品,滿足多種消費群體的需求,不斷增強黃酒飲用群體的黏性。在營銷推廣方面,企業也要加大力度,讓大眾真正認識和了解黃酒。(顧雨霏 綜合報道)
上一篇:植物基酸奶能否引領植物基乳品新潮流
下一篇:混釀 究竟有“幾副面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