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9 14:58 瀏覽量:13564 來源: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銀川1月9日訊(記者 許凌) 近日召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會會議,把“三農”議題放在了第一項。自治區黨委書記陳潤兒表示,抓農民增收是老話題,但對寧夏來說還是當前重要課題、緊迫任務。“盡管寧夏農業有特色、有基礎、有優勢,盡管農民收入不斷增加,但與全國平均水平還有很大差距。打贏三大攻堅戰,寧夏還是要從狠抓農民增收入手。”
——實現新一輪農民增收,要從調整結構入手。寧夏農業規模不大但特色鮮明,農產品總量不多但品質優良,只有通過調整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轉化率,走出一條特色鮮明、高品質、高效益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子。
——實現新一輪農民增收,產業規模要擴大,標準要提高。要優化牛奶、糧食、牛肉產業結構、提升品質,做大做強精深加工、循環發展的文章,通過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構建農業全產業鏈,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要不斷完善枸杞、灘羊、硒砂瓜、冷涼蔬菜等特色產業的標準體系,加快推進生產設施、過程和產品的標準化建設,特別要加快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分級及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推廣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
——實現新一輪農民增收,要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品牌工程。集中打造一批區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企業知名品牌和名優新產品品牌。目前,寧夏已擁有綠色有機及地理標志農產品373個,創建了中寧枸杞、鹽池灘羊、中衛硒砂瓜、西吉馬鈴薯、靈武長棗5個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中寧枸杞、鹽池灘羊、寧夏大米、中衛硒砂瓜、沙坡頭蘋果、西吉馬鈴薯、固原黃牛、靈武長棗等8個區域公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