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4 11:33 瀏覽量:12618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記者 薛海軍 通訊員 王亦然
整潔干凈的街道,寬敞明亮的房屋,熱情洋溢的笑臉……春去夏來,陽光明媚的季節,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泊爾江海子鎮柴登村一派欣欣向榮。
“柴登村靠近東勝城區,作為‘城邊村’,以前一度各類矛盾糾紛頻發,產業發展落后,年輕人都選擇進城打工,村里土地荒蕪,無人耕種。”說起過去,村黨支部書記楊二飛還記憶猶新。現如今柴登村的生機勃勃,是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包聯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的結果,以脫貧攻堅為主題,以推進鄉村振興為主線,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攻方向,柴登村努力作為,實現了舊貌換新顏。
一戶一策 定制扶貧富民心
春日的暖陽不僅灑下一片柔光,更一路暖進了村民們的心坎兒里。在新一輪脫貧攻堅行動中,柴登村針對村里困難戶實際情況“私人訂制”脫貧方案,不僅讓村民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心里的致富路好像也打通了,干勁兒更足了。
貧困戶武蓮鳳生活的變化就得益于這套針對她的脫貧方案。2017年,武蓮鳳成了村里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駐村工作隊了解她的情況后,給她帶去了雞、羊、豬,幫她發展種養殖業,2018年底武蓮鳳已經脫貧。2019年,駐村工作隊又讓她加入了合作社,沒有投入一分錢,年底還拿到了6000元的分紅。
年近七旬的武蓮鳳現在一年收入有3萬多元,說起自己生活的變化,武大娘高興得合不攏嘴,話里話外充滿了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黨委政府幫我,領導干部幫我,下了雞蛋幫我賣,還幫我賣雞、賣豬,看病費用報銷90%,還有養老保險,村里合作社還給我分紅,以后的日子更有奔頭了!”2020年還未過半,武蓮鳳收入已經超過了3萬元,“今年我有能力自己買豬仔和雞仔,不用政府幫扶了。”談起今后的生活,武蓮鳳充滿信心。
傲新寬今年只有50出頭,妻子40多歲,兩口子因病致貧,村里和幫扶干部不但幫助傲新寬和妻子治好了病,還給他們一家提供了大病醫保,很快傲新寬家就脫貧了。“貧困戶不是啥光榮事,我們兩口子還年輕,現在又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生活了。”傲新寬說。這兩年傲新寬家一直是“鞏固戶”,如今傲新寬家圈舍充裕、家畜肥壯。今年他打算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把羊增加到120只,再養十幾頭豬。
精準幫扶,一戶一策,讓柴登村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1戶脫貧鞏固戶實現穩定增收。“精準扶貧不僅要讓村民‘富口袋’,更要‘富腦袋’。鄉村振興,農民是主體,想要實現,最重要的還是‘富民心’,讓百姓有心勁兒奔向美好生活。”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駐柴登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宋乃春說。
變廢為寶 集體經濟節節高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柴登村,這已經成為共識。為了帶領村民致富,柴登村成立了澤潤和綠領兩個合作社,推進集體經濟發展,推進品牌化發展,通過加強多方協作,聚力鄉村振興。
“下好蛋,養好牛,放好驢,產好肉,過上好日子不用愁。”這是澤潤合作社房外掛的標語。在合作社的帶動下,村民種養殖技術提高了,農產品產量增加了,還與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簽訂了肉牛代養項目,村民們的錢包越來越鼓了。
在綠領合作社的帶動下,柴登村引進了沙棘試種項目,完成柴登村七社1500畝村集體土地流轉工作,已種植700余畝經濟作物,還發展了林下經濟。
撤鄉并鎮后,柴登村舊農畜交易市場和原柴登村八中及柴登小學的房屋都閑置了,柴登村將這些閑置房舍租給了鄂爾多斯市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打造了內蒙古柴登亞高原訓練基地。2019年10月,亞高原訓練基地成為“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體育技能教學實訓基地”。
一項項惠民政策、一件件惠民實事,2019年柴登村集體經濟收入近50萬元,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跨越。現在,柴登村還引進光伏發電產業扶貧項目,又與山東壽光蔬菜達成協議,流轉近3000畝土地,投資建設新型蔬菜大棚。“今天的柴登村荒地綠了,產業興了,村民富了,村里的這些產業可以提供500多個工作崗位,村民也不用出去打工了,2020年我們村有信心集體經濟收入超百萬元。”楊二飛說。
田園芬芳 文明風起鄉村美
“來來來,快到屋里坐,嘗嘗自家種的水果。”每有人到家里來做客,高樹梅都熱情地招呼。
高樹梅家的小院精致錯落,小菜地里有新種的菜苗,房前屋后也栽著蘋果樹和棗樹。“別小瞧這幾棵樹一塊地,一年也能給我們老兩口帶來近萬元的收入,而且院子里也變得好看了。”高樹梅說。
振興鄉村,就少不了田園芬芳的“鄉味”。柴登村始終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改善農村環境面貌、提升農村生活品質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鄉村公路得到新修,供電設施得到改造,村民的生活環境變好了。
宜居鄉村應該是干凈整潔的,柴登村下大力氣解決了村莊環境臟亂差的問題。村里修建了60個垃圾池,每五、六戶共用一個垃圾池,每天大家都按照新村規,將自己的垃圾倒到指定垃圾池里,生活垃圾有了去處。村里還給每家每戶新建了生態廁所,白色亮麗的墻面,防滑的地面瓷磚以及配套的馬桶和洗手池、洗浴設施一應俱全。家家戶戶有了化糞池,生活污水也得到治理。
解決了臟亂差問題,村里又給每家每戶都發了果樹,號召大家打造“美麗庭院”。曾經雜物堆積的房前屋后,如今變得井然有序;曾經雜草叢生的道路兩旁,如今綠樹搖曳;曾經的破房爛院,如今已整理修葺。
柴登村富了也美了,陣陣花香隨風飄散,令人愉悅。“村莊環境變好了,大家都很愛惜,也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都開始比誰家的院子美。”楊二飛說。
上一篇:中國沈酒莊景區:呈現傳統釀酒生產景觀 傳承古法酒莊技藝
下一篇:我國兒童乳制品攝入不足現象突出 創新研發為兒童提供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