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4 08:59 瀏覽量:24124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原創|出品
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發酵食品專委會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團隊
一縷醬香,蒸騰千百春秋,
一樽佳釀,演繹國酒華章;
一杯美酒,名臻玉液之冠,
一個古鎮,醇香馳譽天下。
赤水河畔的茅臺鎮,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古有“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的寫照,茅臺鎮是中國醬酒圣地,域內白酒業興盛,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時,這里是四渡赤水之地。茅臺鎮集古鹽文化、長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體,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一家以精神傳承注入美酒的靈魂,堅守醬酒品質,傳承醬香文化,建廠五年的吳公巖酒業,雖然時間不算長,在茅臺鎮卻無人不知,為中國酒產業增添著別樣的光彩。
神奇吳公巖灘
石刻醬香印記
提起“吳公巖”,大多數人下意識認為是人名,而“吳公巖酒廠”也會被誤以為是一位吳姓人創辦的酒廠,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吳公巖”原名“文公巖”,是仁懷市三大旅游景區之一。吳公巖,是為紀念清乾隆年間帶領鄉民疏導修浚赤水河的民間義士吳登舉。被譽為“小三峽”的吳公巖峽谷,南起馬桑坪,北止兩河口,全長4.2公里。這里兩岸山勢陡峻,河中水流湍急,險灘接二連三,號稱“十里長灘”。十里長灘由16個灘組成。16個灘中,吳公巖灘山勢雄奇險峻,怪石突兀猙獰,激流奔騰,漩渦不斷,濤聲如雷,最險最長。
長達816米的龍形公路護欄,由4條石雕長龍組成,龍頭、龍尾與多伏龍鱗拼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條瀟灑飄逸的長龍。這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石刻龍建筑群落。1999年6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授予它“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稱號,是仁懷市第三處獲此殊榮的人文景觀。
在赤水河中游,沙灘鄉境內吳公巖絕壁之上,刻“美酒河”三個大字,其字體瀟灑穩健,雄放有力,象征茅臺醬香不可磨滅的印記與靈魂。這里曾是“川鹽入黔”的最險處,兩岸崖如刀削,奇峰聳立,怪石嶙峋,摩崖石刻較多,文化內涵豐富。
聽盧浪(右)講述吳公巖精神
傳承醬香工藝
弘揚吳公精神
吳公巖酒業以赤水河賜予的特殊生態環境作支撐,有“四渡赤水”蘊含的豐厚文化資源做背景,秉承“人厚道,酒地道”的品牌精神,將“至臻至醇”等獨具吳公巖特色的個性凝練其中,確立起了“赤臺”、“滿天香”作為酒業高端品牌的格調和形象。
吳公巖酒業董事長盧浪向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團隊介紹,吳公巖酒業建廠于1995年,集白酒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釀酒基地坐落在有素“中國酒都”美譽之稱的仁懷市茅臺鎮,所生產的“赤臺”“滿天香”“茅家兄弟”系列品牌酒與國酒茅臺同宗同源,同享得天獨厚優越的自然環境。基酒廠座落在赤水河河畔,釀酒微生物最為豐富,生態最具原始風貌。
吳公巖酒延續了茅臺鎮民間釀造醬香型白酒的傳統工藝和獨特風格,其醬香突出、酒體完美、香氣優雅、細膩醇厚,且口感協調豐滿、余香舒適、持久爽凈,空杯留香不絕,同時又具有低而不淡、香而不絕等特點。
2017年吳公巖酒業榮獲仁懷市委市政府頒發的“品牌創建獎”。2018年8月,品牌產品被仁懷市博物館收藏并頒發收藏證書。2018年9月,榮獲第八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第四屆網評大賽璧“中國美酒”網絡評選大賽醬香型白酒組“金獎”。吳公巖酒業董事長盧浪先后被評為“貴州省十大民間釀酒工藝大師”“全國五一行業模范”。
吳公巖酒業秉承茅臺鎮傳統工藝,弘揚美酒文化,乘著改革開放春風崛起的民營企業,風雨兼程,猶如一壇陳年的老酒,芬芳四溢。“吳公巖”不僅展示給我們的是鬼斧天工般的奇峰異景,更是提醒后人時刻不忘傳承無私奉獻、敢于擔當的“吳公精神”。
弘揚美酒文化
邁步新的征程
回首往昔,無數精彩瞬間歷歷在目,茅臺美酒見證了中國的成長,成為一種紅色文化,而紅色代表著的熱情、激烈、勇敢和忠誠的精神亦不斷深化傳承至今,已然成為茅臺佳釀的血脈與靈魂。歲月如歌,酒香沸騰,茅臺人依舊用自己釀造者的智慧為醬香酒文化書寫新的光華。
吳公巖酒業董事長盧浪介紹,公司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堅持走質量效益型道路。為適應市場發展,增強市場競爭力,從2001年起,吳公巖酒業公司相繼對所屬酒廠生產車間,包裝車間、化驗室、質檢中心等重要環節進行全面技術改造。多次聘請國內知名專家教授培植窖池,科學制曲、嚴格監控,為吳公巖酒業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盧浪表示,醬香型白酒逐漸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人們越來越喜歡喝醬香型白酒,原因故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人們的健康消費意識增強。吳公巖酒業承載著“品味、高端、健康、快樂”的文化精髓,成就茅臺酒都商業王朝百年輝煌的夢想,締造“國酒尊貴”最高端,這就是吳公巖酒業立世根基之所在。
盧浪認為,做酒就是做人,行的正走得端,方能釀出一等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