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10:29 瀏覽量:25786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播報(寧江報道)宜賓市興文縣住房城鄉建設和城鎮管理局黨政領導班子全力落實各項扶貧攻堅政策,強措施、抓落實,籌資金、助發展、促增收,把黨和政府脫貧攻堅政策落實到實處,做到真扶貧、實為民、促發展、助增收。
興文縣大壩鄉平寨村委會
據悉,宜賓市興文縣大壩苗族鄉平寨村幅員面積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00畝,林地1568畝,有4個小組,409戶1563人(其中苗族176戶750人)。2014年精準識別為貧困村,共有建卡貧困戶116戶447人,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2020年,平寨村提出“抓班子強隊伍、抓脫貧促鞏固、抓產業謀發展、抓環境塑形象”的總體思路,發展“四色”產業:即金色(烤煙)、綠色(竹子、核桃、蠶桑)、黑色(烏骨雞、煤炭)、黃色(肉牛)。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平寨村堅持統一思想、統一決策、統一部署、統一實施,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努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
興文住建城管局胡家強
在村里有這樣一個人從機關辦公室走到鄉間田野,起早摸黑忘我工作;有這樣一個人舍離溫馨家庭,放棄舒適的工作環境,衣褲浸透汗水,腳上沾滿了泥土,心中鋪滿情懷;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頭頂藍天,身披風雨,腳踏泥濘,正是這個可敬可贊的人,把老百姓的脫貧奔小康扛在肩上,把群眾的冷暖牢記心中,這個人就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住房城鄉建設和城鎮管理局紀委退居二線走上扶貧一線的胡家強書記。
記者給隨胡家強走組入戶談起了他的駐村工作思路,實地走訪全村群眾摸實情,到村工作第一時間入戶走訪貧困戶,第一時間調研產業項目,第一時間召開村組干部工作座談會,第一時間組織支部黨日活動,第一時間溝通協調重點難點工作。根據村情因地制宜理思路,初步擬定"抓班子壯隊伍、抓脫貧促鞏固、抓產業謀發展、抓整治樹形象"的總體發展思路。著力落地落實幫扶事項,重點算好貧困戶收入賬,穩定貧困收入來源;精準摸排已脫貧無風險、已脫貧需鞏固、已脫貧有風險三類貧困戶;迅速完善"五個一"、幫扶手冊、幫扶項目等軟件資料;全力協調爭取解決重點困難和問題;創新舉措超前謀劃全村、組發展規劃。
胡家強、楊先平與獼猴桃種植戶在田間交談
采訪中記者走進貧困戶楊仲才家,老楊告訴記者:“四月份的時候他椎間盤突出住院了,那段時間全體村干部輪流去醫院看他、照顧他、幫助他,直到出院回家。黨和政府的政策好啊!胡書記、楊支書你們好啊!對我這么照顧,我從心底里感到開心,快樂!出院后胡書記還專門傳授我物理治療腰椎間盤方法,效果還非常不錯。我養了10頭母牛,每年產出9-10頭小牛,每頭小牛都賣到5.6千元,差不多養殖收入將近5.6萬元,種植玉米、紅苕、黃豆年收入3萬左右。在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關心、愛護、支持、幫扶下我沒有因病返貧,他們對我家的幫助實在是太大了,我從心底十分感激他們”。楊仲才簡單樸實的話語像一股暖流涌上心頭,瞬間濕潤了記者雙眼。
深入楊仲才家牛棚了解母牛情況
在胡家強書記和村支書楊先平的引領下,探訪招商引資到平寨村的種植戶王光遠,經了解,現在種有198畝核桃,帶動了40多戶村民共同發展,目前果園品種有8個,其中有一個品種是四川農科院推廣最適合西南地區的品種、掛果率高兩個品種、外觀和口感好有兩個品種,其余三個屬于一般品種。果園土地流轉1300多畝按市價230斤玉米計價發放給村民,目前林下種植黃豆、土豆、花生、紅薯歸村民所有,讓利給村民。幾年來共投入資金近2000萬元。記者在交流中了解到王光遠老家在瀘州市敘永縣兩河鎮,對兩河傳統桃片祖業情有獨鐘,憑借自己從小學到的傳統技藝在成都開辦了一家桃片食品公司,舉家搬遷至成都,妻子、兒女都留在成都,為了他這份執著與追求,他孜身來到平寨村興業,發展核桃產業是王光遠對桃片產業孜孜以求的情懷,他現已是68歲高齡老頭。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往日的平靜,并不知道什么是新冠肺炎,也不知道這病毒到底有多可怕,依然像往常一樣游走在這片付出一生所有資金和身家性命的土地上,樂呵呵地觀察各品種的漲勢,掛果等一系列工作。
平寨村兩委工作緊急而有序的在進行,每天再忙都有一項工作是必須要完成的,就是村干部和村醫一起上門為老王測量體溫,給他送去口罩等消毒物品,幫他帶去日常生活用品。村支書楊先平家和老王住得也不是很近,更是每天早晚都要去看看他,說上幾句話才安心。胡家強書記說,我每天看到他游走在果園里的我就放心了!老王個子不算高較瘦,甚至有些單薄。果園連戶路上有個人慢悠悠的前行,那個人肯定是他,老王精神而倔強地打造這片果園,當看到果實掛滿枝頭時臉上露出了開心、充實的笑容。
核桃種植戶王光遠管理獼猴桃
王光遠告訴記者,我每天的任務就是打理核桃園,我身體挺好的也愛跑,就當是鍛煉身體了,話語簡單而輕松。簡短而堅強的回答讓記者陷入深思,一個68歲的老人尚且如此,正當年輕的我們又該如何呢?全力以赴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實現自我價值就是人生最美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