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9 15:32 瀏覽量:25278 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7月28日,國家馬鈴薯良種科研聯合攻關新品種展示和示范現場觀摩會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舉行,現場展示和示范了24家聯合體單位的89個新品種,中晚熟優質鮮食品種中薯9號、中晚熟抗病高產品種中薯18號、中晚熟全粉加工品種中薯27號、中晚熟優質高產品種中薯28號、早熟優質鮮食品種中薯早35、中早熟優質鮮食品種華頌34、中熟鮮食加工兼用品種希森6號和中早熟優質鮮食品種北方009,植株健壯,爭芳斗艷。
自2018年農業農村部啟動國家馬鈴薯良種科研聯合攻關以來,由全國41家科研教學及推廣單位和21家優勢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組成的攻關聯合體,以提升我國馬鈴薯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對馬鈴薯的需求為目標,開展種質資源共享和創新、新品種聯合試驗、選育和示范推廣、種薯繁育體系創新,育成了一批抗病、耐逆、優質、特色、加工專用和特色營養馬鈴薯品種,龍薯系列、克新系列、隴薯系列、東農系列、春薯系列和甘農薯系列等品種各有特色,廣受好評。
據統計,2018—2019兩年間,攻關聯合體單位共登記馬鈴薯品種151個,品種類型日益豐富,較對照平均增產23.5%;簽訂種質資源共享協議29份,實際共享雜交親本、各類品系和育成品種29134份次;篩選出綠色優質種質1043份次,創制抗病耐逆優質種質材料267份次,進入國家和省級品種試驗(區試)優良品系112份;在全國80個試點進行7組共57個優良品系的品種試驗;在山東和河北進行了2組共31個品種競賽活動。
在此間召開的馬鈴薯良種攻關座談會上,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一級巡視員周云龍認為,馬鈴薯良種攻關取得預期的階段性成果,初步顯現出對種業創新的推動作用。希望今后要進一步凝煉攻關目標,強化機制創新,注重科研單位和企業間的聯合,注重良種攻關與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協同推進,加強展示宣傳力度。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黨委書記周霞表示,作為良種攻關的首席專家依托單位和秘書長單位,肩負整體協調和組織全國馬鈴薯良種科研聯合攻關工作,責任重大。研究所將全力創造條件支持金黎平首席及其團隊開展工作,一定把聯合攻關工作協調好、完成好。
馬鈴薯良種攻關首席科學家金黎平透露,下一步將主要圍繞聯合試驗和相關知識產權協議簽訂、聯合體共享種質資源征集和新品種(系)聯合試驗和展示開展工作,著力培育具有重大推廣應用價值的新品種,切實提升我國馬鈴薯種業自主創新能力。
聯合攻關領導小組組長、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段玲玲認為,當前企業自主育種能力較弱,建議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體系和高技術規程的綠色種薯生產模式,營造中國種薯品牌的外銷戰略格局。
觀摩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所主辦,烏蘭察布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承辦,來自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技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各省(市區)相關種子管理部門領導和馬鈴薯良繁基地代表,以及聯合體專家委員會專家、聯合體成員單位負責人參加了現場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