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15:20 瀏覽量:23957 來源:農民日報
近日,“智慧農業、產業共生”農業社會化服務大會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有關領導、專家、涉農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職業農民代表等200多人匯聚一堂,從產業鏈頂端到末梢對農業社會化服務進行了深入探討。
與會代表認為,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壯大是實現以小農生產為主體的農業經營方式和以規模化、市場化為基本特征的現代農業的有效對接方式。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期,預計市場交易規模將達萬億元以上。
中國合作經濟學會會長、農業農村部原總農藝師孫中華在會上指出,以小農戶為主的家庭經營是我國現階段農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國發展現代農業必須面對的現實,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重要途徑。農業社會化服務業集聚了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現代生產要素,是高度市場化的社會化大生產,是農業生產專業化和分工協作的深化發展,能夠幫助小農戶克服在對接市場、先進技術應用、資金投入、規模經營等方面的困難。
作為一支重要力量,全國供銷社系統在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方面有著獨特優勢。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合作指導部一級巡視員張元宗在會上表示,近年來,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快速發展,各類新型服務組織蓬勃興起,服務領域不斷向縱深拓展,涌現出一批各具特色、形式多樣的服務模式,呈現出一些新動態、新趨勢,合作經濟組織日益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主力軍。
據悉,中國供銷無人機大聯盟成立于2018年,是落實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惠農工程方案的重要組織。中國供銷無人機大聯盟秉承“整合資源、聯合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則,與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整合全國供銷社系統內外的各類農事服務主體參與其中,共同服務新型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民。
據中國供銷無人機大聯盟秘書長許小華介紹,以聯盟形式呈現的這一現代農業生產性服務生態系統是基于農業生產性服務、農業全產業鏈貫通和智能終端交互的完整現代農業生產性服務鏈條。“大國小農的國情農情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能夠解決小農戶分散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共性服務問題。”許小華說,這一農業生產性服務生態系統在線上依托以“互聯網+科技+服務+生產數據+銷售信息”為支撐的供銷農業云平臺,實現終端需求者和服務提供者的信息、資源、業務等方面的交互,完成人與人、人與產品、人與資源、生產與數據、銷售與渠道的共享;在線下則基于全國供銷合作社下沉市場,與縣域合作伙伴及涉農企業一起打造優質農業生產性服務體系。截至目前,無人機大聯盟已在全國18個省、82個市(縣)落地開花。
此次大會上,中國供銷無人機大聯盟發布了2021年發展戰略,提出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民提供“機藥肥一體化”的統防統治、產品配送、訂單種植、農產品營銷等服務以及提供“零差價”農資和農機產品。此外,大聯盟還向內蒙古農商共贏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發放了農業作業補貼,并向部分聯盟成員頒發了大聯盟2020度“抗疫先鋒”獎、“最美飛手”獎、“最牛團隊”獎。
上一篇:提升組織力 帶動小農戶 ——廣東多措并舉推動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安徽“四聚焦、四服務模式”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