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9 09:05 瀏覽量:17414 來源:食品網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報道
醬酒升溫,一波又一波的醬酒新勢力崛起。行業人士分析,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資本降溫,市場洗牌,從品類競爭轉向品牌競爭,醬酒行至中場,品牌化成為了醬酒企業未來博弈的關鍵出路。
在頭部企業及品牌的“廝殺”下,不少中小型企業只能力求平安過渡、站穩腳跟。而遠明酒業卻在此時仍堅持做“醬酒守門人”,這是在“豪言壯語”喊口號還是在憑實力、用初心去堅守釀酒之道?
守持初心,從“闖海人”到“釀酒人”
天人共釀一杯酒,天然三分醉,人力占七成。一盅醇香,是道法自然的天成,更是匠人品格的塑造。
“不貪眼前利,珍視身后名”是任遠明一直恪守的祖訓;
“任重志遠,明德惟馨”,是任遠明的真實寫照。用名字命名企業和產品,并不多見。
自幼隨外公外婆生活的任遠明,六七歲時便接觸到了釀酒工序,耳濡目染的他,十五歲已經可以帶人釀酒。1976年,任遠明外公去世,任家小作坊暫停生產。1981年,18歲的任遠明接替母親進入當地供銷社工作,端上了“鐵飯碗”。
伴隨改革開放大潮,1986年,任遠明辭職“下海”,成為中國第一批“闖海人”。
在商海中摸爬滾打10年后,任遠明成為茅臺鎮頗具知名度的企業家。但幼時便埋下的“釀酒”種子日益萌芽生長,1995年,任遠明在仁懷縣政府支持下,以2萬元價格收購了茅臺鎮巖灘村一家鄉鎮企業,取名遠明酒業;1997年,遠明酒業正式搬入新廠房,成為當時茅臺鎮為數不多擁有鋼筋混凝土廠房的酒企。
1998年1月21日,他以自己名字“遠明”提出了商標申請,1999年5月28日獲準注冊。開啟了“遠明”酒的品牌時代。2001年6月,遠明酒業取得了全國首批白酒工業生產許可證(當時全國僅365家,仁懷市36家)。
2013年,任遠明榮獲“貴州省十大民間釀酒工藝大師”稱號,其作品榮獲“貴州省十大民間酒文化遺產名酒”稱號。2018年7月,遠明老酒旗下的遠明國賓酒,以“醇香厚重,酒韻天成”的不凡品質,被仁懷市博物館收入館中陳列。
守真執著,恪守“工藝五道門”
遠明酒業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現有醬香型白酒標準化生產車間6棟,窖池130個,年產優質醬香酒1000千升,常年庫存基酒5000千升,制曲、包裝、酒庫、化驗等設施設備完善。生產基地與茅臺酒廠僅一河之隔,同享得天獨厚的水土、氣候等自然條件和空氣中的微生物群資源。遵循百年醬香釀造工藝,季節性生產,三高三長。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涼加曲,入砂石窖堆積發酵、七次取酒,制酒生產周期為一年;輪次酒分三種典型體入陶壇長期儲存不少于三年,精心勾兌。
為了確保品質,任遠明很早便提出,釀酒要遵循“三個三”:第一個“三”是指生產環境一定要在茅臺鎮赤水河沿岸、工藝一定要按部就班、原輔材料一定要地道的本地高粱;第二個“三”是指酒曲一定要黑、白、黃;第三個“三”是要遵循一曲、二火、三技術。
除了遵循“三個三”,任遠明認為,釀造醬香白酒,在工藝上還要講究“笨、小、慢”——最笨的方法、最小的規模、最慢的速度,才能真正做出一杯好酒,“醬酒就貴在不怕花費時間”。
與此同時,任遠明嚴守工藝五道門:守產地門,不鄰赤水不設廠;守活糧門,不是活糧不下車;守天時門,不順天時不制曲;守工序門,不守工序不出酒;守年份門,不到年份不出廠。
顯然,遠明酒業在速度與品質的天平上,選擇了品質,從品質把控上做“醬酒守門人”。
守護魂根,“四改”留住青山
任遠明對于環保的態度非常明確,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開展“四改”工作。他認為,仁懷醬酒產業發展必須要有環保意識。大家一起出力,保護好環境,留住青山綠水,才能保住釀酒的根、守住醬酒的魂。
為保護釀造環境,任遠明努力尋找既符合傳統工藝要求、又能滿足環境保護的辦法。
9年前,任遠明為解決儲酒罐滲漏的辦法,他將準備好的幾種不銹鋼板分別埋在窖底之下,試驗它們的耐腐蝕性。數年后,他從中選擇了表現最好的不銹鋼板,準備用于解決不銹鋼儲酒罐底部滲漏問題。這些試驗,為遠明酒業的環境改造儲備了技術。
4年前,當任遠明發現一排窖池出現滲漏后,迅速拿出儲備方案對這些窖池進行徹底改造。“辦法跟‘四改’標準要求一致,而且還多了能測溫、提水的觀察孔。”他說,幾年的運行證明,改造后的窖池,生產出的白酒品質更穩定了。
同步,遠明酒業還啟動降耗改造。“烤酒的風冷設備,兩年多前就在遠明酒業全面推廣運用了。”任遠明說,現在遠明的車間烤酒冷卻基本不用水。
他認為,“四改”的目的是通過改造生產環境,最大程度地保護仁懷的釀酒環境,為仁懷白酒產業營造一個更好的未來。“醬香型白酒產業發展,現時看存量,短期看產量,中期看產能,遠期看生態可持續發展。生態環保一定是醬香白酒產業長期發展的底線。”任遠明說。
遠明醬酒網上相當的火
守正創新,奮楫篤行搶新機
如果說對品質的堅守與對環境的保護是品德的彰顯和社會責任的擔當,那么遠明酒業一系列守正創新的舉措則充分展示了其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與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實力。
產品矩陣層面:遠明酒業現有陳壇系列、封壇系列、國酒系列、手工系列等產品。就在今年3月,遠明酒業又隆重推出了新品守門人系列。繼守門人系列的推出,遠明酒業進一步完善了產品矩陣。從價格帶來看,100+到1000+的產品組合全方位覆蓋多領域消費者;從產品口感上來看,用多樣化口感風味設計來應對復雜白酒市場;從產品定位來看,有機地締結了“老酒”“聯名”“大師IP”等元素,滿足消費者對酒文化多元化的表達。從消費端到文化對接可謂是實實在在打出了一套創新型“產品組合拳”。
品牌宣傳層面:“發燒級醬酒,認準茅臺鎮大胡子。”從創始之初,任遠明就把自己的信譽和品質綁定在一起,用人設IP打造出親民品牌。不僅如此,2020年9月起,遠明老酒品牌廣告強勢登陸央視,在CCTV-7國防軍事頻道黃金廣告時段,高頻次、長期投放,讓“咱老百姓喝得起的好醬酒!”的品牌理念深入 人心,傳播到千家萬戶。2021年7月,由遠明老酒冠名的高鐵列車首發車次G3286(成都東-上海虹橋),在成都東站 徐徐啟程,以中國速度助推遠明酒業品牌價值馳騁九州,也預示著遠明老酒全面開啟品牌戰略布局。
渠道模式層面:與傳統大型酒企布局全國、建立龐大銷售網絡所不同的是,遠明并沒有選擇從B端到C端的老路,它很早就進入短視頻賽道,通過抖音、百度、騰訊、快手等渠道直接鏈接C端。據了解,遠明目前已完成抖音、騰訊、百度、快手等互聯網頭部平臺的全渠道投放,收獲百億次曝光、90多萬發燒友關注,成為茅臺鎮電商發貨第一品牌。
遠明銷售公司總經理郭棟介紹,遠明聚焦互聯網的初衷即是面向C端做消費者的引導教育。這一策略一改傳統酒企深耕線下、由B到C的經典打法,反而為今后的線下招商埋好了伏筆。郭棟還透露,2022年遠明的線下招商將同步啟動。目前,遠明已接到不少客戶的代理意向。事實證明,遠明模式正在實現廠商的雙贏。
白酒專家蔡學飛看來,相較于傳統的銷售形式,直播電商這種隨看隨買的方式,非常有利于白酒這類沖動性消費品。但還需要企業扎實進行產品品質、渠道建設,以及構建線下服務體系等來支撐。
正如遵義市(仁懷市)酒業協會會長呂云懷所言:“在中國白酒界,茅臺鎮是一座山。一座山,有山門。要守護好山門,我就要盡心竭力做好酒業協會的工作,更要全力以赴地做一個稱職的醬酒守門人”。
遠明酒業對初心的守持、品質的守真、環境的守護、創新守正,可謂為做“醬酒守門人”開了一個好頭,舉起了大旗,守好茅臺鎮山門是酒企們的責任更是穩步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