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8 16:41 瀏覽量:26413 來源:中國食品報
近期餐飲美食促消費活動如火如荼,提振效果顯著。連日來,商務部指導地方舉辦多場餐飲促消費活動,為消費者提供多場美食盛宴。浙江省推出的“浙里來消費”主題活動,覆蓋節日出游、餐飲消費、本地特產等各領域。此外,上海環球美食節、“江蘇味道”、“豫鑒美食”、杭州市“味美浙江·煙火杭州”火熱舉行,紹興市“古城咖啡節”、“放心消費在遼寧”火熱舉行。上海老城隍廟餐飲積極參加上海五五購物節活動,打造大豫園片區一站式生活體驗。
多措提振餐飲消費
探尋胡同深處的寶藏小店、領略國際風情的特色美食街、打卡心儀許久的美食與餐廳……近段時間,全國餐飲消費火力全開,餐飲市場捷報頻傳。據中國烹飪協會開展的“五一黃金周重點餐飲企業經營情況調研”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受訪企業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上漲149%,客流量同比去年上漲211%;“五一”前四天營業收入比2019年“五一”上漲26%,客流量比2019年“五一”上漲25%。
在北京五棵松華熙街區的各大餐館門前,早已排起了等位的長隊,叫號聲此起彼伏。蜀主成都串串酒館華熙店的工作人員表示,近段時間餐廳人氣持續上升,遇到假期,光臨的顧客會更多。
小桌子、小馬扎、炭火、小蔥……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的楊氏淄博燒烤店最近有點火。“開燒烤店,從來沒這么忙過。”店主楊慶平說,最近來店的顧客激增,每天的接待量近200桌,是之前的兩倍多。近段時間,憑“烤爐+小餅+蘸料”燒烤三件套火出圈的淄博燒烤,吸引了全國的關注。美團數據顯示,最近1個月,全國淄博燒烤商戶數量環比增長了2.3倍,線上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超4倍,交易額增長了6倍多。
為助力餐飲業復蘇,北京、江蘇、深圳、武漢、東莞等多地發放餐飲專項消費券,其中江蘇省累計發放1.7億元消費券,帶活餐飲市場效果明顯。美團數據顯示,杭州、寧波、紹興、深圳、珠海、東莞等城市發放消費券后,餐飲堂食消費同比增速均達到了兩位數。
為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不少旅游城市紛紛發布倡議書。例如,北京市明確要求餐飲經營者點菜單、價簽或店內其他點菜工具對同一種類、同一規格菜品的標價應當統一,不得出現“兩套菜單”、不得出現“時令價”等模糊標價;淄博市市場監管局也提醒告誡各飯店餐飲、燒烤商戶等,執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要嚴格按照政府制定的標準和政策執行。
淄博的“煙火氣”也傳到了更多的城市。近日,廣東深圳出臺新條例,不再全面禁止路邊攤。具體包括將原本“禁止商店、門店超門、窗外墻擺賣、經營”的規定,修改為“商場、門店超出門、窗外墻擺賣、經營的,應當符合規范”。甘肅蘭州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外擺經營的指導意見(試行)》,規范了設置外擺區域、個人設攤行為,明確了外擺設置條件,提出了創新設置特色點位,鼓勵形成“基本商業為主體、設攤經營為補充”的服務格局。業內人士表示,如今,不少地區已經開始探索新型外擺模式,新的管理規范亟待建立。
餐企翻臺率再創新高
近期熱門商圈、景區餐飲消費火爆,排隊景象處處上演。根據中國烹飪協會“五一黃金周重點餐飲企業經營情況調研”顯示,“五一”黃金周期間,55%的受訪企業客流量最火爆的單店是商圈店,19%的受訪企業客流量最火爆的單店是景區及景區周邊店。
餐企翻臺率再創新高。漢堡王環球貿易中心店、和合谷新燕莎奧特萊斯店、西貝呼市體育場店、東來順王府井飯莊、華天延吉餐廳西四店、鄉村基解放西悅薈店、真功夫北京朝陽店、魚你在一起大潤發店、北京姚記炒肝鼓樓東大街店、老雒陽王城路面館的翻臺率均達10次以上,蛙來噠長沙芙蓉萬家麗店、東來順王府井飯莊、亞馬遜武商夢時代店、陳作林陳記西安科技路店的等位號更是高達500號以上。
老字號餐飲企業堂食火爆,線上訂單也在不斷攀升,線上線下持續融合成為餐飲消費的亮點之一。北京香妃烤雞快餐負責人表示,最初做網絡直播只是想試試水,“沒想到在網絡平臺進行直播后,一兩個小時的收入比一家門店一天的營業額還要高,最多的一天銷售額突破了10萬元”。
很多地方特色菜餐廳均表示,“五一”假期的餐飲消費熱度明顯高漲。長沙、濟南、無錫等地的黑珍珠餐廳也成為消費者的首選,線上瀏覽量較春節期間提升了120%以上。
面對可預見的需求增長,餐飲企業在加大食材供貨量的同時,還制訂了應對客流的預案。北京胡大飯館負責人表示,近期客流已創新高,小龍蝦的備貨也高于日常的30%,日銷量突破1萬斤。為有效分流客群,胡大飯館的4家門店均調整延長了營業時間,飯店還推行線上和線下同時取號。
“得益于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落地見效,餐飲業開局良好,消費加快恢復。”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介紹,全國各地開展了各項活動提升消費。比如,北京、天津、河北聯動開啟京津冀消費季;上海開展“全年樂享全民盛惠”活動;湖北“春潮涌動煥新季”開展300余場消費促進活動。此外,各地還進一步發布政策支持餐飲企業發展,杭州繼續放寬外擺條件;廣州陸續出臺餐飲扶持政策。
楊柳表示,隨著擴大消費政策見效、旅游市場復蘇,餐飲市場有望迎來強勁復蘇。需要提醒的是,餐飲企業在促進消費、創新場景的同時,還要重點關注食品安全、明碼標價、反浪費等方面的潛在問題,未雨綢繆,共同推動餐飲經濟持續回暖。
追著美食去“打卡”
鮮滑爽口的米粉、酥脆可口的花生、浸飽湯汁的豆腐泡、配上直擊“靈魂”的酸筍、滾入紅彤彤的螺螄湯。一碗“又香又臭”的廣西柳州螺螄粉讓食客一口入魂,欲罷不能。
“00后”大學生林清華,為了一碗螺螄粉,“五一”假期專程從廣東前來“打卡”。她表示,“知道螺螄粉是柳州當地的特色小吃,就想來這里嘗一嘗最地道的味道。”
以“打卡”美食為旅游動機的游客如今越來越多。“五一”假期,前往熱門美食目的地山東淄博、湖南長沙等地一票難求。
林清華還曾沖著美食到泉州、順德,品嘗面線糊、魚生等,也想去淄博、長沙“打卡”燒烤、臭豆腐等特色小吃。她表示,“年輕一代旅游,更注重體驗感,希望到不同的地方嘗試不同的美食。”
與過去觀光旅游不同,中國“Z世代”更重視體驗式消費,樂于嘗鮮。《Z世代消費力白皮書》顯示,46%的“Z世代”消費者想要從消費中獲得存在感。
與此同時,中國高鐵不斷提速、短視頻和社交媒體發揮助燃效應,也讓更多中小城市美食“出圈”。在短視頻中,各類美食給年輕人“種草”。一張高鐵票,就能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當美食成為吸引年輕人旅游的“流量密碼”時,真誠則是俘獲年輕人的“必殺技”。
很多城市通過升級旅游服務“寵粉”。比如柳州開通嗦粉、夜宵美食等公交專線,途經各螺螄粉“網紅店”、各大夜市。“五一”期間,柳州設置近200個“寵粉”志愿服務崗、增開柳江水上音樂噴泉場次、擴增行李寄存處等,全方位為旅客服務。
為“攬客”,淄博專門制定燒烤地圖、開通燒烤高鐵專列,并在公共廁所里配備濕廁紙、衛生巾、腸炎寧等“安心籃”。“五一”前夕,淄博發出通知,要求具備開放條件的政府單位,免費向社會開放停車場和廁所。
當下,中國“網紅”城市如何變“流量”為“留量”?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曾表示,熱度終將消散,只有線上線下立體化營銷,以點帶線,形成全域聯動,才能讓地方特色形成一條完整產業鏈,進而塑造品牌形象,打造出城市名片。
維持長久消費活力
流量上來了,店前大排長龍,商家最初是按捺不住的興奮,但一段時間下來,心里也有困擾。
“有些人是跟著社交平臺找來的,拍個照打個卡就走了,但真正的熟客可能會因為排隊太久、照顧不周而流失。”北京一位餐飲負責人表示。
同時,當人們習慣于被“種草”而光顧某家餐廳時,也很可能因為某條評價而被“拔草”。比如“五一”期間光顧過熱門餐廳的消費者中,有人就給出了人多、吵鬧、服務跟不上的評價。
“對于小店,大家會關心好不好吃、有沒有特色;對于高端餐廳,則會關注菜品、環境等是否‘物有所值’。”一位餐飲經營者說,這是拼實力的時候,擺在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持續提升品質、優化就餐體驗。
北京萃華樓總經理賈德秋表示,讓顧客常吃常新,是更有吸引力的辦法。據了解,該餐廳不僅每個時節都有時令菜,每隔一兩個月還會推出創新菜。
“人們外出就餐意愿集中釋放,餐飲強勢復蘇是必然趨勢,但這一波紅利過后,餐飲市場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在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看來,隨著外出就餐常態化,人們對就餐品質、就餐環境等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餐廳要想維持長久的消費活力,還應在供應鏈體系等標準化上下功夫,不斷提升菜品的創新力。
(本報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