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3 14:02 瀏覽量:2364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新消費、新零售、新酒業,已成為新時代酒類產業發展的關鍵詞。伴隨著多家酒類新零售企業獲得資本垂青,酒業新零售再度進入新一輪擴張期。“進入新時代,酒類消費持續升級,消費者越來越想喝到高品質的美酒,越來越想弄明白什么才是高品質的美酒。這給整個酒業提出了新挑戰。”在上海酒博會期間舉辦的一場有關新消費與新零售的論壇上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宋書玉如是說。
新消費催生新零售
新零售目前在酒類產業快速成長,可以簡單理解為企業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產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一種銷售模式。不管對酒類新零售如何理解,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進入新時代,消費者對消費酒類的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幾家主要的酒類新零售企業都獲得了新一輪的融資,比如,阿里20億入股壹玖壹玖酒類平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酒類B2B電商平臺北京易酒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拿到美團點評和騰訊聯合領投的2億美元融資;酒直達拿到了哈爾濱市政府、澳大利亞沙普酒莊等財務投資人入股。
拿到新資金后,酒業新零售大佬紛紛加速對線下渠道的布局。今年5月,酒直達的哈爾濱群力旗艦店、仁懷醬香酒道館東北地區旗艦店正式開業,連落兩子布局酒業新零售連鎖。據1919內部人士透露,阿里投資1919的20億資金將用于開店。
在論壇上,1919董事長楊陵江公布了新一年的擴張計劃,本輪擴張中,1919更重視對線下經銷商的整合。楊陵江表示,酒業新零售企業并沒有能力淘汰傳統的經銷商,而是收編經銷商對其進行管理,從而對接廠家和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1919還將對部分名酒企業的專賣店進行升級或提供服務支持。通過這樣收編的方式,1919希望在目前1100家門店的基礎上,明年開到3000家,變成一家覆蓋全國的連鎖管理公司。
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認為,酒類零售有多個業態,包括煙酒夫妻店、連鎖賣場、酒類電商和新零售等。明年將是酒業渠道變革元年,未來5年傳統煙酒店日子不會好過,預計6成煙酒店將關門,品牌連鎖店將取代傳統煙酒店成為市場主導。酒仙網將發力加盟制,在三四線市場與傳統經銷商合作開店,并希望在2018年底達到500家,2019年再開1000家門店。
酒直達董事長翟山認為,無論是全國連鎖企業還是區域連鎖企業,未來比拼的是服務和技術,誰的服務好,誰的技術好,誰就將占據優勢,而供應鏈、線上線下怎么打通,將是一個主旋律。他表示,公司已正式開放加盟制,并與當地的生鮮電商企業、中煙等合作進行聯合招商,通過直營加加盟、合作、并購三種模式結合,力爭2019年將門店數量擴展到2000家。
酒業流通渠道需要革新
在國內,快速消費品連鎖百強的銷售額只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3%,而構成中國社會零售經營單位的主體是1567萬個個體戶。而在酒業這一市場也同樣分散,有數據顯示,國內煙酒店的總量約有400萬家,其中有一定規模的在100萬家左右。
之前酒類新零售企業在和傳統渠道的競爭中,并沒有表現出非常大的優勢,主要原因就是煙酒店50%的毛利來自團購客戶,其機動靈活的銷售方式是酒類連鎖門店所無法操作的。
但這一局面正在發生改變。談到酒仙網為什么做新零售,郝鴻峰表示:“因為我們花了大量精力財力做到了了酒類垂直電商的首位,但卻發現到目前為止,在中國酒類零售額高達1.5萬億元,通過網絡賣酒的比例竟然不到3.5%,超過95%都在傳統模式也就是線下。”另一方面,目前線下煙酒店的生意并不好做,一是酒價高、銷量低、規模小,毛利低;二是不斷上漲的租金和人工成本,讓煙酒店舉步維艱,很多煙酒店的毛利甚至不超過10%。隨著新零售企業的進入,其規模化的優勢將對煙酒店的生態形成沖擊,未來5年,60%的煙酒店會關門。
歌德盈香董事長劉曉偉則認為,中國酒業流通渠道的變革,不是對傳統模式的否定,而是一種革新。存量資產的盤活,比新的增量誕生更加重要。
整合線下渠道更有現實意義
對于酒類新零售企業而言,當下整合線下渠道也有其現實意義。比如,在酒企渠道扁平化趨勢下,不少酒企開始轉向直銷和團購,酒類流通領域的企業在上游無法獲取議價權,只能通過在下游獲取終端資源來提升競爭力,這也是降低成本、提高估值、擴大品牌影響力,以及融資的重要手段。
此外,對于酒類新零售企業,要經營好線下渠道離不開大數據。楊凌江表示,1919目前的1000多家線下門店積累了大量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出來的客戶非常精準,企業需要什么價位的消費者、需要什么類型的消費者,都可以提供方案,這正是很多酒廠愿意與1919合作的一個原因。
在新零售愈演愈熱的今天,中國酒業協會也于今年6月成立了中國酒業大數據中心。宋書玉表示,大數據中心在宏觀層面,可以建立政策環境分析和預測模型,加強行業對風險的防范能力和應對能力;在營銷層面,可以建立對消費者的數字畫像與分析,提高行業對市場的精確掌握能力和國際化發展水平;在生產層面,可以建立生產模型和溯源體系以提高行業對生產的把控能力。(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