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4 10:15 瀏覽量:11887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如果沒有貴州都勻農商銀行提供資金保障,公司轉型發展就是一句空話。”回顧前些年面臨的困境,貴州高原乳業有限公司(下稱高原乳業)總經理陳海青激動地說。據都勻方志記載,1956年由6家人聯合創辦私營牛奶場,當時有奶牛30頭,年產奶5400公斤。后來作價給國家,轉為國營都勻市牛奶場。1960年因經營不善停產,累計虧損19.7萬元。1986年,都勻市委、市政府決定由市財政每年撥款5萬元扶持,牛奶場發展漸好。
2015年,都勻市牛奶場改為股份制企業。在政府的支持下,公司確定發展目標到2020年實現奶牛800頭,牧草面積達1000畝,產奶5760噸。圍繞上述目標,高原乳業自籌資金3000萬元,征地80余畝,發展牧草基地500余畝,建設牛奶加工廠房和添購新的生產設備,但推進過程中,出現資金缺口,企業融資不斷碰壁,陷入了困境。從部隊轉業的陳海青,通過冷靜分析后,重新調整了融資“突圍”戰略,把后續資金的“靠山”指向都勻農商銀行平浪分理處。面對陳海青的貸款要求,分理處主任蒙家斌說:“作為立足縣域、支農支小的農商銀行,服務本土企業發展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他主動上門了解情況,決定對高原乳業進行掛牌幫扶。通過指導公司進行內部資產盤點,規范財務管理制度,為公司建檔評級授信,分批發放小微企業貸款,使公司累計獲得信貸資金235萬元。通過手拉手的幫扶,使高原乳業在轉型發展的緊要關頭順利渡過難關,建設發展充滿了活力生機。
得到都勻農商銀行掛牌服務,高原乳業走上了養殖規模化、加工自動化、管理精細化、質量標準化、產品品牌化、銷售網絡化的新型乳業發展之路,成為“貴州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貴州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品暢銷遵義市、黔南自治州、黔東南自治州和廣東、深圳等地,被授予“貴州省誠信消費單位”“貴州省級質量誠信企業”和“貴州省名特優農產品”的榮譽稱號。近日,筆者赴高原乳業基地采訪發現,在地方扶貧資金支持下,高原乳業與當地86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掛鉤幫扶。這些貧困戶除每年享受3000元左右的分紅收入外,還通過向公司賣牧草打開了新的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