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 09:17 瀏覽量:2660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隨著全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高發,食品營養標簽作為一個幫助消費者了解食品營養信息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全球廣泛得到應用。至今,全球74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標準。然而,標簽中眾多的營養成分表格,并不便于大多數消費者的直觀理解,為了幫助消費者從同類食品中挑選出具有更高營養價值的食物,國際上許多科學家、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開始探討營養評估方法學,例如食品包裝正面標識(FOP),正在各國食品企業悄悄流行起來,為消費者購買食品提供幫助。
我國預包裝食品消費呈現快速增長趨勢,1998年—2012年,人均消費增長了192%,其中蛋糕、甜味零食、各類點心和小吃這幾類預包裝食品,2018年人均每日消費量達到34克。無論是增幅還是人均消費量,遠高于同時期的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亞洲國家。
國際經驗表明,FOP是消費者行為教育的重要途徑和媒介。當前,我國多部門協作加快FOP實施進程,全力推進消費者行為教育有效方式的實施,切實發揮其對食品產業營養轉型的引導作用。
FOP的概念及形式
FOP通過強調“”營養內容”和“位置”突顯其重要性,作為營養標簽的補充,被公認為世界上應對非傳染性疾病和肥胖癥上升的重要政策工具,在全球越來越受到各界的熱捧。
FOP便于消費者在同食物類別中選擇較健康的食物,鼓勵食品生產和制造商重新設計配方和產品,為與食物產業界合作,改善油鹽糖含量和提高營養健康提供架構——這是世界各國實施FOP的目的和宗旨所在。
FOP按照評價方法學分為信息型和評估型(界限值和等級評估型);按照表達方式分為信息提示型,圖標指示和色圖等級標示。
信息提示型是把希望引起關注的營養指標用另一個表格標示在正面,以引起關注。這樣的標示簡單,在技術和企業實施上均無壓力,在2010年前各國比較多見。
等級評估型基于多重評價規則和食物數據庫且表達信息多樣和準確的展現新式,如英國的紅綠燈系統屬于色圖等級標示,法國推出的營養評分系統也同樣屬于這一類。這種標示是技術方法學較完美的FOP型,但企業選擇壓力和消費者理解難度還是比較大。
簡單評估型,是基于界限值的標示法,如正向鼓勵型和負向警示型。簡單評估型是基于本國居民消費習慣,利用食物數據庫和一定規則制定指標界限值,當食品中指定指標滿足指標界限值,才可以標示。此方法在界限值制定時已經采用了評估技術,從而簡化了信息呈現形式,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在亞洲地區、部分歐洲國家廣泛流行。
基于界限值的負面警示標示法在智利、秘魯國家規定預包裝食品中添加糖、添加鈉、添加飽和脂肪以及能量密度超過規定數值的,必須強制在食品外包裝上用警示標識FOP。對于有警示標識FOP的預包裝食品,不可以在學校內出售。智利實施警示標識FOP以來,在兒童行為改變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少年兒童自主選擇預包裝食品時,有意識的拒絕選擇含有警示標識的食物。
FOP認知度提高
高鹽、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飲食是引起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謝性疾病和腫瘤的危險因素。2016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結果顯示,飲食因素導致的疾病負擔占到15.9%,已成為影響人群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
食品標簽信息的核心是保護消費者利益,科學、易懂和透明是追求目標。使用指示性圖標的各個國家,對可以使用該圖標的食品中的脂肪、鈉、糖含量上限具有嚴格的限制規定。
自本世紀初以來,隨著營養素輪廓研究進展,FOP多種多樣。歐洲、亞洲、非洲等有24個國家采用政府強制/自愿的指示性FOP圖標,這意味著全球實施營養標簽的國家中,近1/3實施了正向標示法FOP。
在北歐、澳大利亞等,公眾對標識的認知度達到96%。智利、英國和新加坡等國家實施FOP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新加坡79%的民眾完全的信任這一標識,馬來西亞81%的消費者傾向于挑選帶有該標識的食物,并且60%的消費者愿意多花錢購買帶有標識的商品。目前,印度尼西亞、以色列、越南等亞洲國家的健康委或食品管理局也正在積極推進本國的指示性FOP工作。
采用正向標示FOP的國家,在脂肪、鈉、糖等限制性指標確定上有共同之處,且所使用的健康選擇標識外觀上或多或少也存在相似之處。
FOP是保障食品營養均衡的手段
新加坡是實施正向標示性FOP最早的國家,也是經驗最為豐富的亞洲國家。新加坡健康委下屬健康促進局2001年開始推行“健康選擇標識”,對于脂肪、飽和脂肪、鈉和糖含量比同類產品更低,全谷物、膳食纖維和營養素含量比同類產品更低的食品,可以向健康局申請使用“健康選擇標識”。
至今,該標識已應用于乳制品、谷物、食用油、豆類、肉類、果蔬、調味品、蛋及蛋制品、飲料、零食、便利餐食、甜點等12個大類的70多個食品品類,新加坡市場上符合健康選擇標識的產品占有率已達到26%。從2017年開始,新加坡已在餐飲行業推行“健康選擇標識”的使用。新加坡是糖人均消費類比較高的國家,其中,預包裝食品貢獻了人均糖消費量的64%。自從推行FOP以來,新加坡預包裝食品糖含量平均下降25%。
馬來西亞衛生健康委2017年4月官方發布“健康選擇標識”,強制限制性指標有總脂肪、鈉、總糖能量,鼓勵性指標包括膳食纖維、鈣、n-3脂肪酸和益生菌。
至今,已在乳及乳制品、果蔬、谷物、油脂、飲料、調味料、肉及肉制品、魚及魚制品8大類370多個產品中得到應用。其中,飲料、乳及乳制品是使用健康選擇標識最多的食品類別,分別有199個和120個產品已經使用該標識。為了突出指示性FOP圖標使用的條件,是與同類食品對比的結果,馬來西亞健康選擇標識上專門帶有一句提示“與谷物早餐相比”,以教育和提示消費者。
泰國政府為了減少民眾的油、鹽、糖攝入量,2016年8月公共健康委發布了在食品包裝上自愿執行使用簡單營養標識的公告,食品企業使用“健康選擇標識”需要在FDA備案審核。目前,泰國已在餐食、飲料、調味品、乳制品、方便食品、零食、冰淇淋、油脂、面包9類食品中使用該標識,共涵蓋1246個產品,其中,2016—2019年6月,每年通過備案審核的產品個別分別為184、308、507和247個。
文萊健康委2017年2月發布了本國的“健康選擇標識”,食品大類包括飲料、谷物、乳制品、蛋及蛋制品、油脂、蔬果、豆類堅果和種子、肉類、海產品、調味醬及湯、零食等在內的13個。文萊市場上,允許新加坡、馬來西亞進口的食品使用他們本國的健康選擇標識,這類產品總計有130多個。
我國加快實施FOP
2017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明確提出“積極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廣泛開展以‘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為重點的專項行動。”并要求“加快食品加工營養化轉型,適時出臺加工食品中油、鹽、糖的控制措施。”
2019年7月,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發布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礎,合理膳食行動提出了“提倡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于5克,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攝入量不高于25—30克,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高于25克”。
積極推動在食品包裝上使用“包裝正面標識(FOP)”信息、幫助消費者快速選擇健康食品,已成為國家行動計劃重要內容。
我國從2007年開始使用食品營養標簽。前期為自愿執行,2013年起開始強制使用。食品營養標簽在合理膳食中地位很重要。它讓消費者有了知情權,也引導企業不斷進行產品優化升級。
目前,我國居民與膳食相關慢性病發生率有增無減,合理膳食、控制高鹽油糖攝入是核心解決方案,也是最經濟可持續的預防策略。健康中國行動,國家政策、專業技術和消費者知識素養,各方共同行動目標才可達到。
上一篇:中國食品行業月度十大新聞
下一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五批次不合格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