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1 11:30 瀏覽量:15659 來源:農民日報
“手機一點就能看到,養雞、養牛生產用藥的注意事項、各種病蟲害防治實用技術,廣西農業大數據平臺網站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平時我也將學到的種養知識傳授給本村貧困戶,讓他們早日脫貧。”廣西靈山縣煙墩鎮鄧三哥樂哈哈地說。
廣西農業信息中心用大數據來助力精準扶貧,打造扶貧攻堅樣板間,強化扶貧領域相關部門數據的融合交換、共享使用,創新完成農業大數據移動終端(APP)開發應用,聚集農業資源、農業生產、農業經濟、農業綜合等4大類37項數據,采集2億多條農業專項數據,形成廣西特色優勢產業扶貧大數據分析,探索出了一條“大數據+大扶貧”的融合發展道路,全區產業扶貧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產業扶貧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113萬多戶,覆蓋率超過80%。2018年10月,廣西被評為“全國產業扶貧十大機制創新典型之一”。
“一張圖”管理實現全覆蓋
廣西構建了產業扶貧、土地確權、優勢特色產業大數據庫,實現“一張圖”管理。建立了54個貧困縣產業信息、11.44萬貧困戶和500.26萬人的電子檔案,搭建了“一個門戶、八大功能”的產業精準扶貧信息系統,對產業精準扶貧的推進和效果進行評估。對縣級“5+2”、村級“3+1”共105個縣78個特色主導產業大數據160多萬條信息進行梳理錄入,為產業脫貧提供數據服務和支撐,助力54個貧困縣產業扶貧工作的開展。
廣西農業大數據APP聚集農業資源等4大類,引入圖像識別技術,實現了農業數據資源智能檢索、農作物物聯網識別應用,組建了產業扶貧、農產品單品種、東盟農產品等6大專項數據庫。新增23個數據分析模型,農業產業、糧食生產、農業自然災害等主題的“一張屏”監測分析形成。
加強農產品價格分析,助力精準扶貧。廣西農業信息中心在廣西農業農村信息網、廣西農業農村廳今日頭條上發布農產品價格行情,建立了廣西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畜牧三個農產品大類價格信息的采集、查詢、分析機制。2019年1-10月,廣西農業采集苗情數據138320個、農情數據573473個、災情646505個,為全區111個縣(區)1.4萬個行政村6500萬畝農村土地確權的資料、成果匯交、質檢和上報提供基礎支撐。
廣西農業大數據平臺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全區每一位貧困戶的具體情況,政府部門便能根據這些情況精準施策,尋找脫貧路子,助推脫貧攻堅進程。2018年,全區54個貧困縣認定無公害農產品468個,累計認證面積157.32萬畝;認定綠色食品102個、累計認證面積62.73萬畝;認定有機農產品113個、認證面積4.71萬畝,64個產品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近年來,廣西還加大力度推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發展,大力推行示范區帶動、企業帶動、合作社帶動和貧困群眾自種自養的“三帶一自”模式,積極推廣訂單幫扶、股份合作、生產托管等利益聯結機制,推進貧困村、貧困戶與經營主體有效對接。全區有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6.44萬家,其中貧困村有8817家,帶動23.46萬戶貧困戶;貧困村建設產業基地(園)3500多個,帶動8.44萬戶貧困戶。
數字服務嵌入產業扶貧
廣西農業大數據平臺,利用農業信息技術中的管理信息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技術輔助農業決策者、經營者進行包括農業生產方案選擇、過程控制、農事管理、施肥配方、成本核算、產品銷售等工作,使農業生產實現以最小投入獲取最大利潤,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
廣西農業信息中心重點對產業鏈各環節的單品種進行全面解析,精準劃分了“產業結構、氣象服務、預測預警、優品推介、進出口趨勢”等18個專題,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對農業生產進行科學預測,運用經濟模型對廣西重點品種進行國內外競爭力對比分析,打造“鳴鳴果園”“葡萄管家”等一批全產業鏈優質農品,為各類用戶提供有深度、有價值、全面可靠的公共數字服務。
廣西慧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葡萄管家采用“政府+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合作模式,從產前、產中、產后為當地貧困戶提供:基礎設施建設、全程生產農業技術指導及生產資料供應、葡萄產品銷售等從生產到銷售全產業鏈服務。葡萄管家以中高端葡萄品種種植替換原有經濟價值較低的作物種植,畝產產值可提升至2萬-3萬元/畝。目前葡萄管家扶貧示范基地在都安、東蘭、馬山、隆安、上林、賓陽6個縣落地,扶貧示范基地流轉土地超過1000畝,涉及貧困戶1200多戶、貧困人數4000余人。貧困戶不僅每天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獲得租金、在葡萄基地務工,入股的貧困戶還獲得葡萄銷售額外分紅。以東蘭扶貧示范基地為例,全村59戶貧困戶全部參與種植,項目土地流轉涉及東里村126戶530人,每年通過土地流轉收入9萬多元,務工收入30多萬元。
鳴鳴果園實施“公司+合作社(管理者)+農戶”的模式,增加貧困戶收入,公司依托自身的資源優勢,與貧困村開展合作,目前,該公司發展了當地50多戶貧困戶共種植柑橘3000多畝。同時,該公司幫助貧困戶發展沃柑種植,開展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結對扶貧,公司將種植基地劃塊承包給這些貧困戶經營。截至目前,該公司接受了南寧武鳴當地60多戶貧困戶的承包申請,使每戶每年可獲得5000-10000元的收益。
“線上+線下”帶動貧困戶發展
“你好,我想咨詢一下養牛技術。”近日,一貧困養殖戶在“12316”信息服務平臺上咨詢問。“建議養雜交黃牛,生長速度快,科學喂養,加點飼料、玉米、麥皮、青草,及時替牛補充能量,這樣養出來的牛大得快。”信息服務平臺上很快回復道。
“12316”信息服務平臺助力產業扶貧。2018年,廣西農業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深入欽州市、玉林市、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下屬鄉鎮村開展“12316”現場體驗推廣活動,手把手教會農民群眾、貧困戶如何利用農業信息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邀請農業專家就農民群眾、貧困戶關心的農業技術、惠農政策、農資打假等問題進行現場咨詢答疑。
欽州市益農信息社運營中心由廣西利民財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建設成立,近兩年來,該公司舉辦了80多場農村電商培訓會,共幫助237個貧困村建立起農村電商服務站,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把欽州的辣椒等銷向廣東、湖南、湖北等地,解決了欽州當地部分農產品銷售的難題。截至目前,該公司幫助貧困村、群眾、貧困戶等銷售辣椒300萬斤,銷售額達1200萬元。
欽州市欽南區久隆鎮坡心村益農信息社成立了果蔬種植技術交流中心,定期為在校學生、周邊貧困戶提供場地實操和種植經驗交流,普及先進種植技術,通過“益農信息社+農戶(貧困戶)”帶動農戶(貧困戶)258戶增收致富。
上一篇:河南8000多萬畝小麥播種基本結束
下一篇:泗縣:鄉村振興踏出“三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