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4 16:54 瀏覽量:26867 來源:人民網
3日上午,內蒙古公安機關“昆侖”行動暨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成果展示和涉案物品集中銷毀活動在呼和浩特市舉行,活動中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向社會公布了2019年以來查處的食品安全八大典型案例。
呼和浩特市生產銷售偽劣化肥案
2019年4月25日,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陳某某涉嫌生產銷售偽劣化肥案件線索移交至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受理此案并于2019年6月18日進行立案偵查。
經依法查明,2018年12月份至2019年4月份犯罪嫌疑人陳某某銷售至呼和浩特市約600噸化肥,價值40余萬元,經有關部門鑒定該批次化肥系不合格產品。陳某某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將其列為網上在逃人員。經過精心布控于2019年8月18日將犯罪嫌疑人陳某某抓獲,現羈押于呼和浩特市第一看守所。
呼倫貝爾市非法銷售劣質汽柴油案
2019年7月,經呼倫貝爾市公安局縝密偵查,成功偵破一起非法經營劣質汽柴油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現已逮捕5人,取保候審1人,扣押劣質汽油11.72噸,劣質柴油3.25噸,作案車輛3輛,涉案金額1480萬元。
經依法查明:2018年11月,犯罪嫌疑人陳某生伙同陳某富從大慶市購買到汽油、柴油運至呼倫貝爾市,存儲于事先準備好的地下大型油罐內,利用改裝的廂式貨車(車內有改裝油罐、加油機)將油品倒運至海拉爾區進行非法銷售。經呼倫貝爾市產品質量計量檢測所檢驗,陳某生等人銷售的柴油、汽油為不合格產品。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興安盟污染環境案
興安盟科右前旗公安局于2018年8月17日接到科右前旗環境保護局移交線索,在科右前旗索倫牧場五連一農場附近有一家煉鉛廠涉嫌污染環境。公安機關在檢查中發現,該煉鉛廠在沒有營業執照、環境評估報告和《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處置危險廢物,現場堆放大量廢舊鉛酸蓄電池及拆解的鉛片和廢舊鉛酸蓄電池殼,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截至目前,本案已逮捕5人,取保候審8人,移送起訴4人。另立刑事案件3起。共扣押涉案危險廢物7.34噸,追回涉案贓款390169元,追繳違法所得94000元。
通遼市特大跨境銷售假藥案
2019年5月26日,通遼市公安局成功偵破一起特大跨境銷售醫療整形行業假藥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成功搗毀涉及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的假藥銷售網絡,切斷運輸假藥的國際通道2條,查獲假藥倉庫5個、“黑美容院”5家,扣押各類美容針劑、醫療器械22000余件,價值400余萬元。凍結涉案資金1500萬元,總涉案金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專案組正在通過司法途徑及嫌疑人家屬對境外多名涉案人員進行積極勸返。
赤峰市生產銷售假藥案
2017年5月,赤峰市公安局成功破獲田某某等人系列生產、銷售假藥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涉案金額2100余萬元。
經查,2016年4月份以來,新野田昊藥業有限公司法人田某某以非藥品冒充藥品的形式,生產田昊明目保健膏、老郎中痔瘡膏、田昊活絡保健膏、田昊蛇膽明目等11種假藥,通過微信、阿里巴巴網站銷往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194個地區。該案犯罪產業鏈條齊備,生產商、代加工商,批發商,代理商,零售商一應俱全,分工明確。目前,田某某等7名犯罪分子已被赤峰市松山區人民法院判處1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錫林郭勒盟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3年至2017年12月期間,犯罪嫌疑人侯某某在明知所銷售的口服壯陽類保健品含有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西藥成分——西地那非的情況下,分別從多名陌生流動商販手中和呼和浩特市藥品招商會上,以每盒4至20元不等的價格購進“蟲草強腎王”等26個品種口服壯陽類保健品800余盒,經檢驗鑒定25個品種含有西藥成分西地那非。侯某某在其經營的錫林浩特市世瑞保健品店內,將其中的500余盒以每盒10至60元不等的價格銷售給不特定人員,剩余283盒口服壯陽保健品被錫盟食藥監局和錫盟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聯合檢查時當場查扣。
2019年5月5日,錫林浩特市人民法院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被告人侯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10000元。
鄂爾多斯市生產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案
2018年5月,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公安局食藥大隊接到報警,被害人通過微信購進了8萬余元紅牛維他命飲品,到貨查驗后懷疑所購產品為假冒偽劣產品,請求公安機關查處。
接警后,公安機關迅速聯系紅牛廠家對該批產品進行了鑒定。在獲取相關證據后,鄂托克旗公安局食藥大隊相繼赴遼寧、山東、河南等地輾轉行程1.7萬余公里開展抓捕工作。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查獲假冒紅牛飲料8000余件,生產原料250余千克,外包裝97箱。查扣制假流水線設備一套,紅牛飲料底蓋36箱,罐體8袋,頂蓋32萬余枚,一舉搗毀了涉及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的制售假冒紅牛飲料的犯罪鏈條。
巴彥淖爾市系列生產銷售“毒豆芽”案
巴彥淖爾市公安局以開展“昆侖”行動和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為契機,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臨河區蔬菜市場個體經營戶銷售的豆芽制品進行了分批次抽檢,抽檢結果顯示四個豆芽加工廠生產的豆芽產品均非法添加違禁成分(含有4—氯苯乙酸鈉、6-芐基腺嘌呤等物質),長期食用會導致人體出現中毒反應。經訊問,犯罪嫌疑人對其生產毒豆芽并對外銷售非法獲利的事實供認不諱。至此,臨河區公安局集中破獲了系列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成功拔除隱藏在臨河區內的“毒豆根”,有力地捍衛了群眾的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