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2 09:00 瀏覽量:2392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韶關市武江區區長 鄭偉平
近年來,廣東省韶關市武江區不斷加大對食品安全工作力度,食品安全形勢不斷好轉。2018年,武江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合格率為97.6%,食用農產品合格率為94.55%。但食品安全仍面臨不少問題和困難,“治標”的工作有待進一步鞏固,“治本”的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武江區以“四個最嚴”要求為統領,堅持問題導向,加強源頭治理,全力構筑武江食品安全風險共治體系。運用好食品安全法,尤其做到通過重拳出擊、重典治亂,更好地威懾、打擊食品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障食品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
與此同時,武江區落實好食品安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
嚴格監管查擺問題筑牢底線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武江區根據自身區域特點,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體系,持續加大監管力度,針對當前存在的食品安全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好農獸藥使用、校園食品安全、假冒偽劣食品治理、保健食品行業清理等食品安全放心攻堅工程,集中力量解決當前食品安全領域的突出問題。
積極創建“放心餐館”,著力打造“放心餐館”品牌,增強餐飲經營者主體責任意識,營造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費環境。在全區范圍內繼續推進“明廚亮灶”工程,確保中大型餐飲企業全覆蓋。對全區小餐飲單位做好動態量化分級管理,促進餐飲經營者加強食品安全自身管理能力。持續開展對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小食店、士多店等專項聯合檢查,全面杜絕“三無”產品。
繼續抓好第三批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程,針對僅有農貿產品快篩快檢室的短板,規劃設立具備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做好農產品準入把關工作。
與此同時,武江區進一步優化食品安全監管模式,不斷完善“雙隨機”抽查制度,規范事中事后監管,保證食品生產、流通、餐飲等主要環節的抽查監管覆蓋面。在落實省、市全面推行的“智慧食藥監”及食品追溯平臺建設的基礎上,探索區級食品信息網絡設施建設,積極與省、市業務平臺對接,實現互聯互通目標,切實解決新業態、新產業監管難度大的問題。
供應鏈安全體系建設保障食品供給
武江區深入貫徹落實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謀劃建設5個1000—2000畝的特色農業示范基地,打造“特色明、效益好、農民富”的現代農業產業集聚區,力爭成為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
加快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以優勢龍頭企業為帶動,大力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
扶持綠色、有機產品認證和標準化生產,推進品牌創建。加強對各農資經營主體、農產品生產單位、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植(殖)大戶巡查工作,定期委托第三方檢測公司開展食用農產品檢測工作。定期做好全區約40家土榨花生油、糕點、酒類等小作坊專項整治及抽檢工作,確保讓百姓買得放心。繼續做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獸藥抗菌藥治理行動,遏制農藥獸藥殘留超標問題。
多元治理主體間協同構筑共治體系
深化監管體制改革,促進資源整合與優化配置,實現政府監管由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向上下互動的“治理模式”轉變,并優先向基層配置監管力量傾斜,分層布局、優化配置、形成體系,同時注意技術支撐能力建設和監管水平的提升。
通過普法宣傳、食品安全宣傳周等活動廣泛開展科學飲食宣傳,培養市民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增強廣大市民法制意識、安全意識和對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心。積極培育食品行業組織與各方社會組織,開拓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的渠道,完善全社會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體系,落實舉報獎勵政策與保護制度。
上一篇:農業農村部:將制定約3000項標準
下一篇:密織監管網 增強公眾食品安全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