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 14:02 瀏覽量:2627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真是受益匪淺,金鑰匙專家給牧場的點評太有意義了,今后從哪些方面下手提高管理水平,我心里有譜了。”日前,西北奶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奶牛金鑰匙”蒙牛專場第115期活動走進寧夏吳忠,由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李勝利教授帶領的百余專家對吳忠的牧場進行綜合考察,活動現場,牧場主對專家的指導和建議頻頻點頭。
牧場品質 奶業提升關鍵
“奶源好牛奶才好”。作為奶業發展的基礎,牧場競爭力的提升,成為我國奶業整體競爭力上升的關鍵。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奶牛養殖尚存在單產水平偏低、養殖成本偏高,飼料、土地資源緊張等問題,尤其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現代奶牛養殖業的發展與牧場管理技術水平有直接關聯。
被譽為“奶牛的天堂、乳企的福地”的寧夏吳忠是國家奶業大市,面臨的挑戰則更加具體:優質飼料產能不足、乳企和奶牛場利益聯結不緊密、糞污資源化利用程度低、市場風險不可控因素增多、缺少寧夏本地奶產業品牌等,尤其在奶牛養殖方面亟待提檔升級。
今年7月,全國奶業振興工作推進會議在吳忠召開,會議要求各級各有關方面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和農業農村部等9部委《關于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強調要抓好奶源基地建設、養殖加工利益聯結等重點工作。吳忠也加快了奶業升級的步伐。金鑰匙專家團的到來無疑是個提高的好機會。
專家對牧場有關情況進行現場點評
專家“會診” 牧場解疑
“金鑰匙專家團從奶牛的日常飼養、牛舍環境改善、牧場管理等方面給予指導,目的是幫助牧場主們關注牧場運營的每一個細節,從源頭上保障牛奶的好品質,‘匠心做好每一滴奶’”。李勝利教授向記者表示。
活動現場,分為現場診斷、評估結果分享、養殖技術討論三大環節進行。專家團分兩組前往義明農牧有限公司和昊愷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與牧場主學員“零距離”互動,真正做到專家在現場,讓科技成果落地。
從擠奶廳到犢牛舍,從泌乳牛舍到圍產牛舍,從青貯窖到草料庫,每個環節都與每滴牛奶的誕生緊密相關。“想做大做強做細奶產業,必須從飼草料的精細化種植、奶牛的精細化喂養開始。” 探訪過程細致入微,現場出數據、分析問題,給出系統的解決方案,從奶牛的科學飼養、牛舍環境改善、養殖場管理等方面解惑答疑,給予技術人員專業的指導。
專家們運用日糧和糞便分級篩等先進檢測設備,對養殖場的成母牛舍、產房、犢牛舍、擠奶廳等運營管理以及擠奶、飼喂、繁育等環節進行系統的診斷,對泌乳牛的體況、舒適度、上床率、采食、反芻情況、糞便、TMR日糧等進行觀察評估,分析原奶監測報告。
圍產牛是牧場里的準媽媽,照顧圍產牛必須注重舒適度,吃的飼草料也需要精心配比。專家們對圍產牛的墊料進行了檢查,測量了尿液指標,并針對注意事項進行了講解。在草料庫,專家抓起食料,放在鼻尖仔細辯聞,認真察看,向牧場主全面分析了存在的問題。考察到犢牛島時,專家團對犢牛成活率、初乳飼喂量等犢牛飼養管理環節提出了指導建議。
“養牛30年了,從起初的手工擠奶,到目前的現代化牧場已有15個年頭。在牧場管理上,我還有很多難題得不到解決。非常感謝奶牛金鑰匙蒙牛專場活動,不然我們這些養牛人不可能一下請到這么多專家,還有這么多同行業的伙伴。” 牧場主馬俊明向記者表示,通過奶牛金鑰匙不僅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和技術,還和同行們進行了交流。
探訪中,當地的牧場主們也紛紛表示,“這么多年來,我們這些牧場通過和蒙牛、伊利等大企業合作,不僅奶牛的產量提高了,牧場的規模也逐年擴大,還幫我們請來專家為牧場‘看病’,以后的效益一定會更好。”
奶業振興 科技先行
由原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奶業技術服務聯盟、當地畜牧主管部門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同主辦的金鑰匙項目創建于2009年,旨在通過現場診斷服務、專項技術報告、技術操作方法演練、技術沙龍互動相結合的有效形式,幫助牧場降本增效,助力奶業競爭力提升。10年來,該活動已成為奶牛養殖培訓的“金字招牌”,得到了政府的認可、專家的支持和奶農的歡迎。專家團核心成員李勝利教授對此非常感嘆,“金鑰匙堅持了10年,始終保持旺盛的熱情,說明這個活動確實能解決奶農實際問題。”
同時,這十幾年來,我國奶業飛速發展,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技術對此發揮了很大貢獻。如今,國內優質牧場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和生產水平已經超過了很多國外的優秀牧場,國外依靠資源優勢和粗放式管理的經驗對未來我國牧場的突破的借鑒意義越來越有限。我國牧場只有依靠科技實現技術和管理水平的超越,才能在日益加劇的國際奶業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提升奶牛養殖科技水平,不僅要在源頭技術上下功夫,更要在技術推廣應用上做文章,解決好科研與養牛“最后一公里問題”。金鑰匙活動積極踐行著成立時的初衷。
據記者了解,目前,金鑰匙示范牧場乳脂率由3.72提高到3.86,乳蛋白率由3.11提高到3.19,體細胞數由36.4萬降低到22.8萬,菌落總數由28.3萬降低到9.2萬。在促進成果轉化示范方面,“奶牛金鑰匙”團隊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我們奶牛場參與金鑰匙培訓與合作多年,特別是近幾年,通過培訓提高了認識,掌握了技術,開闊了視野,在專家指導下改擴建了奶牛飼養棚舍,調整飼料配方,全部實行TMR飼喂,建立自己牧草基地全部采用全株玉米青貯、發酵臥床的應用和糞污處理設施的提升提高了奶牛的舒適度,今年又開展了獸藥減量化利用試點,奶牛體質越來越好、牛奶質量越來越高、牧場效益明顯提升路。” 一位來自山東的牧場主對此深有體會。據他介紹,下一步將針對奶牛養殖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如營養、飼料、效益管理、長壽管理等問題與專家們進行深入研討,幫助牧場降本增效。
此次活動的主辦地吳忠是國家奶業大市,奶牛存欄達20余萬頭,年產85萬噸牛奶。國內行業專家團對牧場的考察讓吳忠相信,將為進一步提升該市奶業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