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7 11:11 瀏覽量:1707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以“凝聚你我力量、共促放心消費”為主題的2020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日前在浙江杭州開啟,現場正式發布了《2019年度浙江省消費維權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并公布2019年全省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及案例點評,通過“案例+點評”的形式進一步強化消費者維權意識,督促商家守法經營。
疫情防控期間,此次活動強化了互聯網工具運用,浙江省11個地級市分別設置分會場,省、市兩級以視頻會議、網絡直播和網絡互動等形式開展。同時,推出全國首部“放心消費”主題微電影《小城大愛》。
浙江省線上開展“3·15”紀念活動
據《白皮書》顯示,2019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和各級消保委組織共受理消費投訴、舉報與咨詢124.36萬件,同比(92.8萬件)上升34.01%,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76億元。其中投訴61.97萬件,同比(38.1萬件)上升62.65%;舉報18.33萬件,同比(25.4萬件)下降27.82%;咨詢44.06萬件,同比(29.3萬件)上升50.38%。
投訴舉報近半數涉及網絡消費,呈現新趨勢。除了傳統的網絡平臺購物外,網絡消費還衍生出直播帶貨、朋友圈購物、App平臺返利等新型消費業態,給消費維權帶來新的挑戰。2019年是《電子商務法》實施元年,浙江作為網絡大省,據統計,全年共受理網絡消費投訴舉報38.13萬件,與上年相比增長30.46%,網絡消費投訴占投訴舉報總量的47.49%,接近一半。
食品安全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不容忽視,保健食品問題依舊嚴峻。2019年,浙江省共受理食品類消費投訴舉報58369件,受理保健食品類消費投訴4980件,與上年相比增長12.04%。消費者投訴舉報反映的問題主要為食品標識、標簽問題,食品中含不明雜質或異物,食品小作坊涉嫌制假或冒用他人商標,保健食品經營者涉嫌虛假宣傳、違法經營、變相違法傳銷等。
此次通報的十大代表性案例分布在各類不同消費領域,涉及的違法形式多樣。其中,兩起屬于食品、保健品領域。
十大典型案例中,在食品安全方面,嘉興桐鄉某牛肉火鍋店銷售未經檢疫牛肉的行為做出行政處罰,處罰款60萬元。
除了食品安全問題,保健品的虛假宣傳同樣令消費者和監管部門頭疼。2019年2月底,浙江省金華市市場監管局發現有人通過微信、淘寶等網絡手段銷售一款聲稱來自馬來西亞的進口糖果(名為“悍馬糖”),宣稱保健有奇效。經檢驗,確定含有他達拉非及其衍生物去甲基他達拉非的西藥成分,為有毒有害食品。金華市公安局聯合市場監管局分別在廣州、深圳、東莞、揭陽、蘇州等地開展集中統一收網行動,共依法刑拘10人,搗毀生產、銷售窩點6處,現場查獲10個品種共計200余箱,總計非法添加藥物成分的有毒有害食品(糖果類)超2噸,總涉案金額達2000余萬元。
據了解,《白皮書》還對《2019年浙江省消費維權投訴舉報情況分析》《高標準打造“放心消費在浙江”升級版》《高站位推進“滿意消費長三角”行動》、《高效率抓好安全監管和執法亮劍》和《2019年度浙江省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等多個篇章做了充分說明。
“希望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處置及點評讓商家引以為戒,經營者應著眼提升商品和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和認可度。只有誠信守法,才能走得更遠。”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