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31 10:56 瀏覽量:13812 來源:農民日報
近日,為規范和加強國家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項目運行管理,推進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農業農村部印發《國家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項目運行管理辦法》,主要包括六章,共計二十三條內容。
《辦法》規定,項目運行管理工作實行“誰審批、誰監管”和“誰建設、誰負責”的原則,明確了項目管理部門和項目運行主體的管理職責;在體系管理上,按照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育種創新、測試評價、良種繁育等4個項目類別,實行體系化掛牌管理,并依托農業農村部建設的項目管理平臺,及時調度匯總項目運行管理數據信息,提交項目運行總體狀況分析報告;在項目運行管理上,實行項目承擔單位法人責任制,要求各單位強化日常管理和運行維護,保障項目持續運行;在績效評價上,按照項目類別實行分類評價,績效評價可以采取運行在線監測、現場核查、第三方評價等多種方式,每三年組織一次。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將評價結果與支持政策掛鉤,并制定了相應獎懲措施。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大力推進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強化種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種業發展條件,提升我國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我國由種業大國向種業強國轉變。
據了解,項目重點支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種業綜合生產能力等方向,并立足于建設一批標志性的世紀工程,謀劃一批重大項目。自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實施以來,種質資源保護成效顯著,國家種質資源保護體系、畜禽遺傳資源保護體系初步形成,建成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86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535處,國家級海洋生物種質資源庫已啟動建設,水產種質遺傳資源保護體系進一步完善;育種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先后選育推廣一批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籽及果菜茶等作物品種。通過國審和省審品種2257個,新品種保護授權數量達1990個,占所有申請新品種保護數量的41%。同時,企業逐步成為育種創新重要主體。畜禽種業方面,形成了以資源場、原種場和擴繁場為基礎,質量檢測中心、品種性能測定站、遺傳評估中心為保障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種畜禽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水產種業基本建立了主要養殖品種良種培育技術體系,“十二五”以來,國家審定水產新品種達115個;測試評價水平再上新臺階,初步形成了植物新測試評價體系,年測試品種約2400個,分子測試能力穩步提高。初步具備了對主要畜禽養殖品種進行性能測定和質量檢測的能力;農作物種子生產格局持續優化,供種保障基礎不斷夯實。2019年,雜交水稻制種向閩、湘、蘇、川、瓊、贛等六省集中,制種面積共計114.57萬畝,產量2億公斤,分別占全國的83.18%和84.04%。雜交玉米種子向甘肅、新疆快速集中,制種面積合計201.88萬畝,產量8.35億公斤,分別占全國的79%和84%;種畜禽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畜禽種業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核心育種場良種登記、性能測定等基礎性育種工作穩步推進。水產苗種大部分品種基本實現自給。2019年,全國淡水魚類苗種生產量13000余億尾,海水魚類苗種產量120余億尾,蝦苗產量13000余億尾,貝類苗種約28000億粒以上;海水養殖的最大品種大黃魚從瀕危物種走上普通百姓餐桌,年育苗量30余億尾,并通過增殖放流使野生資源得到一定恢復。
據統計,“十二五”以來,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圍繞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育種創新、測試評價、良種繁育四個關鍵環節,共安排建設項目1683個,總投資116億元,中央投資77.2億元。其中,農作物種業項目842個,總投資66.4億元,中央投資48.9億元;畜禽種業項目569個,總投資35.7億元,中央投資19億元;水產種業項目272個,總投資近14億元,中央投資9.3億元。
上一篇:綏化市市場監管局實行“四個嚴格”措施保障大型商超食品安全
下一篇:宜賓筠連與正邦集團牽手 50萬頭生豬項目落戶筠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