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1 10:00 瀏覽量:26542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自去年以來,山東省棲霞市提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率先在全域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在黨支部帶領下,棲霞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園區生態循環農業、打造綠色有機優質蘋果品牌,并建立起村集體和農民之間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果農多門路增收,有力推進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
眼下,“果都”棲霞桃紅柳綠,處處可見果農忙碌的身影,而在今年的蘋果園中,又新添了陣陣油鋸聲:果農們在給蘋果樹伐老建新、間伐、去大枝減密……
棲霞市官道鎮大河崖村黨支部書記丁言巧正組織果農成方連片推進老劣果園更新改造升級,“我們村今年一共要改造120多畝老果園,涉及30多戶果農。時間不等人,我們打算用3天時間把老樹伐完”。
“村里號召砍伐老果樹,大家伙一開始還有點接受不了,辛辛苦苦栽的果樹,要伐了確實舍不得。后來,看到別的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統一規劃建設優質高產的寬行密植現代蘋果示范園,大家的思想也轉變了。相信果樹改成新品種后一定能增加收入,我們的日子也會越過越好。”蛇窩泊鎮南榆疃村果農牟麗君說。
自去年以來,棲霞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在全域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在黨支部帶領下,棲霞市今年改造15萬畝老劣果園的“硬骨頭”即將被啃下來。
“以前老百姓自己種蘋果,因為勢單力薄,加上蘋果樹老化,往往豐產不增收,現在將土地流轉到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每年每畝地能拿1000元的基礎股金,4年后每畝地還能得到1萬多元的分紅。”松山街道漢橋村黨支部書記徐守欣指著山頂的蘋果示范園說。
這片蘋果示范園,是漢橋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項目公司+農戶”方式,成方連片流轉老百姓土地改造成的。建設“新模式新技術”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園區生態循環農業,打造綠色有機優質蘋果品牌,是棲霞扎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合作社變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為適度規模經營,采用土壤修復、寬行密植、水肥一體、綠色防控、機械作業、物聯應用、智能管理等先進技術和模式,統一開發、統一種植、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實現果業全面轉型升級。同時,合作社一頭連起小農戶,一頭連起大市場,并以“農頭工尾”為抓手,做好接二連三文章,促進了“新六產”興旺繁榮。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以“股”連心、連利、連責,還建立起村集體和農民之間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了集體與群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充分激發了群眾投身鄉村振興的熱情。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既享受基礎股金,又享受二次分紅乃至三產融合中的多次返利,還可以到合作社務工按勞計酬,實現多門路增收。保守測算,盛果期后,每位果農獲得各類收入可達2萬元。 (王金虎)
上一篇:浙江龍泉:黑木耳線上熱銷
下一篇:數十位縣市長 清明期間直播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