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09:52 瀏覽量:2025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開啟合理膳食新時代!”在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之際,2020全民營養周暨“5·20”中國學生營養日主題宣傳活動于5月17日啟動,并向全國公眾發起兩項倡議:興新食尚,推行分餐,預防疾病,減少浪費;合理膳食,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啟動儀式由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主辦。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斌,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陳萌山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萬麗君出席并講話,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司長、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會辦公室主任劉金峰主持啟動儀式。
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志強(中)、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冠生(左二)、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梁曉峰(右二)、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邢穎(右一)、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左一)共同宣讀“合理膳食推行分餐預防疾病減少浪費——全民分餐制”倡議書。
與此同時,圍繞“合理膳食、免疫基石”主題的一場全國性營養科普活動也就此拉開大幕。在接下來的一周中,全國營養科普大會、首屆中國營養三十人論壇、百場營養健康科普直播、“營養演說家”科普直播、“合理膳食增免疫”微博活動將陸續展開,普及合理膳食知識和技能。此外,各省市有關單位將在屬地衛健委、科協等指導下,在全國各地進行全民營養周活動;各級營養學會、營養師協會、醫院、疾控中心、高校、科研院所等也將組織開展專家義診、網上直播、進社區、進超市、進校園等形式多樣的活動。
全民營養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礎
李斌指出,倡導合理膳食、增強免疫力、摒棄陋習、預防疾病,是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持續鞏固防控成果的重要手段。為此,國家衛健委將營養支持治療的內容納入了《新冠肺炎重癥、危重型病例診療方案》,制定了《新冠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
她說,2020年全民營養周以“合理膳食、免疫基石”為主題,“5·20”中國學生營養日以“合理膳食倡三減、良好習慣促三健”為主題,國家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中國營養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中國烹飪協會聯合發起全民分餐制的倡議,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向全國中小學生發起“合理膳食,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的倡議,旨在帶動全社會共同認識合理膳食對于增強免疫力、防控疾病的重要作用,倡導全民“三減”,普及營養健康知識與技能,做到平衡營養、增強體質、抗擊疫情;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學生營養與健康教育,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倡導文明就餐行為,推廣分餐公筷公勺,拒食野生動物,傳承中華優良飲食文化,樹立健康飲食新風,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會長陳永祥(左一)宣讀“合理膳食,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倡議書。
李斌強調,各級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強對全民營養周暨“5·20”中國學生營養日等宣傳活動的組織領導,加快推進營養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常態化,深入實施《國民營養計劃》和“健康中國行動”之合理膳食行動。一是發揮試點示范作用。組織開展營養健康餐廳、營養健康食堂等創建活動,以點帶面有序推進。推廣典型經驗和做法,全面推動家庭、學校、醫院、單位食堂和食品產業等落實“三減”措施。二是加強工作體系和能力建設。開展營養師和營養指導員培訓與考核工作,推動區域性營養創新平臺和省級營養重點實驗室建設,提升服務能力。三是提升營養科普傳播實效。根據不同人群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合理膳食指導,讓營養健康知識、行為和技能成為全民普遍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萬麗君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生的營養健康,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對學生肥胖、近視、體質健康、食品安全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督促地方和學校強化學生營養健康工作。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社會經濟秩序、學校教育教學等方方面面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對公共安全和個人健康帶來了極大的風險,人們對營養和健康的關注度顯著增加,對營養和健康的需求大幅提升。“合理膳食倡三減,良好習慣促三健”主題對于應對疫情有很強的針對性,對后疫情時期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非常重要。
合理膳食是人體免疫的基石
今年這兩個活動的主題都以合理膳食為基礎,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說,合理膳食是個性化膳食設計,強調食物種類和比例應符合個人生理或疾病狀況或飲食文化狀態的訴求,能最大程度地科學合理的滿足其營養與健康需要,包括平衡的或者非平衡的狀況。對2歲以上的健康人,合理膳食即是平衡膳食;對其他人,合理膳食是基于平衡膳食原則的個性化膳食。合理膳食是適合所有人的,合理膳食行動,應該在所有人群中展開。
楊月欣指出,合理膳食是免疫的基石,營養素是免疫系統的物質基礎。如果缺乏某種或幾種營養素,身體就會出現相應的疾病癥狀,感染性疾病還會出現惡性循環。反之,如果補充了充足的營養素,身體能發揮最佳的免疫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提供可持續的整體的免疫功能,不是單一的營養素或單一的措施可以實現的,這需要合理膳食。營養不像食物的色香味屬性,她說:“它是感覺不到的,一天又一天,才能看到它的樣子,而它也將長久影響著您的健康和家族未來。”
陳萌山表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也告訴我們,增強全民健康,強化公共衛生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建設至關重要。增強全民健康,就是要提高公民的身體素質以及免疫能力。從這次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過程看,病毒攜帶者自身的免疫力成為與病毒抗衡成敗的關鍵,最終賴以戰勝病毒的,很大程度上還是要啟動恢復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
合理膳食的基礎是食物的生產保障。他提出,要大力推進營養導向型食物生產,增加食物的營養價值,豐富食物的品種構成,保障食物的可持續供給。據悉,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正在組織編寫我國面向2035年的國家食物營養綱要,將把營養導向作為基本原則,引導我國食物生產結構調整,引導國民科學合理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