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4 15:19 瀏覽量:11244 來源:中國食品網
筠連縣縣委書記、縣長劉朝平在全縣工業發展專題會上的講話
據筠連新聞網報道 今天召開全縣工業發展專題會,主要任務是聽取縣級相關部門對工業發展的對策建議,部署近期工業發展工作。剛才,各部門結合我縣工業發展工作作了發言,談得都很好。下面,我就抓好工業發展工作講五點意見。
筠連茶名揚四海
一、要高度重視工業發展。我們現在對“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要有進深一步的理解,工業不僅是富財政,也是富裕人民,增加社會財富的關鍵之舉,勁松副縣長前段時間帶隊去省外參觀中藥材產業發展,看到有的縣,中藥材產業種植基地已達40萬畝、60萬畝,而縣財政收入才1.4億元、2.4億元,對我觸動很大,我們的茶葉產業、肉牛產業若不能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僅僅抓一產業發展,也很難創造更多財富,也很難解決“財政脫貧”問題。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基石。工業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創造力的文明,工業文明的優勢是規模化生產使人類商品快速豐富,機械化生產是基本形式和特征。我們現在的企業,很多還是手工作坊,如月餅企業,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工業企業,離現代新型工業差距就更大。我們的經濟發展,真正的差距在工業,最大差距在于工業欠賬大,還需重力補工業發展這一課。
二、轉變理念很重要。觀念一變天地寬。我們補課,首先補理念之差。“孟母三遷”,環境很重要,首先營造起大力發展工業的輿論環境,我們黨委政府對工業發展重視不夠,要像抓脫貧摘帽那樣抓工業,“雙千”工作要做實;要像重視脫貧摘帽那樣重視工業,要加大工業投入;要像對貧困戶扶智、扶志那樣幫助企業家樹立雄心增長本領,我們有那么多生產好食品的作坊式企業小富即安思想嚴重,幾十年沒有改變,很多人的條件比宗慶后,老干媽的起步時好,但不知什么時候才樹立起“做宗慶后、老干媽”的雄心壯志,什么時候才出現筠連的“宗慶后、老干媽”。我們很多觀念要變,如只重視招商給新企業優惠政策,不重視對現有企業扶持做大,縣內企業和人員投資,甚至還有人覺得不能享受招商項目待遇,不能列入招商內容。安排錢扶持農民群眾大家都覺得應該。安排錢給“企業家”群眾,大家就贊成聲音小了,少了,甚至不提議和附和這種做法,當然,我們要“先酒后拳”:先立制度、辦法,后安排資金,如第一次入規的工業企業,獎勵20萬元、30萬元怎么樣,這么做也是保護干部,最好建立“懸賞機制”,公平競爭,支持做大。
三、組建工業專班。今后,全社會都要熱議工業、重視工業、扶持工業,縣委縣政府更要真正用人用力抓工業,馬上成立工業專班,由羅吉義、鄭世筠、鐘聲遠、陳薇同志牽頭,另外從投促局、園區、經信科技局、統計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抽調6-8名同志組建工業專班,其他工作都不參與,常態化保持3-4人在縣外招商,去先進工業園區掛職,其余3-4人在縣內抓工業。另外,由羅吉義、鐘聲遠、徐勁松等同志牽頭,組建一個中醫藥產業招商專班,抽4名精干同志,常年在縣外招商,單獨考核,干得好,大獎大用,干得不滿意,及時換人。組織部對在縣外招商干部制定單獨考核辦法,紀委、財政局要思考,對必要的接待費,要區別對待和必要保障。專班可以一至二年輪流調整,環境造就人,干事中才能培養人,在參觀學習、招商服務中才能培養懂企業的干部,要選有激情、愿奉獻的干部,要有“把不可能變現實”這種精神的干部。
四、要出臺激勵工業發展的政策。企業家是對“利潤”、“利益”最敏感的,資本的本質就是逐利。我們要盡快研究出臺扶持工業發展的政策,既有招商新培育,做“增量”這塊的政策,更要有“重視存量”扶持現有企業做大做強這塊的政策,要出“干貨”。羅吉義常委牽頭,趕快拿出政策,注意四家班子也要討論如何發展工業,召開企業家座談會,聽取企業家意見,拿出誠心,認真聽取,包括怨言、牢騷,怨言牢騷中有真知灼見。爭取6月份拿出初稿。這是政策引領;也同時展開“規劃引領”工作,聘請專家,開展工業發展專題研究。
五、大力培訓提升企業家本領。企業家才是船上人,才是發展工業的主體,我們抓工業,什么是“抓手”?是企業家。什么是杠桿舉措?培養真正的現代意義上的企業家才是杠桿舉措。工業專班、組織部、黨校、經信科技局都要注意重視培養提升企業家數量及水平。包括引進職業經理人。
抓好工業是項系統工程,方法措施還很多,我想先著力在這幾個方面用心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