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8 08:47 瀏覽量:20873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端午時節來了,
孕育迷人醬香的赤水河掀開了朦朧面紗,
一展“紅”顏,赤色身形婀娜多姿,
秀麗中不失壯美。
醬香仁懷,神秘茅臺,
赤水河畔酒企林立,
享有獨特而豐富的空氣、水,
微生物群等優質資源。
在酒圈層極少露面的茅臺鎮文中酒業,
將中國姓氏融進滴滴酒中,
給中國酒文化重新注入了新的內涵。
酒如其名,詩酒相融,
為醬香美酒增添了一抹亮麗色彩。
酒乃水中詩 詩乃文中酒
近日,中國食品報中國酒產區行調研團隊走進位于赤水河旅游線上的文中酒業,聳立的高腳杯建筑格外矚目。“酒乃水中詩,詩乃文中酒”,這一句詩述說了酒、水、詩、文的唯美,道出酒文化的精妙。青山環抱,清風悠揚,綠樹成蔭,站于石橋上停足片刻,聞著釀造車間飄來的陣陣酒香,與這美好的純凈空氣,是一種舒心的享受。
文中酒業公司副總經理、文中酒業銷售公司總經理王純義介紹,文中酒業是2011年由酒都仁懷有著30多年誠信經營歷史、產品口碑卓著的建臺企業投資興建,母公司建臺企業是酒都仁懷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文中酒業位于酒都仁懷市醬香型白酒核心區,與茅臺同享著赤水河谷得天獨厚的釀酒環境,獨特的氣候、神奇的水質以及空氣中獨一無二的釀酒微生物群。
在王純義陪同下了解文中酒業的釀酒環境。王總介紹,文中酒業分三期完成,將建成四個大型標準化釀酒車間,年產原酒2000余噸,有優級大曲醬香型生產窖池144個,馥曲醬香生產窖池24個; 制曲車間3個,年制曲能力2000噸;酒庫12000余平米,貯酒達到20000噸。王純義指著釀酒車間一旁山體說到,我們有向酒莊模式發展的規劃,將在山體上修建一道觀光走廊,修建完成后,站在半山腰能看到整個赤水河河谷,在空中走廊可以看到生產車間,提供真切的醬酒生產體驗。
悠悠赤水河 好酒在文中
“悠悠赤水河,好酒在文中”。文中酒業是典型的家族企業,已歷經三代人,據王純文說,以爺爺王文中名義取名“文中酒業”,就是要傳承家族氣節和品性,故名“文中”。絕不能做出有損祖父名聲的事。家族“誠信、實干”的創業守業精神是文中酒業的核心經營理念。
文中酒傳承茅臺鎮古法釀造工藝,多位釀酒大師鼎力加盟,醬香酒釀酒大師曾佐益和勾調大師丁勇為文中酒把控品質。原料選用優質本地紅纓子糯高梁及冬小麥,赤水河取水,嚴格按照醬香白酒兩次投糧,八次高溫堆積和下窖發酵,七次高溫蒸餾取酒的工藝生產,釀造歷經一年周期,陳釀必需五年窖藏。
據了解,文中酒業現有文中壹品、文中老酒等系列產品,均為企業傾力研發的醬香精品,具有醬香突出、細膩醇厚、協調豐滿、余香舒適、持久爽靜、空杯留香等特色。文中酒業始終堅持“不產串酒、不做添加、不搞仿冒、不購基酒,堅持純糧醬香、堅持足年窖藏”的“四不兩堅持”原則,傳承匠心、崇本守道,努力做好高端醬香白酒釀造者,打造高端醬香酒。“我們保證每一瓶酒都是純糧釀造,每一瓶酒都有足夠的年份,每一瓶酒都飽含誠心、物超所值。”王純文說到。
做酒心不改 醬香愈濃郁
“其實在選擇建材外的產業發展時,我們有很多的選項,但決定做醬酒這個產業時,我們就下定決心,必須做好以高品質來要求,沒有信心能力做好做到極致,我們當初就不會考慮從事釀酒行業。”在王純文的眼中,我們也看到了文中酒業對品質的苛求。
從水泥產業轉向醬酒行業,文中酒業做酒時間不長,但一直用品質在說話,在一定的產業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文中人向消費者提供的不僅是一份產品,還有是對消費者的一份品質的承諾。
酒是陳的香,文中自成立之日起,就立下4年內不賣一滴酒的自我承諾。“我們轉做酒是因為看中醬酒的可傳承性和可持續性,醬酒生產周期長,具有健康功效,它值得去做。”王純文說,在這之前,我們花了五、六年時間來摸索和研究醬酒,加大技術投入,打造技術人才梯隊。我們要向標桿學習,立足自身實際,堅持科學釀酒觀,實踐經驗與科學理論相結合。在堅守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用科學方法和數據來做酒。
他再次提到,“釀不好酒,就不要釀酒”,這是家族傳承下來的做人做事的理念,要實實在在做酒。目前,文中酒業并沒有正式上市的品牌,主要是生產原酒,為發展提供儲備。他認為,基礎釀造是基本,光談年份不行,不能忽悠消費者,要對原料、生產標準、釀造過程等進行系統把握,注重每一個環節,“我們先做好釀酒,為走向市場積蓄力量。”
后記:離開文中酒業也有些時日了,采訪時與王純文坐在會客室柔軟的沙發上,輕松交談的情形依然時時浮現,王總說話不急不快,每一句話又是那樣的樸實,簡單。酒如其人,在文中酒中品出的是人需要具備的謙遜,做人做事的沉穩,不好高騖遠,不急功近利。這或許就是未來時日,蓄勢待發的文中酒業聲名鶴起的最根本緣由。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