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0:45 瀏覽量:23760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記者劉艷芳) 第八屆中國(注冊)營養師大會暨第四屆中國社區營養與健康管理大會12月18—19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由北京營養師協會、中國營養學會社區營養與健康管理分會主辦,旨在促進我國營養學科及營養師行業的交流和發展,加強營養人才為大眾健康服務的能力,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在遠程致辭中提到,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健康中國的“協奏曲”已經奏響。從醫改到養老,再到全民健身,整個社會在全面發力,爭取解決打通“健康中國”的最后一公里的難題,開啟健康中國的新開端。首先,要加強社區營養工作,這將有助于織密健康中國的防護網。社區是社情民意社會基層各種問題反映比較集中的地方,提供優質的社區營養與健康管理服務,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關鍵和基礎。社區營養不良的篩查,老年人肌肉衰減的評估,吞咽障礙等級的正確判斷,母乳喂養的普及,嬰幼兒輔食的科學添加,甚至糖尿病、血脂異常、癌癥患者的營養支持與健康管理等,都是社區居民迫切需要的。
其次,要重視營養師臨床營養規范化培訓工作,這將有助于打牢健康中國的整體基礎。營養師是能夠運用營養科學知識從事健康和疾病狀態下的個人或者團體的膳食管理、營養支持和治療、營養咨詢和指導的專業工作者。近年來,北京營養師協會積極探索營養師的規范化培訓工作,21家臨床醫院作為相應的培訓實習基地,向營養師提供為期3個月的學習,訓練營養師以健康為中心的臨床思維路徑。這將為營養師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三,營養師適宜工具的推選,可為健康中國提供專業的支撐。老百姓需要科學正確的營養信息和專業的營養指導,在健康中國行動中,不僅需要大力推進營養型優質產品的研發、生產、使用和推廣,還需要營養師真正掌握營養相關產品的功能和適宜人群等專業知識,營養師適宜工具的推選恰為其時。
國家衛健委食品司二級巡視員李泰然指出,國民健康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志,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謀劃。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健康中國建設,“這是我們的一個時代背景。”他說,“在2030年之前,我們有具體的目標和重要的任務要去完成。”合理膳食行動按照個人和家庭、社會、政府3個方面分別提出行動的具體任務。其中包括在社會層面鼓勵食堂和餐廳配備專職營養師,定期對管理和從業人員開展營養平衡膳食和食品安全相關的技能培訓考核。在政策層面要求全面推動實施《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因地制宜開展營養和膳食指導,推動營養立法和政策研究。研究制定實施營養師制度,在幼兒園、學校、養老機構、醫院等集體供餐單位配備營養師,在社區配備營養指導員,強化臨床營養工作,不斷規范營養篩查、評估和治療等。
李泰然介紹說,在營養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國家衛健委協調人社部推進公共營養師營養類1+X證書培訓試點工作,推動公共營養師培養和評價,協調民政部和教育部等機構建立營養師配備制度。組織學會、協會技術試點創建科普教育基地,每萬人配備1名營養指導。“配合我們正在制定的營養師培訓與考核規范等一系列技術性文件,不斷明晰營養指導員工作職責。我們還委托國家衛健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開展營養健康人才能力建設課題任務,研究營養人才規范化培訓考核等工作,開發營養人才執業標準、培訓大綱和教材,逐步試點開展注冊營養師、營養指導員專業能力培訓和考核。”他表示,衛健委將繼續強化與相關方面的協作配合,充分發揮營養相關專業學術團體等社會組織,以及企業、社會、個人的重要作用,推動社會各方良序互動,為人人享有健康福祉而努力。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長楊月欣表示,自協會成立以來,壯大發展組織,推動科學普及,推廣科技服務,整合各方資源,為全國營養師注冊工作的開展和國民營養計劃的推進與落實做了大量落地工作。支持營養師的職業發展是協會一直以來不變的初衷,協會今后將向健康服務和管理體系提供人才。“后疫情時代,我們是健康維護的共同體,促進人人參與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等自主的健康生活行動,推動健康產業的新品研發和生產,更好地為公眾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這也是此次會議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