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9 08:55 瀏覽量:18980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風過瀘州帶酒香,香飄萬里四海揚。道出酒城瀘州的厚重酒文化。
作為四大名酒之一,瀘州老窖特曲五次蟬聯全國名酒,同時憑借“濃香正宗”的稱號穩居白酒行業一線頭部陣容。
國窖1573更是從窖池、品質等多個維度拆解高端酒內核,重構中國白酒高端格局。
無論是濃香鼻祖的地位與1573的百億品牌價值,還是“高光”品牌戰略開啟與探索品牌升級,都將貫穿瀘州老窖邁向雙百億以及整個“十四五”征程之中。
2021年的瀘州老窖,注定要劃出“騰飛軌跡”。
歷史:濃香鼻祖的地位
北緯28°,這個有著唯一氣候、水質、微生物資源的神緯度,被譽為“中國釀酒龍脈”。
在這個地方,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論證為“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蒸餾酒的生態區”,而被譽為“濃香鼻祖”的瀘州老窖便誕生于此。
瀘州老酒一直稱自己是“濃香鼻祖”“濃香正宗”,其底氣就是有千年“老祖宗”窖齡的老窖池。
公元1324年,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第一代傳承人郭懷玉研制成“甘醇曲”曲藥,開啟了中國釀造大曲蒸餾酒的歷史,自此大曲酒(瀘州老窖特曲前身)問世,濃香型白酒自此開宗。被譽為“制曲之父”的郭懷玉既是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的始祖,也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白酒釀制技藝的開山鼻祖。在1425年又發明了"泥窖池釀酒法",創建了泥窖釀造濃香型白酒工藝的雛形,釀造出了第二代大曲酒。
到了明代1573年,武舉舒承宗在瀘州南城營溝頭開池建窖,開辦“舒聚源”釀酒作坊,藝承郭懷玉傳人。舒承宗總結了“配糟入窖、泥窖生香、大曲發酵、洞藏老熟”等一整套大曲釀酒的工藝,使得瀘州酒業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從此該窖池的生產再也沒有停下過,持續使用至今。
清同治八年(1869年),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第十三代傳承人溫宣豫,從舒承宗后人手中收購了舒聚源作坊,以及傳承了三百余年的老窖池群,整合歸入"溫永盛"作坊名下,一直傳承至瀘州老窖酒第十五代傳承人溫筱泉手中。
1915年,瀘州老窖特曲前身,"溫永盛三百年瀘州大曲酒"在著名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一舉斬獲金獎,將中國白酒推向了世界,瀘州老窖特曲酒的行業地位從此奠定,更是將瀘州老窖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清末民國時代瀘州酒業已發達,新中國成立后,瀘州老窖在“舒聚源”等明清36家古釀酒作坊基礎上,發展成為以釀酒為主業的國有綜合性現代企業,和享譽海內外的百年老字號名優酒企。
從1952年的第一屆全國評酒會到1989年的第五屆評酒會,瀘州老窖蟬聯五屆“名酒”的濃香白酒,可謂硬實力的象征。也正因為“舍我其誰”的這種霸氣,瀘州老窖老窖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尊貴。
其實,瀘州老窖有兩大法寶:一是技藝的數百年升級傳承23代。瀘州老窖擁有國際釀酒大師賴高淮,張良、沈才洪、張宿義等3位釀酒大師,林天學、周軍、曾娜等9位國家級白酒評委,組成了中國白酒行業最具規模、最有創造力的大師釀制團隊。二是有1619口四百多年持續不間斷使用的老窖窖池,占全國濃香型名酒企業擁有老窖池數量的90%以上。從未間斷的1573國寶窖池群,是我國現存持續使用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原生古窖池群落,涵蓋了文物的歷史、科學、藝術三大價值內容。
值得關注的是,1957年國家組織專家對瀘州老窖釀造技藝進行查定與總結,于1959年出版了新中國第一本釀酒教科書《瀘州老窖大曲酒》,規范了全國瀘香型(濃香型)白酒的生產工藝。
這在業界來看,這次技藝查定奠定了瀘州老窖在中國酒界、學術界的崇高地位,后來的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人士把瀘州老窖譽為“濃香鼻祖,酒中泰斗”,酒界泰斗周恒剛先生親筆題寫了“濃香正宗”贈予瀘州老窖。
尤其是,自明朝1573年起持續釀造至今440余年從未間斷的1573國寶窖池群,是我國現存持續使用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原生古窖池群落,涵蓋了文物的歷史、科學、藝術三大價值內容,成為公認的“活文物”。1996年成為行業首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被譽為“國窖”。因其傳統釀制技藝于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瀘州老窖被稱之為“雙國寶單位”。2018年,被列入國家工業遺產名錄的瀘州老窖窖池群及釀酒作坊,擁百年以上老窖池1619口,16處明清釀酒作坊及3大天然藏酒洞,其中老窖池占全國濃香型名酒企業擁有老窖池數量的90%以上。
源遠流長的釀酒歷史,也讓酒城瀘州成為中國白酒誕生、進步和發展的歷史見證者。
泰斗:周恒剛與瀘州老窖
講述瀘州老窖的故事,必須要提到業界眼中的中國酒業泰斗、著名杰出貢獻酒類技術研究的科學家周恒剛。
在業界看來,周恒剛為中國白酒行業作出的重大貢獻,他的成就伴隨著中國釀酒事業健康發展,是研究總結中國傳統白酒技術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的奠基人和創造者。他研究取得的成果和理論,對中國白酒工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促進了中國白酒酒體設計工作從感性上升到科學性、揭示了瀘州老窖百年老窖產好酒之謎并確立了中國白酒基本香型、推動了制曲的專業化發展,鑄就了中國白酒的文化營銷。
早在1963-1984年期間,周恒剛主持全國第第二屆全國評酒時就說,“瀘州老窖是中國濃香型白酒的標桿,是一面旗幟”。
1989年,他帶著他的弟子來到了瀘州老窖,開始了與老窖的故事。周恒剛向瀘州老窖高層建議,凡新進大學生須穿著工裝下一線,到各個環節綜合鍛煉一年。他強調不管技術層多高,都一定要從一線做起,才會對酒產生比較完整的認知。直到今天,新進大學生員工必須先到生產、銷售一線進行鍛煉已成瀘州老窖不變的法則。
也是在八十末九十年代初,中國白酒正處于發展時期,打著“濃香”旗號的酒廠遍地開花,以誰為標準,行業對此也莫衷一是。一向秉承科學嚴謹的態度的他表示,香型可以再創,但四大香型的標桿不能撼動,否則企業就沒有遵循的標準了。他在瀘州老窖的工作會議上肯定濃香正宗非瀘州老窖莫屬,并親筆為瀘州老窖題寫了“濃香正宗”四個大字。
國窖1573,恰到好處。這是2002年,周恒剛組織專家對團對瀘州老窖釀制的“國窖1573”酒進行鑒評時,他對“國窖1573”給予高度評價:國窖1573酒如一位美人,增之一分則長,減之一分則短,真是恰到好處,無可挑剔。他將國窖1573酒確定為中國白酒鑒賞標準級酒品,強調必須推動中國白酒步入超高檔消費品牌領域,走出國門與世界級知名蒸餾酒品牌爭奇斗艷。
在他眼里,國窖1573稟賦了世界級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雙重品味”, 是世界蒸餾酒工藝的活文物見證。
1996年瀘州老窖開始了將釀酒大曲進行專業化生產、市場化經營,順應了周恒剛倡導的“地域資源共享”理念,并將生產的“久香”牌瀘州老窖大曲注冊保護,獲得原產地標記注冊認證。
隨后,“瀘州老窖酒釀制技藝”“汾酒釀制技藝”“茅臺酒釀制技藝”分別作為“濃、清、醬”三大白酒基本香型的典型代表酒釀制技藝,一同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至此,周恒剛所關切的“國窖1573”酒,得到了中國白酒業“雙國寶”的呵護,“國窖1573”酒榮獲中華老字號稱號、中國馳名商標等。
由于地域資源產品的行業共享,為部分白酒企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產品品質基礎。2005至2006年間,許多酒企都紛紛規模化擴建了萬噸級的濃香型白酒釀造車間。“久香”牌瀘州老窖酒曲的銷售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長,也證明了行業資源共享給中國白酒業帶來了快速發展。
2006年,以瀘州老窖為企業主體,與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理工學院、四川食品與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共同組建了四川省白酒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中國白酒業成果集成和成果產業化提供了研究平臺,被譽為“中國白酒成果產業化平臺”。
在業界認為,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以周恒剛為代表的前輩們,畢生對中國白酒事業的關心和愛護。當下,瀘州老窖以最好方式正在完成周恒剛的遺志和繼承他未竟的事業,一直在為中國白酒走向世界做出不懈的努力,做大做強中國白酒事業。
值得關注的是,周恒剛畢生對釀酒酒曲的研究有著深厚的感情,在他去世前留下的《制曲水分》《制曲營養》《制曲熱能》等三篇遺稿是他畢生對釀酒酒曲研究的總結資料,瀘州老窖按照其遺囑,對三篇遺稿進行整理并公開發表,作為行業共享。
崛起:1573的百億品牌價值
國窖1573被稱為行業奇跡,核心原因便在于速度與價值。
2001年3月,國窖1573在成都全國春季糖酒會首次亮相,這是瀘州老窖為紀念1573國寶窖池群及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分別列入聯合國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而特別開發的中國品味。國窖1573橫空出世,打破行業對高端白酒的認知,為瀘州老窖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讓業界矚目的是,2019年,國窖1573躋身白酒行業百億級大單品。而國窖1573今天和未來的高速增長,早已有跡可循。
從時間上來看,國窖1573從起步到百億歷時近20年。國窖1573延續400余年的古法釀造技藝,由瀘州老窖1619口百年以上窖池群釀造,年產量極其有限。據嚴格科學計算,1619口1573國寶窖池年釀造國窖1573原酒僅3000噸。而2015年是其品牌發展的轉折點,雙品牌并行和五大單品的落地,為國窖1573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當年第三季度,瀘州老窖營收增速轉正,四季度營收、凈利增速分別為225.49%、140.37%,由此拉開瀘州老窖復興大幕,當年其高檔酒營業收入15.4億元。
而后,國窖1573進入爆發期。五年間瀘州老窖高端酒板塊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71.62%、89.39%、59.18%、37.21%、34.78%,五年內增長6倍,于2019年成功突破百億。
從中國食品報中國酒梳理來看,瀘州老窖連續三年實現了凈利潤高增長: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30.56億元,同比增長26%左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34.86億元,增幅在36%左右。2019年實現營收158.17億元,同比增長21.15%;凈利潤46.42億元,同比增長33.17%。
瀘州老窖稱,2020年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實現增長,核心產品銷售收入增長是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而這其中,與其高檔酒銷售占比不斷提升有關。數據顯示,瀘州老窖高檔酒類占收入比重一直在穩步提升,2017年、2018年、2019年瀘州老窖旗下高檔酒類收入占比分別為44.72%、48.85%、54.35%。
事實證明,瀘州老窖加大對1573的投入收到了預期效果,國窖1573已超百億規模,對瀘州老窖的業績、利潤以及股價都提供了支撐。2019年業績的增長主要來自高檔酒類“國窖1573”,以“國窖1573”為代表的高檔酒類的毛利率創下了新高,達到了92.81%,堪比茅臺。作為公司的超級核心產品,2019年其高檔酒類全年實現營收85.96億元,同比增長34.78%,營收占比大幅提升。
在業內人士看來,瀘州老窖的大單品戰略非常清晰,國窖1573、特曲、窖齡、頭曲、特曲等產品營銷活動精準地影響目標受眾,有效撬動了餐飲、終端的氛圍,提升品牌美譽度與產品的動銷。
值得一提的是,1月12日A股白酒板塊4家公司披露了2020年業績預告,瀘州老窖、貴州茅臺、五糧液和山西汾酒的業績預計都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業內人士認為,站在2021年的起點從行業來看,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等高端產品是否繼續暢銷,將直接影響白酒產業未來的走向。
在2020年瀘州老窖國窖酒類銷售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股東大會上,瀘州老窖正式宣布了新的戰略目標,國窖1573“十四五”目標突破400億元,無疑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如果用五年時間實現銷量百億到400億的突破,即在“十四五”期間,國窖1573年均增長率需達到約46%。業內認為,從瀘州老窖“十三五”期間高檔酒的增速來看,實現這一目標仍有跡可循。
因為聚焦高端酒,這是瀘州老窖近幾年一直在做的功課,并且成績斐然。
其一,對品牌的持續打造,通過國窖1573封藏大典、國窖1573冰JOYS、國窖1573七星盛宴、冠名《故事里的中國》等一系列營銷活動的落地,持續向消費群體輸出國窖1573的品牌文化,形成消費群體對瀘州老窖高端品牌的認知。其二,采用控量挺價的方式,保持市場價格穩定上漲。國窖1573價格增長強勁,全系產品分階段提價,挺進千元價位段,同時多角度調控渠道配額,保證價格體系健康落地、良性循環。其三,是擴充產能,最大限度滿足國窖1573的擴量發展。瀘州老窖釀酒工程技改項目的落地,待技改項目完成后,其儲酒能力將新增38萬噸,滿足國窖1573對優質基酒的需求。
而事實上,這一項目在2016年就已經開始部署,對于已形成高端酒消費慣性的瀘州老窖而言,“十四五”是國窖1573可發力的最好時機。
據了解,未來國窖1573將推進“城市群樣板市場打造”,選定包括上海、深圳、鄭州、成都等在內的九大樣板市場。
從某種層面來看,瀘州老窖的發展自帶節奏,對高端酒領域的把控能力越來越強,并在提升瀘州老窖開拓高端酒市場的速度,400億的國窖1573正在加速趕來。
敬請關注:尋找瀘州老窖的飛翔軌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