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3 15:18 瀏覽量:24078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瓊中縣市場監管局以服務、保障自由貿易港建設為目標,扎實做好“監管”和“服務”兩篇文章,2020年較好完成了疫情防控及助推企業復工復產、食品藥品及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放管服”改革等各項重點工作,市場監管工作取得扎實進展。
準入制度改革向縱深拓展
一是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其中,企業設立登記時間辦理不超過1個工作日。2020年以來,通過“海南e登記”平臺開辦的商事主體1288家。二是持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工作,代擬了《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實施方案》并已印發。承接上級部門制定的“證照分離”改革事項,實現“照后減證”,解決“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突出問題。
強化食品安全監管。代擬了《瓊中縣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瓊中縣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部門協作機制(試行)》并已印發;完成256批次樣品的抽檢任務,發現8批次產品抽檢不合格,已立案調查并開展核查處置工作;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8次,共計檢查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等457家次,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32份,目前均已完成整改。加強疫情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進口生鮮冷凍食品專項執法檢查,規范凍庫和冷凍肉品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引導經營者做到不購、不存、不銷來源不明凍品。做好進口冷凍食品安全監管、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輸入傳播工作,進行核酸檢測,同時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兩個主體責任,共檢查農貿市場105家次、超市83家次、冷凍庫房98家次,出動執法人員228人次。
強化餐飲環節監管工作。推動餐飲服務單位“陽光餐飲”建設工作,舉辦13期餐飲食品安全暨“陽光餐飲+智慧監管”培訓班。目前全縣66家學校食堂實現“陽光餐飲+智慧監管”,完成率98%;696家餐飲單位入駐平臺,入駐工作已完成73%;全面推進落實“公筷行動”。
強化行政監管力度。2020年,全局共立案23宗,案值152968元,罰沒款77236元;執法權移交執法局后,發現食品、藥品、化妝品案源3宗,移交3宗;12315調處中心共受理各類投訴舉報工單253件,辦結率100%,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28萬元。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與服務。在打好“綠色”之牌上下功夫,引導灣嶺大米廠申請大米包裝外觀設計專利1件,引導烏石申請實用型專利1件,助力什寒村貧困戶申請什寒云步商標等,共引導申請商標36件,成功受理21件。
完善市場監管體系
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等文件精神。利用公務員在線學習、學習強國系統等平臺,發揮新媒體學習平臺作用。去年開展政治理論和市場監管業務知識學習培訓500余人次;加強宣傳工作,開展了食品安全周等4場現場宣傳活動。
瓊中市場監管局將對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要求,嚴格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安全監管,落實海南自貿港創一流營商環境,以優化開辦企業帶動營商環境改善,靠前服務,著力強化服務意識,努力做好為企業服務的“店小二”,大力實施質量提升、商標品牌等戰略,為建設自由貿易港作出市場監管部門應有的擔當和貢獻。
持續強化市場監管,突出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商品和重點領域監管。組織開展食品、藥品、農產品、小作坊、黑物業、市場公平競爭、流通領域產品質量、價格等各類專項整治,以達到對市場監管領域的全覆蓋。
繼續做好服務工作,落實品牌興農,積極引導瓊中縣具有當地特色的農產品、小作坊申請注冊商標,并提供注冊指導和幫助,2021年計劃幫助瓊中山雞、瓊中小黃牛等特色農畜產品完成地理標志申報工作。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現外資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異地辦理,依托“海南e登記”平臺,實現業務異地“不見面”辦理。同時,通過將更多的事項納入“海南e登記”平臺,以及不斷更新的智能化審批方式,實現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
持續做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暨“陽光餐飲垣智慧監管”的招投標及中標的后續工作。采取日常巡查和專項檢查的形式,完成2020年市縣政府質量強縣考核工作、食品安全考核工作,“雙打”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