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1 08:50 瀏覽量:1160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報道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詩仙李白這一首千古詩篇,讓美酒絕句相得益彰,也成為“白云邊”酒之名的來源,為其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近70年間乘風破浪,白云邊酒業2019年銷售額達50.85億元,2020市場占有率提高10%以上,努力由全國濃醬兼香白酒中國首創向中國首強跨越。
同時,面臨新一輪發展,白云邊在產能、市場、商標等方面存在的“隱患”不容忽視。如何突破瓶頸,實現“兼香白酒全國第一、湖北白酒全省第一、進入全國白酒第一方陣”的宏偉目標?
2020交出優秀成績單
2020年,疫情迫使白云邊按下“暫停鍵”后,白云邊從零出發,重新審視市場,戰勝挑戰,也收獲了驚喜。白云邊酒業用9個月的時間完成了11個月的任務。在享受國家各項優惠政策后上交稅金7.41億元,交出一份優秀答卷。
值得關注的是,潛江、鄭州、東南片區等多地市場去存量,上增量,抓銷售,全面發力。與2019年比,2020年白云邊省內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以上,省外市場實現銷售同比增長14.9%。
產品推高推新取得突破性進展,白云邊的“名酒”地位、性價比優勢得到廣大消費者認同。2019年白云邊產品銷售額達到50.85億元,突破了區域性酒企50億“天花板”,拿到了成為全國性酒企的一張“入場券”。
2020年9月21日,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和中華品牌戰略研究院在北京聯合發布了第12屆華樽杯中國酒類品牌價值200強研究報告,白云邊品牌價值390.81億元,較上年增長77.16億元,位列中國酒類第20名、中國白酒第15名、湖北白酒第1名。
2019年的跨越發展,2020年在逆境中破浪前行,白云邊品牌不斷加分,贏得社會認可。
2020年10月13日,湖北白云邊酒業在湖北民營企業100強名單中位居第67位,在湖北民營企業制造業100強名單中位居第27位。獲中國白酒中南核心產區標志產品獎、“2020年度中國白酒酒體設計獎”“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入選2020年“荊楚優品”目錄、被授予“荊州市工業興市高質量發展先進集體”稱號……2020年,白云邊酒業勇于擔當社會責任,化壓力為動力,破困局開新局,發展重回正軌。
七十年披荊斬棘 羽翼漸豐
自1952年誕生至今,白云邊酒已走過近七十年的崢嶸歲月,從當年小小的私人作坊到如今龐大的現代化集團公司,新生初創、穩步發展、曲折前行、展翅騰飛,白云邊之路其實十分不易。
據悉,白云邊的前身是創建于民國時期的松滋老字號“泰順和糟坊”。1952年5月,泰順和糟坊更名松滋縣人民酒廠,從此開始了艱辛而光榮的發展之路。酒廠成立后不久便發展了6家分廠,年產白酒100余噸。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歷經近20年的風雨,酒廠邁開了“創優創牌”的步伐,通過優質窖泥的培養、優質曲的培制、釀造工藝的改進,在1973年的金秋,酒廠新一代產品問世。1979年9月,白云邊酒在旅順舉辦的第三屆評酒會上被評為全國優質酒,白云邊從此掀開了歷史性的一頁。
從1981年到1993年這十幾年間,白云邊進入穩步發展階段,酒廠為擴大產能,先后進行了三次技改工程,助推酒廠實現闊步騰飛。在此期間,“白云邊”酒連續3次獲得“國優 ”稱號,17次在省以上評比中獲得第一名。
1991年10月,“白云邊”酒以其“芳香優雅,醬濃協調,綿厚甜爽,圓潤怡長”的獨特風格被輕工部確定為全國濃醬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中國白酒在繼濃、醬、清、米四大香型后,白云邊酒廠釀出了“中國第五香”。
白云邊酒在釀造工藝上吸收了醬香型酒的精華——高溫曲、高溫堆積和濃香型酒的工藝核心——續渣發酵、泥窖增香,把兩種香型的生產工藝創造性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白云邊獨特的濃醬兼香型白酒釀造技術。白云邊酒的生產每年九月開始投料,歷經三次投料、十輪操作、九次發酵、六輪堆積,清蒸清燒和混蒸續渣相結合,釀造周期長達一年。白云邊酒傳統釀造工藝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然而,世事難料,1994年白云邊遭遇挫折。1994年6月,經湖北省體改委批準,白云邊酒廠改制設立湖北白云邊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沒有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營銷模式和渠道,白云邊的市場全面萎縮,銷售開始急劇下滑,經營連續三年出現虧損。
1998年開始,白云邊以武漢市場為中心,以湖北市場為根據地,并在全國率先推出了年份酒,走上了重新崛起之路。2005年11月,白云邊進行了“國有股份退出、實行民有民營”的產權制度改革。自此,企業開始展翅騰飛。
2009年12月1日,以白云邊為第一起草單位的《濃醬兼香型白酒國家標準》正式實施。2017年按利稅總額排名,白云邊已進入中國白酒行業十強。截至2019年,白云邊酒業公司已連續12年位居荊州市工業企業納稅第一。
從鮮花和荊棘中穿過,白云邊酒業的發展雖曲折,但實現了由量變到質變的歷史性跨越。
三大瓶頸制約 怎樣破局?
居安思危,眼前的成績固然可喜,但也不能忽視隱患。在新一輪的跨越發展中,白云邊受到產能、市場、商標三個“瓶頸”的制約。近年來,白云邊受到的競爭壓力也不小。
有業內人士稱,白云邊在湖北是龍頭酒企,但是還不能說是絕對龍頭酒企,還有稻花香、勁牌等多名強大的對手,在業績、聲勢及影響力上競爭激烈。除了外部拓展不利的主要原因外,白云邊酒業的長期區域戰略缺乏品牌價值的教育,在酒類消費升級下企業的中高端產品升級緩慢,缺乏中高端明星產品的突破與引領。
從5年陳釀到陳釀1979,白云邊產品結構覆蓋了50~800元的價位,但一直以來消費升級走得比較慢。從2018年開始,白云邊悉心打造的中高端產品正在成長起來,比如42度十五年、42度十八年以及42度二十年等。而定位較低的幾款產品銷量都有所下滑。
不難看出,白云邊想走向全國,缺乏品牌故事、更深的渠道積淀和用戶基礎。白云邊集團董事長李欣曾指出,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商標權的歸屬。白云邊商標實際為松滋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滋國資”)所有,松滋國資同白云邊酒業雖有相關合同協議,但增設條件以商標注冊期為限。
有白酒行業專家表示,盡快解決商標問題,不僅有利于企業品牌的規劃與資源的長期投入,也是白云邊品牌高端化,穩定市場消費信心,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與區域市場擴張的基礎條件。
優質白酒的產能、市場模式的創新、商標的歸屬不確定性是白云邊面臨的幾個緊迫的問題,其發展之路仍充滿挑戰。
揚帆十四五 做到三個不動搖
在“十四五”規劃時期的當口,白云邊酒業著眼長遠,確立企業總體發展要求為“創百年品牌,建百年企業”。而在白云邊酒業為龍頭的企業加持下,松滋十四五規劃提出了非常高的目標,GDP達到700億元,年均增長14%以上,有望成為荊州的縣域經濟龍頭。2021年2月19日,白云邊酒業被松滋市委、市政府授予“樂鄉突出貢獻獎(稅收特別貢獻企業)”。
白云邊酒業董事長梅林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白云邊二次發展關鍵之年,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將重回增長。
在市場方面,實施“走出湖北”市場戰略,求量提質,讓省外市場明天的發展規模、產品結構一步步達到省內市場今天的水平。
在質量上,堅持產量為質量讓路,成本為質量讓路;嚴格執行質量管理體系,提升檢測能力,夯實質量管理控制基礎。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以先進實用技術優質穩產;按照行業一流標準,建設企業數字平臺及智能車間項目,推進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
“十四五”期間,白云邊將搶抓機遇,內抓提升,外抓市場,做到三個“不動搖”——立足松滋發展的根基不動搖、立足白酒主業的方向不動搖、立足全國白酒第一方陣的目標不動搖。
松滋有得天獨厚的釀造環境,是歷史悠久的釀酒勝地,是世界美酒特色產區。白云邊酒業幾次擴大產能選址在松滋,上下游產業配套發展也在松滋。
“白云邊將會扛起湖北白酒大旗,兼香代表大旗,不斷在市場開疆拓土,不斷在行業進位晉級,進軍全國白酒第一方陣,擦亮松滋工業亮麗名片。”梅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