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5 10:11 瀏覽量:1048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實現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
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就如何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鄉村振興有序推進建言獻策,提出意見。
本報訊 (記者王磊)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黨支部書記裴春亮,在調研中了解到,目前部分地區還存在諸多問題,如:鞏固脫貧成果與實施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政策措施不夠具體,操作性不強;扶貧產業起點低、鏈條短,“造血”功能不足,市場競爭優勢不強;部分扶貧項目和扶貧措施僅盯脫貧任務目標,缺乏長遠、系統的規劃。
裴春亮建議,要搞好精準扶貧政策向普惠性扶持政策的銜接。要站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樹立“一盤棋”思想,盡快出臺普惠性政策,建立扶貧工作利益均衡機制,統籌考慮并適當加強對非貧困鄉村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在道路、水利、電力等具有普惠性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上做到一視同仁,協同發展。隨著貧困縣、鄉、村的全部脫貧摘帽,要高度重視并妥善解決“邊緣人口”入貧脫貧問題,在保持扶貧政策相對穩定的同時,盡量減少對比落差大的“政策懸崖”,確保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協調發展。
搞好扶貧產業向富民產業的銜接。要在“保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的同時,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補齊農村發展和民生短板,確保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有機銜接,確保建好的基礎設施能長久使用;做好的產業布局能實現產業留人;搞好的生態建設能打造美麗家園,從而為鄉村振興奠定制度和物質基礎。要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地域特色、產業結構調整、龍頭企業發展,拉長扶貧產業鏈條,從鞏固脫貧成果到鄉村振興緊密“鏈”接,探索出一條適合當地群眾穩定持續增收的路徑,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要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和完善產業體系,強化鄉村振興制度供給,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以脫貧攻堅模式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搞好“攻堅戰”向“持久戰”的銜接。對于多數脫貧的鄉村,由于產業發展基礎還不夠牢固,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還不夠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還比較薄弱,特別需要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補牢產業發展基礎,補齊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短板,逐步壯大集體經濟,不斷提高鄉村治理能力。要充分挖掘本地生態、資源、區位、歷史、文化等優勢,探索將扶貧產業打造成為優質高效的富民特色主導產業;要充分發揮本地產業的集聚效應和富民效應,將產業打造成優勢特色產業鏈,實現產業發展目標從短期向長期的轉換,實現產業從單維發展向多元融合的轉換,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上一篇:盧慶國代表:鼓勵現代化科技企業"下鄉"參與鄉村振興戰略
下一篇:農業農村部謀劃部署“十四五”和2021年漁業安全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