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7 10:18 瀏覽量:17728 來源:中林國油
油茶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油茶不與糧爭地,1畝油茶產油量相當于種植1.15畝油菜或2.3畝大豆,能大量節約土地資源,是我國保障油料供給的優勢產業、潛力產業,對于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維護糧食安全也具有重要作用。油茶還是重要的扶貧產業,進入盛產期的良種油茶,每畝收益可達3000元以上,每個貧困戶種植3畝左右油茶即可確保長期脫貧。另外,茶油具有較高的營養保健價值,多食用茶油能調整改善人民群眾的膳食結構,促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四川是油茶適生區,截至2020年底,全省油茶栽培面積50余萬畝,主要分布在自貢、瀘州、內江、樂山、宜賓、雅安等地,油茶鮮果年產量4萬余噸,茶油年產量2000余噸,年總產值超5億元。四川省現有審定品種6個,已建成油茶采穗圃4處,定點苗圃5個,國家油茶良種基地1個,具備油茶產業發展良好基礎。但是四川省油茶產業依然面臨低產低效林亟須改造,茶油加工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科技支撐能力不足,茶油產品知名度不高,受口感接受度、成本等因素制約市場競爭力不強等難題,制約油茶產業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四川森林資源豐富,林下空間巨大,具備發展林下經濟的條件,截至2019年底,全省林下經濟面積2375萬畝,實現產值974.56億元。林下經濟可以衍生多種業態的產業發展模式,包含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采集、林下產品加工和生態旅游康養等。發展林下經濟是實現森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可持續發展、協調發展的生態林業經營模式,也是拓寬林農增收的有效途徑,能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但是四川省林下經濟弱小散的狀態還未改變,政策扶持少、資金投入大且同質化嚴重;林下經濟產品質優價低、組織化程度低、市場信息不對稱、抗市場風險能力弱、融資難等問題制約了林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人大代表、民盟瀘州市委主委杜旭林在兩會中提出兩點建議:
1.大力推進四川省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將油茶作為保障糧油安全的支柱產業,支持鼓勵利用適宜林地種植油茶,擴大油茶規模,集中連片發展。二是加強技術指導,不斷提升油茶種植質量,建設優質高效油茶林。三是設立油茶產業科技研發項目扶持基金,大力強化科技支撐,深化茶油口感、營養成分等市場拓展研究,不斷增強茶油的市場競爭力。
2.大力支持四川省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設立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入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二是支持建立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園區,配套完善水電路訊網等基礎設施。三是支持全產業鏈發展,加強龍頭帶動,扶持壯大一批帶動能力強的加工企業和專合社。(中林國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