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10:39 瀏覽量:17534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記者袁國鳳)3月29日,農業農村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在會上表示,今年開始要將水產養殖用投入品規范使用作為“亮劍”行動的重要內容,要求地方農業農村部門連續三年進行專項整治,加快恢復規范使用水產養殖用投入品良好秩序,確保廣大人民群眾消費養殖水產品的安全,保護水域生態環境,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亮劍2020”系列專項執法行動聚焦長江禁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海洋伏季休漁、渤海綜合治理、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和“絕戶網”等9個領域。一年來,各地漁業漁政主管部門和漁政執法機構按照農業農村部部署安排,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疫情防控和漁政執法兩手抓、兩手硬,“亮劍2020”在執法力量投入、執法檢查區域、清理整治規模、處理違法案件等方面,較上年均有大幅增加,延續了“最嚴執法”的強勁勢頭。劉新中表示,“亮劍2020”執法過程中,各地漁業漁政主管部門及漁政執法機構重拳打擊非法捕撈,嚴肅查處了一批違法違規案件,嚴厲處罰了一批違法捕撈人員,維護了守法漁民的合法權益和敏感海域的漁業生產秩序。
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農業農村部對“中國漁政亮劍2021”行動進行了調整,包括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禁捕專項執法行動、海洋伏季休漁專項執法行動、涉外漁業專項執法行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和規范利用專項執法行動、水產養殖用投入品規范使用專項執法行動等9個具體的專項行動。
“‘亮劍’行動已經開展了4年,今年再搞就是第5年了。在今年設計這些具體行動上,我們的基本考慮就是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紅線,統籌發展與安全,進一步強化漁政執法監管,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劉新中說。他用“四個聚焦”概括了“中國漁政亮劍2021”的具體行動設計:一是聚焦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長江十年禁漁,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大決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也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中國漁政亮劍2021”的首要任務就是要保障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落地。二是聚焦漁業突出問題。涉漁“三無”船舶、“絕戶網”和電毒炸魚等是危害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毒瘤,也是長期影響漁業可持續發展的難點問題。這些問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反復性高、根治困難。“中國漁政亮劍2021”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嚴打以上各類違法行為,對以上的違法違規行為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務求取得扎實成效。三是聚焦漁業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海洋伏季休漁和內陸主要江河禁漁是保護漁業資源的有效措施,也是推動漁業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強化漁政執法,是落實好休禁漁制度的重要手段。四是聚焦涉外漁業管理。嚴厲打擊侵漁和非法捕撈、越界捕撈行為,保護漁民合法權益,穩定周邊海域漁業生產秩序,是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漁業國家的應有擔當。同時,加強與相關國家漁政執法合作,打擊非法作業行為,也是促進國際漁業合作的現實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漁政亮劍2021”方案中增加了一項全新的行動,就是水產養殖用投入品規范使用專項執法行動。“這是個全國喜歡吃魚的人都很關心的問題,水產品質量安全是我們產業提供產品的重要關注點,我們不但要提供優質的水產品,還要提供讓大家放心的水產品,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劉新中表示,影響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就是水產養殖用投入品,包括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這些產品的生產、經營和使用行為的監管,關系到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水域生態環境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劉新中強調,農業農村部一直高度重視水產品養殖用投入品的監管,持續打擊相關違法行為,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也一直保持在較高或者很高的水平上。但近年來有部分企業故意以所謂“非藥品”“水質改良劑”等名義規避監管、魚目混珠,生產并向養殖者推銷假、劣投入品,造成了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隱患,威脅到廣大漁民利益和消費者身體健康。對這種行為進行整治是勢在必行的。
農業農村部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以及執法機構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擔責盡職,周密制定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加強部門協作,確保執法行動取得實效。還要強化普法教育培訓,廣泛宣傳引導,通過舉辦培訓班、張貼海報、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廣泛開展《漁業法》《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法律法規和水產養殖規范用藥知識宣傳,讓老百姓明白什么能用、什么不能用、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要強化執法檢查,突出執法重點,嚴查大案要案,發布指導案例,做到查處一件、教育一片、震懾一方。同時,還將暢通舉報渠道,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構建職責部門嚴打嚴管、社會廣泛參與的良好整治格局,讓大家吃到放心魚。
上一篇:山東乳山土特產走向“精致”
下一篇:未來五年,消費版圖如何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