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0 09:15 瀏覽量:15057 來源:品牌傳播網
文/酒莊號團隊原創
國有資本加碼酒業再度升溫,投資整合潮已至。
7月2日由邛崍市人民政府牽頭、邛崍市國有資產投資監督服務中心參與組建的“成都酒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已進入實際運營階段。
信息顯示,成都酒業集團實際控制人為邛崍市國有資產投資監督服務中心,持有成都酒業集團100%股權,注冊資本為5億元。注冊資本為1億元的成都北緯三十度酒業有限公司,是成都酒業集團100%控股子公司,核心業務是酒業的批發和零售業。
在成都酒業集團領導班子的企業高管中,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的華靜,同時也是邛崍市國有獨資企業成都市崍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這意味著,大川酒板塊中又一個以國資為背景的大型平臺型酒業集團正式誕生。
聚焦一:改革之速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上半年,山西汾酒預計營收117.30億元-124.2億元,增幅為70%-80%,凈利潤33.71億元-36.92億元,增幅為110%-130%。這是山西汾酒自上市來首次半年度實現營收破百億。
早在2017年被譽為汾酒集團改革年。作為山西省省屬國有企業中第一家簽訂改革試點目標責任書的汾酒集團,邊改革邊取得發展成效的實踐,從“山西樣本”上升到“全國樣本”。
按照董事長李秋喜的規劃,將改革置于首位,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股權多元化上的探索,出臺更為優化的上層體制設計,使得“汾酒速度”得到彰顯,其改制成為國改的標桿與成功樣板。
在2019年12月,汾酒集團將酒類資產全部注入上市公司,成為山西省和白酒行業首個實現國企整體上市的企業,這對當前備受“同業競爭”焦慮的酒類上市企業來講,注入了解決問題的信心。
汾酒用三年時間,讓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汾酒改革試點圓滿收官,并實現了汾酒速度到汾酒模式,迅猛的發展讓其重現往日榮光。在2017年時,汾酒的股價只有25.25 元,市值也只有218.63億元,而2020年年底汾酒的股價突破300元,市值則突破3000億元。截至目前8月5日收盤,山西汾酒報309.25元/股,總市值3773億元。
早在2015年《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的出臺,使國內企業出現一波比較大的國企改革潮,隨后部分地區紛紛出臺了地方性的國企改革方案。顯然《意見》成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國家頂層設計方案,為下一步國企改革的方向與路徑定調,也對酒行業正在著手的國企改革產生直接的影響。
事實上,企業改制有利于釋放企業活力,通過綁定管理層利益,采取員工持股,引入戰投和優秀經銷商入股的方式,激發管理層及員工積極性,這些為行業成功案例。
在20年前,老國企酒五糧液除了改革營銷體制,其啟動的“瘦身運動”成為改革的亮點,提出削減38個差的子品牌,對發展好的品牌重點支持。直到2015年8月,五糧液的國企“混改”靴子落地,從上至下推進公司改革,減持股份公司股權,并采取引入戰略投資、員工持股、薪酬體制改革等措施。
同樣,瀘州老窖的國企改革方向也在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方面取得成效。貴州茅臺的國企改革也備受注目,其子公司全部實現“混改”獨立出去后,股份公司迎來“混改”機會。
一切表明,在彼時白酒行業深陷調整期,國企改革思路的調整無疑有助于自身發展。正是由于行業的調整凸顯了市場快速反應能力的重要性,使得國企思維的酒企在面向市場以求轉變,倒逼行業改革走向提速。同時,國企改革推動白酒業市場化的進程,加強對市場反饋的快速反應,使得國有企業獨大的這一尷尬場面能夠進一步得到改善。
四川省2021年上半年“成績單”出爐,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省地區GDP總量為2.52萬億元,同比增長12.1%,在全國各省份中均排名第6,發展趨勢良好。尤其從行業來看,四川省市值最高的行業為白酒,截至8月初,四川的4家酒類上市公司總市值為12975億元。
正如剛剛成立的成都酒業集團,邛崍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德彰認為,牽頭組建的國有酒企,其目的是要整合成都原酒,系統性地打造成都產區品牌,提升整個成都產區的形象,打造一整套適合成都酒業發展的完備體系。
在今年1月召開的四川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會議會上,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表示,要深入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不斷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四川省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更好發揮國有經濟對治蜀興川事業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
聚焦二:密集“輸血”背后
今年3月12日,山西省財政廳轉接汾酒集團10%股份。變更前,汾酒集團由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100%持股。變更后,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降為90%,新增大股東山西省財政廳持股10%。
同樣,兩天之后,又有白酒企業加入“輸血”地方財政的行列。
3月15日,古井貢酒發布公告稱,亳州市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持有的古井集團6%股權劃轉至安徽省財政廳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已經辦理完畢。這意味著,古井集團6%國有股權劃轉完成,以充實社保基金被無償劃轉至安徽省財政廳。而早在2019年3月,古井貢酒發布公告稱,亳州國資公司正式成為古井貢酒間接控股股東。截至2021年8月5日,古井貢酒報收236.0元/股,總市值1188.50億元。
在2019年國企改革出臺的《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實操方案”中,明確提出用制定出臺出資人代表機構監管權力責任清單的方式,厘清哪些事將由國資委、財政部等出資人代表機構管,哪些事將由企業自己管。
仔細觀察發現,各地國企密集轉讓國有股權,與此前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決策部署有關。早在2017年11月,國務院印發的《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中,中央和地方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于2019年全面推開,白酒企業則成為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梳理發現,自2019年以來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古井貢酒、老白干等白酒上市企業,頻頻通過無償劃轉國有股權輸血地方財政。而國資企業收購酒廠的動力不僅在于培養稅源,還拉動上下游產業鏈。
2019年以來,通過無償劃轉國有股權“輸血”地方財政,貴州茅臺是其中的典型。2019年底和2020年底,茅臺集團兩度向貴州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無償劃轉貴州茅臺共計8%的股份。
公告顯示,瀘州老窖實控人瀘州市國資委擬將所持11.1193萬股瀘州老窖國有股(占瀘州市國資委所持瀘州老窖股份的10%,占瀘州老窖總股本的0.008%),及所持公司控股股東老窖集團10%股權、所持老窖集團一致行動人興瀘集團10%股權無償劃轉給四川省財政廳,由四川省財政廳代社保基金持有。截至2021年8月5日,瀘州老窖報收176.62元/股,總市值2587億元。
五糧液的控股股東也向四川省財政廳“輸了血”,公告稱,宜賓市國資委將持有宜賓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宜賓國資公司)10%的股權無償劃轉至四川省財政廳,這意味著,劃轉完成后,宜賓國資委、四川省財政廳分別持有宜賓國資公司90%、10%的股權。通過宜賓國資公司和五糧液集團,合計持有五糧液54.84%的股權,宜賓市國資委為五糧液的實際控制人。截至目前8月5日收盤,五糧液報227.17元287.70元/股,總市值8818億元。
作為河北省唯一一家上市酒企老白干,去年發布公告稱,公司實控人衡水市財政局將其通過衡水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老白干集團國有股權的10%無償劃轉給河北省財政廳。老白干集團為老白干酒控股股東,持股老白干酒25.63%。截至目前8月5日,老白干報收21.31元/股,總市值191.21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重要的本地稅收來源,酒企在本地金融體系中承擔著重要的杠桿作用,擁有國資背景的酒企輸血地方財政,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也是換取政府繼續支持的方式。且相對其他國企,白酒企業投資回報較為快速,更有利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增強當地財政實力。同時,白酒行業保值性投資的收益比較高,以及白酒產業穩定而長期的高盈利能力。
在刺激消費的背景下,當前白酒行業盈利快速增長勢頭盡顯,與白酒企業相關聯的國有股權價值水漲船高,有利于充實當地社保基金。在資本保值增值方面,白酒企業應該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實現生產收益穩中推進。
聚焦三:資本重組大戲
有著國資身份的川酒集團“入局”酒業不滿四年,其“酒業新秀”已展露鋒芒。2020年實現營收258億元,利稅6億元,其中酒業營收40億元的成績單,構成了川酒矩陣的新一極。
值得一提的是,在川酒集團成立之初,即提出了致力于成為“優質的國優品牌運營商”的戰略。從川酒集團的產業布局顯示,集團與優質名酒展開不同層面的合作,實施“一城一品”區域名酒復興計劃。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借助集團在技術、品牌打造、營銷推廣方面的全產業鏈優勢為好酒品牌賦能,與湖北、河南、山東、西藏、江蘇等省份各政府合作培育優質品牌,讓雄鷹、云邊藏秘、重龍等原有的白酒老品牌完成了原酒板塊的戰略資源整合。尤其與260余家企業通過重資產投入、品牌合作等多種方式抱團共同發展,已構成了支撐川酒集團迅速發展最為重要的底部基礎,以差異化的道路拉近與頭部名酒的距離。
同樣,在收購了金徽酒和舍得酒業之后,復星資本于近日成立了復星復豫酒業發展集團,無疑酒業在復星版圖中的砝碼將持續加重。
復星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郭廣昌的資本布局非常明確,通過“深度產業運營+產業投資”雙輪驅動戰略,完善戰略布局、區域布局、產業布局。業界認為,復興資本對金徽與舍得的酒業布局深思熟慮,在操刀酒業板塊的投資方面,復星系成為白酒賽道的強勢資本,正進一步充實其版圖中的戰略性品牌及產品資源。
事實是,資本幾乎都沒能經受“酒”的誘惑,不管是國資的強勢入局,或是復星、華潤等業外資本大佬的加持,資本垂青的是白酒巨大的成長空間,以及品牌的強勢組合。
值得一提的是,從被收購這天起,金徽酒的股價從18.3元/股一路飆升,2020年內股價漲幅超過了210%,曾最高飆升至56.17元/股,總市值從66億元飆升至205億元,可見郭廣昌在資本市場其受追捧及號召力。截至2021年8月5日,金徽酒收盤價為36.02元,總市值為182.72億元。
另外,電控精英大豪科技也在“豪飲白酒科技”。其當時以將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一輕控股持有的資產管理公司100%股權,并向京泰投資購買其持有的紅星股份45%股份。在停牌公告發布當天,大豪科技漲停瞬間變成了“白酒概念股”,市值達80.48億元。截至2021年8月5日收盤,股價為29.15元/股,總市值為269.9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年初,國家正式放開了對白酒行業的政策限制,使得白酒龍頭企業及部分區域龍頭企業迅速擴能,再次壓縮了原酒企業的生存空間,品牌化是各個產區不得不去面臨的課題。
今年4月,肆拾玖坊也攜手兩大國際資本入局白酒,將獲得過億元的A輪融資額度,且融資估值即達到50億元,此舉意味著加速醬酒品牌在資本市場的登陸進程。
同樣,6月貴州醇、枝江酒業兩家企業與浙商糖酒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酒業品牌與大商的戰略合作,雙方強強聯手將實現三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攜手拓展系列產品區域市場。如今浙商糖酒集團構建了以茅臺、五糧液、劍南春、郎酒、西鳳酒、瀘州老窖等名白酒為主體的品牌體系,市場地位和信譽均在浙江省內名列前茅。
顯然,激烈的市場競爭已讓名酒品牌布局呈現多極化趨勢。
業內人士指出,事實上,在探索這種整合式發展的模式中,各路資本以產區為單位,以整合為模式走的是抱團發展之路,這對于中國白酒的產區建設未來或將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而大型酒業集團的出現,也是白酒行業集中度加強的一個重要表現。
聚焦四:資本“飲酒”深意
2020年12月底,貴州醬酒集團以50億元資本注冊成立,醬酒集團由貴陽產業發展控股集團全資控股,貴陽市國資委間接持股100%。這意味著,貴陽市國資在白酒產業布局也邁出實質性一步。
事實上,國資進入白酒領域進行整合已成為一種趨勢。這也是繼四川省市兩級國有資本的四川發展和綿陽科發、瀘州市國資委旗下瀘州工業投資集團控股的四川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后,又一家由政府牽頭主導的酒業投資集團。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建設數字中國”“互聯網+”“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目標,將推動酒業原糧建設、數字化、國企改革等重要工程取得重要進步,不僅將為酒業“補短板”,更有利于頭部企業擴大發展優勢。
在業界來看,《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為酒業“圈定”了多個潛力市場,成為洞察全年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風向標,也為經濟社會發展定下“基本盤”。在政府的牽頭下,成立酒業投資集團,意在通過并購、收購等方式整合中小酒企。
2021年開年,利好不斷的白酒行業,無疑成為眾多資本長遠布局的重要方向。
年初古井貢酒與明光酒業簽訂合作協議,以自有資金2億元收購安徽明光酒業有限公司60%的股權。這是繼古井貢酒2016年以8.16億元收購黃鶴樓酒業51%股權之后,收購的又一家酒企。這意味著,古井貢酒在擴展省外市場的同時,進一步整合安徽省內資源,加碼大本營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貴州“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機遇中,明確國有資本參與,聯合國有資本打造醬酒產業園提升品牌價值。這也意味著,在宏觀經濟發展指向明顯的背景下,酒業2021年發展的主基調仍將聚焦向高質量轉型,“強分化”趨勢延續。
顯然,資本之年,真金白銀加碼白酒并購潮,產業資本觸角已延伸至當下醬酒熱的貴州。早在2019年1月,由茅臺幫扶指導改造的華都釀酒車間正式竣工投產,其后,作為北京市屬國有企業混改試點的明星企業華都酒業,投資十多億在貴州習水籌建醬酒基地,延續坤沙醬酒工藝。在2020開年,計劃今年沖擊IPO的貴州國臺酒業入主貴州海航懷酒酒業,投資并購國臺酒業、國臺酒莊、國臺懷酒“三駕馬車”蓄力上市。
其實,從2014年起,高瓴資本先后瞄準洋河股份和古井貢,分別掙得11億元、盈利6.2億港幣。同樣,對于央企的中糧,也早進入在全產業鏈的戰略布局中其產業鏈上唯一缺乏的白酒行業,成為茅臺習酒第二大股東。
值得關注的是,資本對酒類流通企業高度關注,與其市場表現密不可分。近年來,包括華致酒行、1919等酒類連鎖領域優質企業,在獲得資本加持后,均在短時間內實現發展提速,酒類流通終端中,超七成煙酒店將走向品牌化、連鎖化。截至2021年8月5日,市值為132.54億元,較上市之初翻倍。
種種跡象表明,各路產業資本在加速“飲酒”。
就在今年5月,融創中國攜手環球佳釀與仁懷市政府簽約規劃3萬噸產能、以“中海洋”為簡稱的某大型企業擬以400億資金在茅臺鎮收購酒廠,家電巨頭中國紅牌集團擬以100億資金在茅臺鎮投資打造醬酒周大福,高瓴資本作為中國頂級的投資機構也進入醬酒賽道。
細觀發現,在酒業的資本市場,還有包括海航、娃哈哈、海銀系、勁牌等在內的業內外知名企業,都紛紛入局酒業,投資總規模早已數百億。尤其資本攪動白酒板塊,股價屢攀新高,白酒指數年度累計漲幅達百分之百以上。
事實證明,白酒行業的趨勢已是“強者越來越強”,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對白酒行業的并購整合在加速,市場正不斷向頭部品牌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