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15:37 瀏覽量:14589 來源:中國經濟網
外表越來越“豪華”,包裝袋比里面的商品還多……市場上部分食品和化妝品企業對產品重“顏值”輕“品質”的過度包裝現象屢禁不止,并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既浪費了資源,又增加了消費者負擔,更對環境造成了污染。9月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近期發布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進行了說明。新標準將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實施。
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副司長陳洪俊指出,商品包裝具有保護商品、美化產品、引導消費、提高商品附加值等作用。目前市場上部分食品和化妝品企業還存在包裝過度、不環保、不節約的情況,表現為包裝層數過多、空隙率過大、成本過高,超出了包裝本身的基本功能。
據研究表明,我國包裝廢棄物約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這些包裝廢棄物中,大部分是過度包裝產生的。陳洪俊表示,商品過度包裝既浪費了資源能源,又增加了消費者負擔,產生的包裝廢棄物更是對環境造成了污染。新標準規定了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和包裝成本要求,以及相應的計算、檢測和判定方法。
陳洪俊介紹,新標準規范了31類食品、16類化妝品的包裝要求。極大地簡化了商品過度包裝的判定方法,消費者只需要查看商品本身的重量或體積,并測量最外層包裝的體積,通過計算就可以初步判定商品是否存在過度包裝問題。同時新標準,嚴格限定了包裝層數要求,食品中的糧食及其加工品不應超過三層包裝,其他食品和化妝品不應超過四層包裝。
新標準將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實施,為企業和市場設置了兩年過渡期。
陳洪俊介紹,考慮到新標準發布后,食品和化妝品生產企業需要根據新標準要求,對產品包裝進行合規性設計,同時需要消納庫存包裝以及待售商品,尤其是化妝品類商品保質期長,流通環節消納周期也相對較長。為避免對生產經營活動造成影響,以及產生新的浪費,在廣泛征求有關產業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意見的基礎上,設置了2年的實施過渡期。
“根據《標準化法》規定,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服務,不得生產、銷售、進口或提供。過渡期后,市場上不允許再生產和銷售不符合新標準的食品和化妝品。因此,我們呼吁企業在過渡期內盡快整改達標。”陳洪俊表示。
消費者在購買食品及化妝品類商品時,該如何快速判斷包裝是否屬于過度包裝?
對此,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副司長魏宏指出,消費者可以通過“一看、二問、三算”,簡單判斷商品是否屬于過度包裝。“一看”,就是要看商品的外包裝是否為豪華包裝,包裝材料是否屬于昂貴的材質;“二問”,就是在不拆開包裝的情況下,問清包裝層數,判斷糧食及其加工品的包裝是否超過了三層,其他類食品及化妝品包裝是否超過了四層;“三算”,就是要測量或估算外包裝的體積,并與允許的最大外包裝體積進行對比,看是否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