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0 09:15 瀏覽量:21547 來源:食品網
酒莊號、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周刊報道
白酒上市公司2021年報,2022年一季度的成績單,可以看出白酒江湖并非風平浪靜,特別是50億腰部之爭,波濤洶涌,暗流涌動。
“茅五”比拼“老大老二”位置沒有變化,“洋瀘汾”爭搶“老三”位置,更是舍得、水井坊、迎駕、老白干、酒鬼酒五家酒企沖刺50億業績,比拼和增速較量的時刻,也是成為50億白酒行業聚集的“二線”生力軍。
這也意味著,白酒江湖爭霸越來越激烈,酒業“頭部七強”正形成影響行業格局的新力量。
雙雄爭鋒 暗中較勁
【雙寡頭格局已定,較勁從未停止。】
2021年8月底,丁雄軍空降貴州茅臺,通過取消拆箱政策、加大投放力度、推出茅臺新產品、重啟電商“i茅臺”平臺、增加直營等改革新政與措施,其掌舵下的茅臺2021年營收突破千億大關,2022年一季度更是殺入五糧液稱霸的千元價格帶。
新帥丁雄軍上任不久,茅臺接連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2021年實現營收1061.9億元,同比增長11.88%;實現凈利潤524.6億元,同比增長12.34%。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收322.96億元,同比增長18.43%;凈利潤172.45億元,同比增長23.58%,超出此前預期的19%。在業內認為,系列酒增長較快主要系茅臺1935貢獻增量收入。
上市僅一個季度,茅臺1935批價已超1300元站穩千元價格帶,增長勢頭不容小覷,而普五批價依舊在千元。很明顯,茅臺入局千元價格帶,首當其沖的便是五糧液。
這也正是丁雄軍提出的,要讓茅臺1935在千元級產品中成為臺柱。2022年初,推動茅臺營銷體制改革疊加布局千元價格帶,系列酒新品茅臺1935填補了茅臺在千元價格帶的空白。
相比茅臺業績提速,五糧液的成績稍遜色:2021年實現營收662.09億元,同比增長15.51%;凈利潤233.77億元,同比增長17.15%。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收275.48億元,同比增長13.3%;凈利潤108.23億元,同比增長16.1%。雖然保持雙位數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
在茅臺入局千元價格帶之際,五糧液集團也于今年2月完成換帥,曾從欽從五糧液集團前董事長李曙光手中接過五糧液掌印。上任僅一個月,五糧液將普五的建議零售價從1399元/瓶上調至1499元/瓶,與飛天茅臺官方指導價看齊。
對于茅臺1935和國窖1573將對五糧液長期業績帶來多大的影響?曾從欽的回應是,“普五在千元價位帶具有明顯的市場領先優勢,我們繼續充分發揮五糧液的品牌優勢、品質優勢、渠道優勢等,不斷強化對高端消費群體的培育,不斷提升顧客的美譽度和忠誠度。”
面對五糧液等酒企提價,飛天茅臺在提價上卻遲遲未見動作?丁雄軍的回應是,“茅臺將進一步理順營銷體制改革、產品帶和價格帶,通過實施一系列改革措施,最終茅臺一定會回歸到商品屬性,茅臺價格會由市場說了算。”
曾從欽在業績會上表示,今年公司在傳統渠道對經典五糧液全面實施配額制,充分體現了經銷權、投放量的稀缺性,市場信心進一步提升。顯然這是對標飛天茅臺的意味,茅臺正是中國酒業采用配額制的集大成者。
早在2020年9月,五糧液推出市場零售定價2899元/瓶的經典五糧液,發力超高端市場。如今拼比之下,五糧液換帥不久便將核心產品的第八代五糧液零售價提高至1499元,與飛天茅臺官方指導價持平,還主動出擊布局2000元價格帶,而這一價格帶正是由飛天茅臺牢牢占據。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經典五糧液在定價上比肩飛天茅臺,既是與茅臺在2000元以上價格帶展開競爭,也是為了拉開與其他千元價格帶競品的差距,以此進一步拔高品牌力,但經典五糧液想要真正比肩飛天茅臺,破局還需要時間。
“老三”探花之爭更激烈
【相比“雙雄”較勁,行業老三之爭更激烈?!?/strong>
茅臺、五糧液穩坐前二無可撼動,但“探花之爭”已經是眾多酒企爭奪的目標。
洋河股份雖穩坐“老三”的位置多年,但瀘州老窖和山西汾酒兩家酒廠換帥之后挑戰,二者喊出“十四五”末期完成該目標并擠入行業前三的口號,追趕勢頭不容小覷,已成為了白酒行業的一個熱點話題。
“探花挑戰者”瀘州老窖2021年邁進200億元白酒俱樂部行列,實現營業收入206.42億元,同比增長23.96%。雖然營收規模不及的洋河股份的253.5億元,但79.56億元的凈利潤已實現反超,超過洋河的75億元。其中以國窖1573為代表的中高端酒收入規模已達184億元,具備與洋河掰手腕的全面實力。
同樣,山西汾酒更是高歌猛進增長迅猛,是白酒老三的最大競爭者,其2021年營收雖不及瀘州老窖,但2021年營收增長42.75%獲得199.7億元營收,距200億元僅一步之遙。
自2021年12月下旬袁清茂掌舵山西汾酒后,2022年一季度山西汾酒營收105.3億,已達到上年全年的一半。凈利潤37.10億,同比增長70.03%,營收與凈利潤均反超瀘州老窖,與洋河股份的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
可見,在瀘州老窖與山西汾酒追趕下,位居老三位置的洋河壓力不小。
2021年初,洋河股份迎來新的掌門人張聯東,其在2021年5月召開的2020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中稱,洋河股份十四五期間將保持持續穩健增長,有信心、有決心繼續保持行業前三的位置。
張聯東上任之后,改革大刀闊斧,調整組織架構、推動股權激勵計劃落地、產品升級換代、打造洋河增長新曲線,開啟洋河股份“二次創業”,其交出的成績單也超出市場預期,洋河股份已恢復增長勢頭,穩住了行業前三的位置。
換帥以后,洋河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最大的看點就是“速度回歸”,從2021年一季度增長13.51%,到上半年增長15.75%,再到三季度增長16%,全年增長20.14%,洋河股份一路上揚的營收增幅頗為亮眼。
再從洋河股份交出的2022年一季報來看,實現營業收入130.26億元,同比增長23.82%;凈利潤49.85億元,同比增長29.07%,營收規模和凈利潤均高于山西汾酒和瀘州老窖。
但梳理發現,競逐探花之位,經歷幾年高速追趕后及疫情之下,三大酒廠亦有各自隱憂。
洋河千元以上的高端產品雖有夢之藍M9、夢之藍·手工班、雙鉤的頭牌蘇酒,但都沒有真正起量,就連張聯東也坦言,“洋河股份的業績中包攬大頭的依然是中端產品,真正的高端線沒有市場話語權。”洋河股份表示,今年經營目標是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5%以上,洋河股份在千元價格帶的競爭力仍待增強。
瀘州老窖表示,降低2022年的經營目標,力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不低于15%。瀘州老窖雖在高端市場地位穩固,卻過度依賴漲價而今年一季度已掉隊。
山西汾酒表示,力爭營業收入較上年度增長25%左右,袁清茂曾用“不進則退,慢之則亡”八個字形容汾酒處境,當下的汾酒仍缺乏全國性超級大單品,全國化也面臨考驗。
值得關注的是,4月29日洋河股份以159.06元的股價漲停收盤,總市值2397億元。但較去年初265.6元/股的最高點,跌幅仍超過40%。
反觀瀘州老窖和山西汾酒,截至4月29日收盤,兩家公司總市值分別為3101億元和3319億元,股價分別為210.73元/股和272元/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持有洋、汾、瀘三家公司股份的基金數量,分別為139家、303家和493家。
在業內看來,2022年一季度競賽落幕,除了營收規模和凈利的數字外,可以說,洋河、瀘州老窖、汾酒三個企業旗鼓相當,將進入各美其美的300億層級的“探花”時代,未來白酒探花的競逐是一場持久戰,誰能最終勝出,三家酒廠的較量才剛開始。
“50億+”時代掘金高端
【白酒陣營比拼,“50億”名單越來越清晰?!?/strong>
從2021年上市公司營收排名來看,茅、五、洋、瀘、汾、牛、古占據“頭部七強”,除了今世緣與口子窖已步入50億陣營外,緊跟其后的是舍得酒業、水井坊、迎駕貢酒、老白干酒、酒鬼酒五家種子選手。
舍得49.69億元,增長83.8%;水井坊46.32億元,增長54.10%;迎駕45.77億元,32.56%的增幅;老白干40.27億元,11.93%的增幅;酒鬼酒34.14億元, 86.97%的增幅。
從整個2021年可見,19家上市企業在總營收板塊為3056億元,凈利潤板塊達1084億元,均創近年來新高。同樣,2022年短短一季度勁銷首超千億,18家上市酒企(除牛欄山外)合計1088.89億元,凈利潤合計448.01億元,平均凈利潤率高達28.82%,實現五年來新高。
貴州茅臺與五糧液依然是不可撼動的第一梯隊,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三家是輪番搶占“白酒第三”的第二梯隊,五家營收共占據上市白酒企業82%的營收和88%的凈利潤。
值得關注的是,白酒行業盈利能力再度成為業內外關注熱點,除了已穩步買入50億門檻“第三梯隊”的古井貢酒和口子窖酒外,舍得酒業、水井坊、迎駕貢酒、老白干酒、酒鬼酒五家企業正奮力沖刺50億業績。
從2019年接近50億,到2020年突破50億,再到2021年的64.06億,今世緣率先突破50億大關成為“第三梯隊”領跑者。其中2021年中高端以上產品營收占比超90%,以國緣為代表的“特A+類”產品實現營收41.65億元,同時,今世緣在省內繼續突破,省外市場破局增速超過36%。
同樣,2021年口子窖營收突破50億,實現營收50.29億元,作為兼香型白酒代,翻看其年報業績顯示,高檔白酒收入47.77億元,同比增長24.5%,高檔產品量價齊升,成為拉動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
緊跟破局50億大關其后的是舍得酒業,2021年舍得酒業實現營收49.69億元,同比83.8%的增長強勁逼近50億,超越水井坊的46.32億元營收,成為上市公司中川酒的“老三”。一方面聚焦中高端白酒市場,實現的銷售收入38.74億元,同比增長81.94%,并持續擴大高端份額,布局千元以上超高端市場。另一方面雙品牌、老酒戰略驅動,加快品牌的全國化布局。同樣2022年第一季度取得“開門紅”,營收18.8億元,凈利潤5.3億元,同比增長83.25%和75.75%,雙雙創下單季度業績新高。
同時,水井坊和迎駕貢酒兩家酒企今年闖關近在咫尺,分別以46.32億元、45.77億元的業績距離50億大關只差“臨門一腳”。
迎駕貢酒的洞藏系列高增長為其業績增長起到了關鍵作用,省外市場營收15.71億,占比為36.50%,展示了中高端和省外市場雙拓進的力量與干勁。
相比而言,水井坊依靠的是產品升級創新、品牌高端化、營銷突破三大策略,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2022 年預計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5%左右,營收50億穩操勝券。水井坊發力高端化,其中臻釀八號、水井坊井臺、水井坊典藏高檔酒實現營收45.19億元,大幅增長54.33%。
值得注意的是,老白干酒和酒鬼酒也分別以40.27億元、34.14億元距離50億在10-15億左右,近年來兩家酒企展現強勢增長勢頭,以位居省酒龍頭位置及獨特香型優勢和全國市場布局等優勢,今年進軍50億并非不可能,甚至可能超預期。
2021年,老白干酒主營業務毛利率提升至65.5%,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及成本控制,高檔酒占比、產品毛利率穩步提升。其中,高檔酒產品銷售收入18.78億元,同比增長15.58%。
同樣,酒鬼酒繼續在深化全國布局中,其全國專賣店增至590家,同比增長134%,直接帶動酒鬼內參高端產品當年實現銷售收入10.34億元,同比增長80.71%,占總體營收比重的30.29%。
總的來看,50億陣營的背后,要么是中高端大單品支撐有強度,擁有“名酒”品牌加持,要么是省外市場破局有力度,具備充分競爭優勢,甚至兩者得兼,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領先、有較好的利潤表現、發展動能已升級重塑。
在業內看來,50億+酒企正形成強勢的腰部力量,這意味著進入50億+后并不是簡簡單單的數字,更多的是品牌價值的進一步提升,未來在白酒行業競爭優勢更加明顯,更接近百億成為強勢白酒品牌,在品牌價值和全國化進程中優勢更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