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1 15:42 瀏覽量:23191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 2022中國(湖南)—非洲國家漁業暨水產品推介對接會日前在長沙舉行。本次活動以“共商漁業合作,共享發展平臺”為主題,聚焦中非漁業合作發展,搭建中非漁業的對接交流平臺,務實推動漁業產業鏈和企業發展。
非洲漁業資源豐富,但水產養殖與加工技術相對落后,中國對優質水產品的需求正不斷增長,如何讓雙方的資源、技術與市場“無縫”對接?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劉少軍指出,我國是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水產品總量已連續3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水產養殖產量占全世界的2/3,水產捕撈量占全世界的12%。2020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為6549萬噸,漁業產值為13517億元。漁業作為過萬億元的大產業,為保障我國消費者動物蛋白供應、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非洲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占全洲面積95%,且有尼羅河、剛果河、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等水域資源,具有發展漁業特別是水產種業的自然基礎。我們可以基于非洲各國的漁業資源優勢,通過優質水產品種的改良推廣、養殖及加工基地建設、企業建設、市場建設等方式,促進科技攻關、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和協同創新,推動中非雙方在漁業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劉少軍表示。
勁仔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勁松表示,肯尼亞項目是勁仔食品積極踐行“一帶一路”的戰略部署和重大決策而開展的跨境對外投資業務。該項目正式投產后,將保障公司80%以上的原料供應和預計超3億元的年進口貿易額。華文肯尼亞的主營業務是鮮魚初加工,依托肯尼亞良好的海域環境和豐富的鳀魚資源,公司組織當地漁民進行鮮魚捕撈,集中采購鮮魚,從而加工成魚干,并出口到中國。
此外,在簽約儀式上,湖南湘非漁業有限公司與湖南中遠四海科貿有限公司就岳陽中非工貿產業園中部遠洋漁業基地項目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水產舟山海洋漁業有限公司、非中合作與發展投資協會分別與紅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入駐協議等。
(卜嵐)
上一篇:出口轉內銷 “國鰻崛起” 回游國人餐桌
下一篇:北戴河站完成春季牙鲆魚卵生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