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6 09:25 瀏覽量:18798 來源:食品網
當我們在中國古代文學寶庫中流連忘返的時候,仿佛聞到一陣陣幽幽的酒香從作品中撲鼻而來,使我們更加陶醉。酒與我國古代文學創作有著密切的關系。從最早的文學作品《詩經》開始,直到震驚世界的文學巨著《紅樓夢》,三千多年的諸多文學著作中,幾乎都離不開酒的印記。
“李白斗酒詩百篇”。唐代大詩人杜甫這一膾炙人口的詩句,形象地道出了酒與創作的關系。自古詩酒相連,酒助詩興而詩意更濃。古代詩人都與酒有不解之緣。
宋代唐廋“溫酒澆枯腸,戢戢生小詩”,蘇東坡的“府仰各有態,得酒詩自成”,晏殊的“一曲新詞酒一杯”等,都說明了酒與詩人創作密切關聯。正如清人宋大樽在“茗香詩論”中所說“宜言飲酒者莫如詩。飲,詩人之通趣矣”。
中國詩歌的大盛時期當屬唐代,而這一時期的大詩人象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劉禹錫、柳宗元、孟浩然、王昌齡、賀之章、皮日休、元稹、王翰……沒有一人不飲酒,沒有一人詩中不寫酒。
有人說“白樂天(白居易)多樂詩,二千八百首,飲酒者八百首”,如他的名篇《琵琶行》,就是醉中所作。詩中直接提到酒的就有五處之多。
據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一書中統計,李白現存詩文1050首,與酒有關的170首,占總數的16%左右。杜甫現存詩文1400多首,與酒有關的占21%。而在《唐詩三百首》中,明確提到酒的詩有46首,占15%強。以上這些都說明,詩人都喜歡飲酒,酒能刺激詩人產生創作靈感,迸發詩興,寫出更多絢麗的詩章。
不僅唐代詩人喜歡飲酒,宋代文人更為嗜酒,宋代詩詞散文中幾乎離不開一個“醉”字。據筆者從巴蜀書社1989年出版的《唐詩宋詞三百首》一書的統計:宋詞300首,提到酒的竟有128首,占42%。大大高于唐詩300首中寫酒的比例。其中,選了晏殊的詞10首,寫到酒的有6首,柳永的13首,寫到酒的有7首。值得一提的是女詩人李清照,宋詞中選了她的詞有5首,竟然篇篇有酒。
唐宋以后,元、明、清歷代文人與酒也有著不解之緣。這在元曲,明清傳奇小說中隨處可見。在我國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中,都有許多地方對酒都有精彩的描寫。尤其是列于世界文學巨著之林的《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更是嗜酒如命,并自號“燕市酒徒”,常常弄到“舉家食粥酒常賒”的地步。他不但喜歡飲酒,而且會釀酒,對酒的知識十分豐富。在《紅樓夢》中對酒的描寫很多,并且相當精彩。如果曹雪芹不會飲酒,盡管也可能寫出《紅樓夢》,但書中很多生動的情節,詩詞歌賦就會大大遜色的,其藝術價值就不一定有這樣高了。
為什么許多文人學士都喜歡飲酒,喜歡在飲“醉”后吟詩作文?酒能使人精神亢奮,才思敏捷,達到“神與物游”,“物我兩忘”的境界。表現在吟詩為文上則想象豐富,構思奇特,內容充實,思想深刻。因而使文章或詩篇絢麗多彩,膾炙人口。
以上史實表明,對于某些作家、詩人文人來說,適量飲酒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于進入創作的最佳狀態。陸游的“我詩欲成醉墨翻”、蘇東坡的"得酒詩自成",晏殊的"一曲新詞酒一杯"等,實際上是創作靈感的同義語。
由此可見,酒在中國文學創作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中國文學浸潤著中國酒,難怪在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散發出一陣陣幽幽的酒香。
(文/崔利:原郎酒有限責任公司副總、郎酒廠副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