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7 12:40 瀏覽量:17592 來源:中國食品網
鄉風文明是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推動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做深做實的重要抓手,近年來,為推動農村地區精神文明建設,筠連縣巡司鎮積極探索形成“建、講、演”提升群眾“精氣神”,真正讓鄉風文明在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中開出幸福花。
突出陣地建設,推動群眾文化活動平臺現代化。巡司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創建,提升農村文化活動、科技知識及學習教育陣地服務群眾多樣性。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挖掘當地特色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家庭等系列評選活動。
“我基本上每天都會來這里看一個小時的書,回家后還會把我看到的知識給老伴分享。”自巡司村圖書閱覽室建設完成后,看書成了村里75歲老人李少銀,每天都要完成的事情,李少銀老人表示,圖書閱覽室的書目齊全,不僅有很多名著,還有近期的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書目,讀書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有意義。
突出理論宣講,推動群眾思想緊跟時代潮流。巡司鎮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惠農政策宣傳力度,編印惠農政策法規小冊子,發放到村社群眾,組成宣講工作小組,進村入戶群眾面對面講解惠農政策。深入推進農村普法工作,提升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廣泛開展實用技術、職業技能培訓,跟蹤解決農民生產實際問題。
“面向群眾的理論宣講通俗易懂,給我們村民帶來了新的視野,我們村干部也從中受益匪淺。”銀星村總支書記張光亮表示,村民群眾對于惠農政策、技能培訓都很感興趣,每次宣講和培訓活動現場都坐滿人,村干部也會參與學習,大家都希望能夠多舉辦一些這樣的活動。
突出文化匯演,推動群眾精神文明活動多樣化。巡司鎮以“因地制宜,盤活資源,整合提升,規范服務”為原則,在各中心村率先組建文藝隊,打造村民“共同參與、共同創造、共同分享”的公共文化供給新模式。打造品牌節目類型,邀請聯系文藝專業人員對各村文藝隊進行專項培訓,確保演出內容積極向上、演出節目有特色、演出質量有保障。
“我們希望舉辦各種精彩的文藝表演活動,策劃有特色的節目,給村民群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巡司鎮黨委委員郝露萍表示,各村有一些有才藝的人,都希望能有表演的舞臺,政府為他們搭建平臺,讓他們能發揮特長,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群眾日漸提高的精神需求,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做到“接地氣”“暖人心”。(付恩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