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4 11:26 瀏覽量:26581 來源:經濟日報
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方便面行業企穩回暖,銷量增長4.5%,銷售額增長8.6%,實現雙增長。從前幾年增速放緩被外界唱衰,到如今的再次崛起。在業內看來,新一輪的消費升級,呈現消費分層中的多元化立體結構,方便面行業將原有扁平化的產品線和價格帶拉長、加寬。中國方便面產業正在從低價競爭,向產品健康化、營養化發展轉型,在全面提質的同時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方便面2.0時代”。
消費升級 不可逆轉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8%,環比增長1.4%,繼續保持平穩態勢,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積累增多;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速為6.7%,上半年同比增速維持在6.8%。這表明,供給側改革的深化推進正在不斷激發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在中國經濟保持穩速增長的背景下,產業結構革新的同時新興產業不斷出現,內需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持續推動消費者消費意愿的提升。
2008-2017年,中國食品工業與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成長圖——內需市場活躍
數據來源: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在中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消費者信心持續走強。尼爾森發布的2018年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顯示,第一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創10年來新高,達115點,較上季度增長1個點;二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13點,仍保持高位。尼爾森消費者信心指數衡量消費者對于就業前景、個人財政以及消費意愿三個方面。消費者信心指數高于100則為積極,反之則為消極。這一數據表明,隨著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整體運行平穩,在中國經濟發展呈現出穩中求進、進中育新的態勢下,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穩步提升。
從長期來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商品和服務供給體系逐步升級,消費結構必然相應改善,消費升級是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滿足美好生活需求的“消費升級”,成為了未來的一個主旋律。在全球經濟形勢趨于復雜的環境下,中國經濟的新韌性依然穩固。中國經濟的結構和生產效率穩步優化,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不斷開拓新的增長空間,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而消費變化反映的是總體消費水平和發展趨勢,把個別商品的熱銷作為判斷消費降級或升級的依據,所謂“方便面、榨菜銷量激增代表消費降級”的說法是不科學、不嚴謹的。
隨著國人的消費偏好向個性化、高端化、品牌化逐步改變,傳統制造業被撕出了一道供給與需求錯位造成的巨大缺口,這道缺口就是一片新藍海。那么,就方便面而言,在中國消費市場整體升級趨勢下如何順勢而為,最大程度撬動價、量雙引擎,實現方便面品類的可持續發展?
內生動力 轉型升級
自1958年安藤百福先生發明第一包方便面至今,方便面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個全球的主食產業及龐大的產業集群,2017年在全球形成1000億包的產量,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方便面市場。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方便面行業銷量增長4.5%,銷售額增長8.6%,量價齊升,增長提速。中國方便面行業呈現出積極、穩健的增長態勢。
2017.7-2018.6各類方便面銷量和銷售額的增速(%)對比
數據來源: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方便面五大龍頭,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白象、日清,占據市場份額85%以上,今年的表現都可圈可點。以創新為突破點的行業轉型升級得到了市場的認可。8月初,統一企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統一方便面業務收入達41.5億元,同比增長8.0%。財報指出,定位中高價位“生活面”主力的“湯達人”上半年保持雙位數高增長,帶動方便面產品結構轉型;創新推出的“藤嬌”以藤椒的獨特清香和濃郁麻味,帶來創新混搭鮮麻口感,擴大了方便面的疆域。高端面踐行統一“生活面”的愿景。此外,統一已在10月12日推出生活料理新品“開小灶”,以“除了外賣,還有開小灶”為品牌口號,致力從外賣產業“分一塊蛋糕”,將不健康外賣擠出餐桌;8月27日,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面業務營收111.34億元,同比增長8.4%。康師傅近年全面升級了方便面品類,不斷鞏固高價面、發展高端面以順應消費升級和消費者的健康化需求,加強豚骨、金湯、胡椒等熬制高湯產品的曝光度,獲得市場青睞。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康師傅正式加入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陣營。代表最嚴苛質量和安全保障的航天品質和航天精神,將成為康師傅作為民族品牌在下一個25年歷程中追求的品牌新主張。同時,康師傅基于在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方面多年累積的經驗和優勢,將助力航天科普的發展。
創新增值 布局高端
如今的消費品市場,日臻成熟的中國消費者對于高端產品的要求不斷提高。從原料,功效到外觀、客戶體驗,廠商如果要贏得高端市場,就必須做到面面俱到。尼爾森研究發現,超過半數消費者認為高端產品需要俱備“高品質的原材料”( 53%)和 “卓越的功能”(51%),另外接近五成消費者對于“超群的設計”有一定需求。
行業銷量的企穩回暖背后,是方便面企業全面發力、布局高端的創新產品。今年9月的方便食品大會公布了2018年方便面創新特點:整體上顯示營養美味、價值提升、回歸廚房風味的趨勢愈加鮮明,減油、降鹽、美味三大亮點正為2017-2018年行業創新注入營養、健康的內涵。
首先,將“地方小吃”實現傳統食品工業化,成為方便食品行業創新發展的又一方向。各種盡顯異域風情和地方特色的經典風味,在方便面領域紛紛呈現。例如康師傅結合廣東區域的傳統飲食習慣,打造了區域特色的濃湯煲湯產品枸杞胡椒豬肚煲雞面,以及清湯煲湯產品蟲草花人參燉雞面。而日清的一風堂杯面,還原日本人氣拉面店“一風堂”的豚骨美味,滿足消費者對真正日式拉面的期待。在提升了產品的特色風味的同時,賦予產品更多健康營養的理念。
此外,以營養健康為本,產品回歸傳統與天然,也成為方便面產品的又一趨勢。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關鍵時期,方便食品行業順勢而為,不斷推出兼具營養與美味的創新產品,最大程度減少“工業味兒”,使產品回歸傳統與天然。例如今麥郎的非油炸、蒸煮工藝的“面館面”,從傳統家庭蒸饅頭、煮面條中受到啟發,經過反復試驗,創造出了非油炸蒸煮工藝方便面——“速食面館面”,最大程度的保留了中國傳統煮面條的口感與營養。而白象的大骨面,將方便面與傳統的滋補品骨湯結合,創新了骨類面營養新領域。2018年,白象集團與浙江工商大學對骨湯的成果研究,有了重大理論突破,對以骨湯為基料的方便食品制造業形成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同時,消費升級也加速了方便食品市場的細分,為迎合消費群體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方便食品行業開始專注于特定人群的產品研發,并且在產品創新中多方位多角度不斷融入時尚元素,豐富產品品類,助推行業轉型升級。如康師傅推出的定位25-35歲年輕粉領的番茄鮮蔬面,以及日清推出的面向年輕女性可以控制熱量的富含食物纖維的合味道產品。
快消品產業的發展極大程度得益于創新產品的研發。中國消費者正引領消費升級的潮流,高質量的新奇產品被消費者所推崇。而在中國乃至全球,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在購買時將目光投向產品的便捷性,而這也為方便食品、速食半成品、外帶等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紅利。相較外賣,在食品安全方面優越性非常明顯的方便面,作為面食工業化的優秀代表,擁有著更為廣闊的前景。(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