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3 15:19 瀏覽量:23897 來源:中國食品網
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位于川南,自隋朝建縣至今已有1435年歷史,沿用原縣名一直至今。縣境內擁有嘉陽蒸汽小火車、嘉陽桫欏湖、新民溫泉、羅城古鎮船型街等豐富的文旅資源。近年來,犍為縣委、縣政府按照“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促融合”思路,持續推進花、茶、姜、果、竹等特色產業發展,成功創建國家茶葉綜合標準化示范區、四川省知名品牌示范區,犍為先后榮獲中國茉莉之鄉、中國茶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茉莉茶之都、四川十強綠色有機產業示范縣等稱號。今年,犍為又被列為四川省首批鄉村振興規劃試點縣。
實施鄉村振興農旅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推動城鄉一體化的重大戰略。近年來,犍為縣委、縣政府圍繞“產業興旺”要求,以“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促融合”為重點,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著力打造河東現代農業發展,以建基地、創品牌、精品農旅環線,促進全縣農業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規劃建設特色產業帶。形成以花、茶、姜、果、竹等特色產業為主導的“六大特色產業帶”。即高標準茉莉花、茶產業帶,現代林竹產業帶,優質蔬菜產業帶,優質水果產業帶,中藥材產業帶,標準化規模養殖和特色水產養殖產業帶。
堅持全產業鏈發展。圍繞優質特色產業,開發茉莉花、茶下游產品,做強茉莉茶、林竹加工等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培育發展蔬菜、水果、水產、畜禽等加工企業,全力延伸產業鏈。目前,犍為縣已建成茶葉、茉莉花加工企業46戶,年加工茉莉花茶1.6萬噸、鮮花2.3萬噸,形成了茉莉花、茶葉生產加工營銷產業鏈;依托玖龍紙業、鳳生紙業等林漿紙龍頭企業,構建起了“林竹資源—制漿—生活用紙原紙—高檔生活用紙”林漿紙一體化全產業鏈;通過生姜專業合作社、生姜種植協會等新型經營主體,形成了鮮銷菜姜,干姜、姜黃加工,統一銷售的“產、加、銷”的生產體系。
推動農業與旅游融合發展。依托縣內萬畝茉莉花、萬畝柑橘等特色產業基地和文化旅游資源,積極對接大企業、大集團,建設農旅融合大項目。目前,總投資60億元的四川犍為世界茉莉花都開工建設,與川投集團合作打造的嘉陽桫欏湖5A級旅游景區加快推進。同時,持續舉辦茉莉花藝術節、柑橘采摘節等本土節會,進一步擴大特色產品知名度,提升銷量、促進增收。
打造橘子小鎮 作文化旅游特色示范區
打造中國橘子小鎮是犍為縣委、縣政府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旅融合為抓手,推進鄉村經濟發展所形成的探索與實踐。據了解,金石井鎮現有春見、沃柑、塔羅科血橙、愛媛38號等柑橘品種10余個,規模2.3萬畝,年產量達5000萬斤。另外,在金石井鎮的帶動下,周邊鄉鎮種植柑橘約5萬畝,產量約1億斤。
金石井鎮歷史文化厚重,境內有豐富的戰國、古蜀國、三國、唐宋、明清文化遺存,也是古之冶官縣遺址所在地。據文獻記載,古蜀國杜宇王朝的杜宇部落以杜鵑鳥為族徽。3000年前,金石井一帶已經是人煙輻輳之地。據古代圖籍《廣志》(公元前300年)記載:“柑有21種,有成都平蒂柑、大如升、色蒼黃,犍為、南安出好黃柑”,真實史料印證,金石井鎮柑橘種植歷史已有2000多年。
金石井鎮在創新實踐中,以“農旅融合、文旅融合打造產業優勢提升價值”為著力點,聚焦多方力量打造集農業、觀光、旅游、科普、采摘為一體的柑橘文化旅游基地,并通過連續舉辦柑橘賞花節、采摘節、旅游文化節等活動,錄制《犍為姑娘》《橘子姑娘》《橘子情緣》《茉莉花之戀》《那年橘子紅時》等原創歌曲、MV和微電影,有力地宣傳了犍為和金石井的文化內涵,叫響了中國橘子小鎮品牌,提高了犍為金石井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有力地推動了犍為縣“農旅融合、全域旅游”發展戰略。
下一步,金石井鎮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打造“中國橘子小鎮”目標,正在制定《金石井鎮鄉村振興概念性規劃(2018—2028)》,圍繞金橘、金蟬、金雞、金豬、金桃“五朵金花”發展思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柑橘產業主導下特色產業百花齊放的發展格局。 (葉青)
上一篇:瀘州老窖:傳承宗師精神致敬國釀匠心
下一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創優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