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3 09:44 瀏覽量:30164 來源:經濟日報
細數2018年的外賣行業大事件,百度外賣更名餓了么星選算是其中之一。在外賣行業從“跑馬圈地”轉向存量發展時代的背景下,對于餓了么星選而言,不僅是餓了么參與市場競爭的利器,更是在被注入阿里基因后,服務和賦能商戶的重要抓手。
餓了么副總裁、星選負責人王景峰接受記者采訪。來源:餓了么提供
2018年10月12日,阿里宣布將餓了么與口碑整合成新的本地生活服務公司。3天后,餓了么宣布將2017年8月收購的百度外賣升級為“餓了么星選”。對于過去的三個月的表現,餓了么副總裁、星選負責人王景峰介紹稱,從10月15日宣布上線至今,餓了么星選已經進入全國38城,其中杭州和南京的日均單量增長超過了60%,無錫地區總交易額1月份環比增長300%。第一批上線城市中廣州的商戶數量增長了2.7倍。
賦能餐企 讓餐飲500強成為外賣500強
現在外賣的500強和餐飲的500強其實重合度是非常低的,很多優質的大牌的餐飲企業其實它外賣做得并不好。王景峰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怎么樣去賦能這些商家,讓它更好的把外賣這條業務做好。不僅僅是營銷的行為,是需要供需兩端都進行數字化和體驗的提升。
在他看來,外賣不再是一個新鮮事物,市場增長的放緩也在說明一個問題:產業升級的時候到了。“對于星選而言,要趁著這個時間點切入進去,幫助商家賦能”。
王景峰舉例稱,消費者在線上線下消費都可以享受到作為旺順閣會員的福利。在線上消費,可以憑借外賣封口貼“集字”活動,到線下門店對換特價菜品。同樣,在線下消費時也可以在結賬后活動線上消費紅包。另外,對于局氣這類的京味正餐企業,很多菜品并不適合外賣外送以及單人消費,餓了么幫其進行了菜品改革,推出小份菜和單人套餐。王景峰表示,經過餓了么星選以及調動整個阿里集團的資源改造后的餐飲商戶,基本上都有40%-50%的增長。
對餓了么星選等于高端的形容,王景峰并不認同。在他看來,品牌的定位更側重于品質。公司并非要將品質商戶作為細分群體培養,而是希望通過數字化賦能商戶,提升消費者體驗。以現有星選囊括的餐飲商戶為例,既有大而全的正餐,也有小而美的快餐。“如果一個黃燜雞米飯想成為有態度的黃燜雞米飯,我們也會賦能他,讓他的品質更好”,在王景峰看來,未來所有的消費模式,到最后是你怎么樣把它做得更極致。以外賣為例,就是要做的更精細,比如說米線的和蓋澆飯的包裝是完全不一樣的。當精細化做的足夠深入,就意味著可以賦能了整個行業各種各樣場景的訴求。
不提費率 砸錢圈出高端市場無意義
對于餓了么星選的本質,其中有著濃濃的阿里味道。在2007年便進入阿里的王景峰看來,與做電商的心態一樣,“服務中小企業,讓更多小而美的企業生長出來”。至于去做一個壟斷者,這不是餓了么星選希望做的事。
王景峰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如果公司的目標是做一個高端的細分外賣市場,把高端餐飲商戶和對應用戶的用戶“圈”在一起,那只要砸錢就可以了。
對于現階段餐飲商戶的幫助,一個是賦能,一個是讓利。對于中小商戶而言,傭金的改變可關乎其后續生存。而對于大商戶而言,如何通過數字化方式,改變其原有的經營體系更為重要。
王景峰強調稱,對于餐飲500強而言,堂食的生意已經可以滿足自身,僅靠補貼刺激其加入到外賣的辦法已經沒有效果,只有通過數字化升級來改造它才是長遠發展。另外,在完成數字化改造后的餐飲企業,餓了么也并不設立合作門檻或排他協議,最終希望依靠賦能和服務贏得客戶的信賴。
以備受關注的星巴克和餓了么合作一事為例,從包裝設計,到門店安排的專門咖啡師以及訂單分配等,二者進行了深度的合作。王景峰介紹稱,“今天點一杯星巴克的時候不需要選門店,所有的東西都是后臺計算出來的,每家門店每個咖啡師在忙還是在排隊,最終計算的時間是最快的一個店的出咖啡的飲品”。
對于近來關注度極高的外賣費率一事,王景峰表示,餓了么希望幫助商戶提升附加值,進而從其多余盈利中獲得利益,而不是單純靠提高費率獲利。公司對于外賣市場的判斷在于,市場仍處于培育階段,過早的收割市場對市場發展極為不利。
王景峰還表示,未來餓了么星選還會在非餐領域、不同消費場景配送方面進行更多探索,以及在現有產品精細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尋求APP的千人千面精準推送以及探索更多落地的定制化服務。(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