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4 09:17 瀏覽量:27394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 4月3日,天空暖陽,清新舒暢。來自全國近30家媒體記者,齊聚成都西南--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探訪這座以“生產、生活、生態”理念高度融合,站位全球標準,聚力打造的生命健康小鎮、創新發展之城。
媒體朋友們一行參觀了高大上的標志性建筑—天府國際生物城文化中心,通過看展板、觀視頻,聽解說,去解讀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建設啟動三周年的成長足跡。參觀生物城孵化園、先導藥業、國藥中生血液制品產業基地,感受機制創新的巨變;漫步于永安湖綠道,條條河濕地公園,聽鳥鳴聞花香賞美景。。。
彎道超車、創新發展新樣板
2016年3月14日,成都高新區管委會、雙流區政府簽署共建合作協議,啟動建設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啟動建設三年,目前已累計招引項目113個,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其中共引進諾獎團隊4個,兩院院士團隊2個,高層次人才團隊43個,創新藥品種13個,國內首仿藥品種27個。
了解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先來看看這些關鍵詞:
區位優勢:國際生物城規劃面積約44平方公里,位于成都市西南,北至武漢路和成昆鐵路貨運外繞線,南至第二繞城高速,西臨牧馬山,東至錦江,緊鄰雙流綜合保稅區,距市中心約30分鐘車程,雙流國際機場約20分鐘車程,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約40分鐘車程。
發展愿景:國際生物城以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生物產業體系、建成世界一流生物產業園區。
生物產業生態圈:四鏈條一社區一體系(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金融鏈,生活宜居國際社區,專業化精準化服務體系)。
四大產業:主攻方向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服務、健康新經濟。
產業細分:生物技術藥物、新型化學藥制劑、現代中(醫)藥、高性能醫療器械、智慧健康+精準醫學、專業外包服務等六大領域。
五大中心功能: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全球新藥研發外包服務交易中心、藥物及醫療器械國際臨床研究服務中心、生物技術藥物全球外包生產中心、四川成都國際醫學中心。
創新實踐區:加快形成面向全球快速整合全球創新資源、服務全球快速轉移轉化全球創新成果、融入全球快速切入全球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的三種能力,努力建設成為全球生物醫藥創新創業人才棲息地、世界級生物醫藥創新與智造之都、國際化的生命健康小鎮、融入全球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的創新實踐區。
看在這里,都發生了什么?
完善功能區專業配套設施:圍繞加快提升功能區生產專業化水平,在22.5萬平方米孵化園產業載體投運、污水處理及分布式能源設施滿足第一批入駐企業入駐需求基礎上,加快冷鏈物流、動物房等生產配套設施建設,推進華西GLP安全性評價及有效性評價、先導新藥篩選等專業平臺建設,引進泰格醫藥四川國際藥物臨床試驗中心、省食藥檢院藥械創新研發服務平臺、火石創造全球企業服務及資源評估交易中心等創新平臺和創新服務主體。
加速功能區生活便利化:圍繞加快提升功能區生活便利化程度,推動公立小學、幼兒園、社區綜合體、派出所及交警中隊辦公點、起步區配套酒店式公寓及商業街主體完工,引進一批品牌星級酒店、咖啡屋、便利店、特色餐飲等商業配套,促進人才公寓、省婦幼保健院開工。按照“景區化、景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生態景觀構建理念,打造完成永安湖森林公園和綠道建設展示段。
生態圈重塑要素競爭力:重點圍繞“4+1+1”生物產業生態圈,提升功能區對高端要素的集聚力和對市場主體的吸引力。出臺成都市首個產業功能區(生態圈)專項政策,推動省政府制定重大新藥創制試點示范支持政策。引進國際靶標與藥物發現學會,啟動組建省市GCP聯盟,整合川大科研資源及華西醫院科研資源,推動成果轉化新模式落地。打造國內首個生物醫藥領域保險超市和專業險種創新基地。
項目建設展示規模效益:蓉生、強新、安特金項目正進行主體施工;聯東U谷、苑東制藥、成都新藥安全性評價中心等項目也已開工。特別是在2018年3月,四川省2018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國際生物城舉行,全省1861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包括國際生物城總投資約56.6億元的11個重點項目。
創新跨市(州)產業協作: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融入全省“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與廣安深入溝通生物醫藥產業合作,于2018年11月助推成都市與廣安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與廣安醫投公司簽署生物醫藥協作研發基地項目合作協議,構建研發設計在成都、轉化生產在市(州)的產業互動模式。
飛鳥展翅-文化中心:生物城文化中心位于生物城起步區深圳路北側,用地面積39.33畝,總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主要功能為:招商、展示、接待、宣傳、小型產品發布、會議等;其中,負一層為:食堂、會議室、設備用房、地下車庫等;一層為:展陳、辦公;二層為:布展;夾層為:咖啡、辦公、會議、洽談區、配套用房等;屋頂為:屋頂景觀,參觀區域等。生物城文化中心提取飛鳥展翅的意向作為建筑平面,寓意生物產業孵化園“筑巢引鳳”。建筑設計遵循環保、通風、高效的原則,整個建筑以豎向線條為主,外立面主要采用玻璃幕墻、陶棍等材料。
條條河-濕地公園:起步區條條河整治及景觀工程作為連接雙流核心區綠道與錦江生態帶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投資為2億元,總占地面積約26萬平米,該項目以“綠道+”的概念,希望打造天府綠道網絡上最美田園濕地,串生物城產業綠道,游條條河田園濕地。
生態綠洲-永安湖:建設目標及特色——尊重自然,功能互補,發揮生態價值。著重強調與政商中心、孵化園生態綠廊、文化中心與永安湖示范段的物理空間聯系及功能互補,形成生物城政商展示環線,也是落地具有生物城特色的生活場景、工作場景示范的體驗環線。
生物城綠地系統占地面積2萬畝;永安湖生態綠心總用地面積6150畝;水域面積319畝;永安湖綠道示范段占地面積805畝;設計出發點;知識+藝術+健康;強調與生物城起步區的空間聯系;營造森林野奢和濱湖野奢風格配套;形成生物城特色工作和生活方式示范。
宜業宜居,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給予世界一個選擇的理由。
互動交流
上一篇:金堂縣市場監管局排查食品安全生產隱患
下一篇:五糧液又漲價了!你會覺得這很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