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8 16:19 瀏覽量:30463 來源: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清明假期,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共接到投訴舉報976件,同比增長18%。其中,餐飲住宿、食品、服裝鞋帽、交通運輸等投訴量居前。
三天期間,涉及餐飲住宿投訴舉報205件,其中餐飲食品162件、餐飲服務19件、住宿服務24件。食品類投訴舉報有118件,兩者合計323件,占投訴舉報總量33%。消費者主要反映的問題包括,餐飲店控煙不力、餐飲食品疑似含異物、食用農產品、肉制品、糕點等品質欠佳、餐飲住宿服務爽約、經營者“打悶包”收費、產品標價和結算不符等。
比如有消費者在網站訂購856元的民宿,入住后發現并沒有達到宣傳的4星級標準。另一位消費者則稱,在咖啡廳消費時被經營者“打悶包”收取1000元。
此外,涉及服裝鞋帽投訴有43件,同比有所增加。消費者主要反映服裝鞋帽質量瑕疵、標簽標識不規范、虛構優惠折價等。涉及交通運輸服務的投訴有38件,主要反映航空、鐵路等客運服務糾紛、共享單車押金難退和售后服務遲延等。比如消費者搭乘航班時行李托運操作失誤,經營者答應補償,卻遲遲不兌現。還有人在線訂購火車票時,被重復收取30元加速包費用。
另外,清明期間的投訴舉報還涉及電梯年檢過期和無年檢標識、汽車遮陽板破損、醫療器械未經注冊或備案、住宅小區和公共停車場涉嫌超標準收費和未公示收費標準等問題。目前,上述投訴舉報已轉至各區市場監管局和消保委協調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