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 14:23 瀏覽量:25117 來源:中國食品網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外賣等網絡訂餐模式已逐漸被廣泛接受,甚至成為廣大上班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有企業設立專人負責公司的網餐訂購事宜。作為新興經濟領域,網絡餐飲發展模式具有典型的互聯網經濟特征,隨之而來的監管問題一直是突出的難點。一方面,由于網絡餐飲屬于新興業態,監管缺乏先例,原本許多在實體經濟領域的監管辦法、經驗并不適用;另一方面,由于其涉及面十分廣泛,降低了行業的準入門檻,導致監管困難。
盡管網絡餐飲監管難度大,但是進一步完善網絡餐飲體系,加強網絡餐飲監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完備性是目前網絡餐飲監管工作的重點內容。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互聯網經濟發展尤為迅速,其面臨的監管問題也較為多發。筆者以江蘇省張家港市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網絡餐飲監管工作機制的建立與完善。
現狀
網絡餐飲監管新規對標實體店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迅猛發展,“互聯網+食品銷售”“互聯網+餐飲服務”等新興業態快速增長,以其信息準確、交易便捷、交易跨地域等特點,備受消費者青睞,但也使網絡食品安全監管面臨著經營主體多、法律關系復雜、地域范圍廣等新問題。央視3·15晚會曾曝光某網餐平臺接入大量無證無照餐館,存在食品安全隱患。該節目指出,網絡訂餐網站上顯示的多中國食品網家平臺實體店鋪與訂餐平臺上的照片不相符。據調查,訂餐平臺上的店面、菜品光鮮亮麗,但實體店面卻混亂狹小,餐廳的廚師甚至直接用牙咬開加工食材。對于監管部門來說,需要監管面廣量大、藏頭露尾的網絡餐飲,勢單力薄,如何做到全面深入監管中國食品網這些網絡餐飲單位成為難題。
2017年9月5日,為加強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規范網絡餐飲服務經營行為,保證餐飲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該管理辦法明確了五項內容:“線上線下一致”原則;平臺和入中國食品網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義務;送餐人員和送餐過程要求;開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測;與地方性法規和其他規章的銜接。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中國食品網行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網絡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具有實體經營門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并按照食品經營許可證載明的主體業態、經營項目從事經營活動,不得超范圍經營。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經營許可證進行審查,保證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經營許可證載明的經營場所等許可信息真實。
問題
網絡餐飲監管依然薄弱
從年齡上看,網絡餐飲的消費人群以年輕人為主,在讀學生和辦公室白領在總體中的占比超過半數。高收入家庭也逐漸成為網絡餐飲的消費主流??梢灶A見,未來幾年,網絡餐飲行業旺盛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將勢必成為二三線城市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但中國食品網正是這樣一種飛速發展趨勢,導致了網餐食品監管相對薄弱。二三線城市食品監管力量還較為薄弱,而網餐平臺大量涌入,原有的準入資格和配套設施上并未有充分準備,導致目前網絡餐飲市場的亂象。當前面對網絡餐飲平臺商家準入門檻低、無網絡餐飲行業標準約束、無法對海量商家實行有效長期監管的各種困難,加強網餐食品安全監管更需要采取有效的監管中國食品網方法,肅清網餐市場不安全、不衛生的弊端隱憂。
近幾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閑化,網餐食品儼然已成為國人日常食品消費中的一個重點。我國網餐平臺企業盡管發展速度快、入駐商戶多,但整個行業的歷史積淀薄,整體實力依然較弱。中國網餐食品的市場規模近幾年一直以幾何級的速度增長,但面對食品安全的考驗與要求,我國的網餐食品卻略顯底氣不足。各網餐平臺要想以最快速度占領最大的市場份額,常常會在營銷思路拓展上下功夫,對網餐食品質量安全卻有所忽視。近兩年是網餐平臺的多事之秋,剛剛曝光網餐食品安全亟待監管,隨后就爆出網餐平臺公開競價排名的事情??梢娛称繁O管是一個長期持續性的工作,需要多方參與。
建議
強化全民共同參與和維護
依托網餐平臺,加強網絡數據聯查監管 目前網絡餐中國食品網飲主要集中于幾個大的網餐平臺,因此應該充分利用平臺大數據反饋信息。一是對網評較差、投訴舉報較多的單位加強檢查,嚴重時取消準入,處以罰款。二是通過大數據監控及風險評估機制確定風險等級、檢查頻率和選擇檢查對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取消網絡渠道餐飲銷售資格。各大網餐平臺需要積極配合政府主管部門,持續開展日常監管工作。加強網餐食品安全監管需要理順管理體制,應建立職責明確、制度健全、運轉高效、風險可控的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體系。完善食品安全標準,構建公開透明的食品買賣交易信息網絡,健全問題食品安全追溯制度。
建立各項制度,強化網絡餐飲準入機制 在網絡餐飲監管制度制定上,需要著重探討“增加網絡餐飲準入機制”和“聯合平臺制定網絡供餐準入機制”等問題,進一步加強網絡餐飲許可管理辦法的建立,對申請進行網絡餐飲經營的單位進行網絡餐飲備案制度管理或直接在許可階段進行網絡餐飲現場核查,加入網絡餐飲備注項,嚴格管控網絡餐飲準入條件。在監管層面上,完善網餐食品安全預警和應急機制,及時妥善處理食品安全事故。按照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手冊要求,制定落實網餐食品安全相關應急措施,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及時有效控制事態發展,確保網餐食品無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此外,建立健全網餐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預警、安全事故快速反應機制和劣質產品召回、質量追溯、事故責任追究制度;開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依法嚴厲打擊網餐食品違法犯罪活動;建立完善網餐食品安全問題舉報獎勵制度。
加強社會共治,規范網絡餐飲行業標準 為了進一步促進網絡監管,解決監管能力薄弱問題,需要加強社會共治,規范網絡餐飲行業標準。一方面,明確行業標準投訴處理章程;中國食品網另一方面則需要強化網餐行業標準,各類餐飲行業協會需要參與到制定標準的工作中來,結合網絡餐飲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高效安全的行業標準。網絡餐飲行業需要盡快完善投訴舉報章程的制定,暢通投訴渠道,完善投訴機制。不僅如此,還需要加快透明化廚房建設,商家需要在第三方平臺上加入明廚亮灶直播鏈接,并且完善索證索票公示制度,將每日采購的原輔料進行公示,實現消費者從點餐開始到食品原料應用再到加工過程的全面可監測,并由第三方平臺加強推廣宣傳,造成“羊群效應”。讓消費者選擇、讓消費者監管,從而讓網絡餐飲單位達到自我約束。
把好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的這道關,重在管,更重在促進全民的共同參與和維護,形成自上而下的網絡監管體系。一方面,需要加強網餐食品安全管理,從網餐食品安全薄弱環節出發,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檢查指導、開展專項整治,消除隱患;對網餐商家予以監督、抽查和管理,重拳打擊網餐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確保公眾“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另一方面,需要對網餐食品從業人員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組織開展各類網絡餐飲安全宣傳活動,提高網餐單位和廣大群眾的食品安全中國食品網意識,從而做到部門監督、平臺監督、消費者監督多種監管方式相結合,切實保障網絡餐飲行業健康發展。
江蘇省張家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劉禛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