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9 17:01 瀏覽量:19834 來源:食品伙伴網
食品伙伴網訊 4月18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公布新一期食品抽檢信息,曝光了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飲料、蔬菜制品、食用油3類。
據悉,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組織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飲料、糖果制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等5類食品167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61批次,不合格樣品6批次。
飲用天然山泉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
不合格食品中,2批次飲用天然山泉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標稱貴州松桃松江源泉礦泉水生產有限公司生產的三陽大峽谷飲用天然山泉水、標稱松桃梵凈龍洞山泉有限公司生產的龍洞山泉飲用天然山泉水。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 廣泛分布于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濕的環境存活,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對于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風險。
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可能是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污染;生產過程中衛生控制不嚴格,如從業人員未經消毒的手直接與飲用水或容器內壁接觸;或者是回收桶清洗、消毒工位數不足導致清潔不徹底。
菜籽油檢出溶劑殘留量、過氧化值不合格
不合格食品中,2批次菜籽油檢出不合格。其中,標稱貴州黔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黔谷香菜籽油檢出溶劑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抽檢公告附件中提到,溶劑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浸提溶劑后,沒有在后續工藝中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溶劑,或又將此類產品違規標稱為壓榨。
另1批次為標稱貴州省綏陽縣油脂廠生產的菜籽油,該樣品檢出過氧化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抽檢公告附件中表示,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中脂肪已經氧化,原料儲存不當,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此外,精煉不到位也可能造成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過氧化值不合格。
2批次蔬菜制品不合格
不合格食品中,還有2批次蔬菜制品檢出不合格。其中,標稱貴州黔棠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尚江原生態干姜粉檢出鉛(以 Pb 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鉛屬于重金屬污染物指標,主要是環境污染帶入原料的,說明生產企業對原料把關不嚴,使用了鉛含量超標的原料,也不排除從生產設備遷移入食品的可能。
還有1批次為標稱貴州省湄潭縣黔隆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小米辣(醬腌菜),該樣品檢出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防腐劑是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質和營養價值為目的的食品添加劑,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從而延長保質期。《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不僅規定了我國在食品中允許添加的某一添加劑的種類、使用量或殘留量,而且規定了同一功能的防腐劑在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應超過1。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食品召回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相關市(州)食品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遵義市、安順市、畢節市、銅仁市食品監管部門已督促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以上市(州)食品監管部門自通告發布之日起3個月內向省市場監管局報告核查處置情況并向社會公布。
上一篇:成都一幼兒園12名幼童現嘔吐癥狀 系諾如病毒感染
下一篇:北京天使之橙陸續恢復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