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1 15:31 瀏覽量:20071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報經濟觀察訊 近日,四川省生態農業發展促進會積極響應全國工商聯開展的“萬企幫萬村”活動,深入四川涼山州美姑縣、昭覺縣、越西縣調研產業發展情況,把脈問診、看問結合、座談交流,為國家深度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美姑縣:加快種草養畜產業、傳統優勢種植有潛力
4月14日,四川省生態農業發展促進會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馮永德,四川民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山明,中國食品報網副總編輯、四川記者站站長葉青,四川省生態農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伍敏一行,驅車前往美姑縣進行產業調研。
4月15日-16日,在兩天的實地走訪調研里,生態農促會專家組在美姑縣蘇干常委、工商聯主席楊波、縣農業農村局孔祥玲、工商聯民營企業維權中心主任吉色石古和唐文祥老總等全程陪同下,考察調研了洛俄依干鄉河谷地帶農業產業園區,在田夢金鄉書記的陪同下看了園區栽種的梨樹、核桃等經濟作物種植情況,以及洛俄依干發展產業情況。
九口鄉瓦西書記介紹萬畝獼猴桃產業,發展養殖業養牛羊情況。在龍門鄉布依洛村走訪了解大櫻桃種植地,移民新村集中安置點情況。
在省工商聯萬企幫萬村對口幫扶點--合姑洛鄉馬紅村,實地了解產業情況,現場與鄉長、村書記、村長、外派第一書記,樂山幫扶人員等座談交流。
馬紅村的孩子們
馬紅村位于美姑縣合姑洛鄉政府東南部,距離鄉政府4.3公里,全村面積6.8平方公里,海撥從2600米-3980米,屬于高山地區,氣候條件較惡劣,日溫差大,空氣好,沒被污染;轄5個村民小組,全村共225戶,954人,其中建卡貧困戶70戶,328人。全村耕地1053畝,荒山荒坡340畝、林地4542畝、草場3633畝,公益林1245.15 畝,商品林3296.85畝。常駐人少,勞動力缺乏,年輕人出去打工多;主要發展高山養殖馬羊牛,烏金豬,種植土豆苦蕎,產量很小,不成規模,沒有品牌,買不起好價。
專家組了解馬紅村的實際情況,針對性提出了初步的產業發展思路方法措施,提出近期-中期-遠期規劃方案。作了《美姑縣合姑洛鄉馬紅村西門達爾牛規模化養殖實施方案》,四川省生態農業發展促進會也將作產業技術保障支撐。
為美姑縣授牌四川省生態農業發展促進會專家工作站,生態農促會專委會馮主任為蘇干常委授牌。建站是為了建立良性互動的科技交流平臺,加大合作項目落實力度,積極打造科技合作新亮點。
4月16日下午,在美姑縣政府會議室召開四川省生態農業發展促進會赴美姑調研產業扶貧座談會。縣統戰部,工商聯,農業農村局,政府辦,縣委辦,縣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招商引資局,佛山縣李常委(對口幫扶美姑縣),扶貧開發辦,企業商會等相關部門人員和唐文祥老總,吳總等參會,會議由蘇干常委主持。統戰部副部長、工商聯主席楊波介紹美姑發展特色產業脫貧情況。
美姑縣提出了“123+N”特色產業發展思路,創新開展“三借三還”(借羊還羊、借薯還薯、借枝還枝)產業扶貧新模式,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實現產業增產增收。一是推進“1+X”生態產業。2018全縣新栽核桃21萬畝,花椒8萬畝,楊樹、榿木等15萬畝,鞏固退耕還林9.1萬畝。二是加快發展畜牧業 種美姑山羊為主。三是大力發展傳統種植業。推廣良種青薯9號,美姑苦蕎為主。
四川省生態農促會專家通過基層鄉村實地走訪、考察、調研、座談等多種形式,認真分析美姑實際現狀,理清發展思路,以高度負責人的態度,提出可行性建議:
壯大支柱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質量,補齊短板,做出品牌。產業布局要科學規劃。根據氣候立體,產業選擇要符合民族地區傳統習慣,重點發展畜牧業,引進新品種新科技,產業要發展必須規劃先行。建設《生態種養循環產業園》,引種高效牧草神州矛大面積種植,形成集成高科技生態循環種養產業示范,保障牛羊馬豬有充足的牧草,解決目前牛羊馬牲蓄嚴重缺牧草問題,種草還林種草護坡,種草是亟待解決的迫切問題,將帶動全村科學養殖,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廣大農戶脫貧致富,有效支撐和推動高科技生態畜牧產業發展,加快《蔬菜產業園規劃》,《總體鄉村振興產業規劃》。
加大對生態產品標準研制,對主導產業土豆、苦蕎、美姑山羊、崖鷹雞,牛羊等特色產品規?;瘶藴驶B殖,制定生態產品標準化,個性化,形成美姑生態標準新體系 。打造生態品牌,通過生態農業產品標準實施,對生態產品評審認定,頒發生態產品專用標識,在牛羊特色產業發展方面取得突破,聚力打造全國“生態牛羊養殖強縣”,有力促進美姑縣特色產業發展。提升品牌附加值,推進消費升級,形象策劃媒體宣傳,有佛山對口幫扶市場需求量大,做出優質產品,市場拓展才有保障。
推進產業發展同時,生態農業技術培訓,形成全產業鏈服務。需要加大對群眾思想觀念的轉變,轉變靠外力脫貧為自救靠發展產業脫貧增收。
昭覺縣:調研養殖產業發展和玫瑰種植園建設
4月17日,前往昭覺縣,與縣政府分管農業副縣長以及農業企業代表座談,介紹新型種草養畜技術和新品種。調研四川省科技扶貧項目--昭覺縣灑拉地坡鄉“優質油用玫瑰繁育栽培示范基地種植情況,對農旅融合產業發展提出了建議。
彝族傳統文化資源底蘊豐厚,享有“彝族文化走廊”“彝族服飾之鄉”等美譽。群眾思想觀念、陳規陋習、內生動力等“看不見”的貧困交織疊加,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十分突出,大力發展傳統種養殖規?;寝r村經濟的重要方向產業。
越西縣:種養植優勢明顯 打造特色產業規?;l展
4月18日,專家組一行在越西縣與分管農業副縣長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交流座談。越西縣作為“文昌故里 長壽之鄉”,良田肥沃,環境優越,資源豐富。特色農業在不斷發展,越西蘋果、甜櫻桃、貢椒、綠色馬鈴薯榮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認證”,是全省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全州清甜香型烤煙主產縣。
越西縣綠色資源富集,但缺乏規?;?。加快標準化規?;?,打造品牌才能推進加快產業發展。
編后語:脫貧攻堅一進入最后沖刺階段。貧困地區怎樣脫貧靠什么脫貧?如何防止貧困村貧困戶脫貧后又“返貧”?鄉村振興靠什么?值得社會各界專家學者關注和思考。在這次大涼山走訪調研,調研組感受到產業發展對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性。
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因地制宜??堪l展特色產業,并制定產業發展的近期中期長期規劃,實現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產業發展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研究市場需求,做好產供銷全產業鏈有機銜接。(調研組 伍敏 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