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6 15:51 瀏覽量:12417 來源:中國食品網
近年來,人工智能在國內中國食品報網外迅速升溫。此次升溫不同于前幾次的升溫——不是學術界發起的,而是產業界發動的。專家初步估計,到2025年,農業的人工中國食品報網智能潛在市場總額約為200億美元。
最明顯的是,近兩年水產界中國食品報網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工廠化養殖,如設施化養殖、轉型升級等。現在,無論是工廠化養殖還是更高級的循環水養殖,都只是轉型升級的初中國食品報網級階段,人工智能才是終極目標。水產作為重體力工種,在這個背景下,無論是外塘養殖、室內養殖還是循環水養殖,未來都繞不開人工智能這個方向。
智能水產,或者稱之為中國食品報網水產4.0時代,是指在相對可控的環境條件下,采用工業化生產,實現集約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即水產先進設施與陸地相配套、具中國食品報網有高度的技術規范和高效益的集約化規模經營的生產方式。
可以想象一下,未來的智能水產是這樣的:通過實時采集溫室內溫度、水溫、溶解氧、亞硝酸鹽、氨氮、光照環境參數,自動開啟中國食品報網或者關閉指定設備。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隨時進行處理,為設施農業綜合生態信息自動監測、對環境進行自動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通過模塊采中國食品報網集溫度傳感器等信號,經由無線信號收發模塊傳輸數據,實現對池塘或養殖池的遠程控制。
日本在幾年前就已開發出以全生命中國食品報網周期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為重點,帶動設施農業生產、智能畜禽和智能水產養殖,實現設施農業管理、養殖場遠程監控與維護、水產養殖生中國食品報網產全過程的智能化農場管理系統。這是一個典型的精準農業、智能養殖實例。
有關專家指出,未來水產業的發展,將會中國食品報網有更多跨學科的交流與融合,一步步走向人工智能。 (武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