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6 16:56 瀏覽量:28550 來源:中國食品網
當春節在我們心里失了那份莊中國食品網重,不經意間淡化和退離,甚至很多人將春節只當作一個普通的節假日,與周末并無多大差異,無形中,便將生活推向了庸常,遺失了那份儀式感,年味也就變淡了。
在童話《小王子》里,小王子問狐貍:“儀式是什么?”狐貍答:“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中國食品網。”對我們而言,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歲月里,也應該有這樣一段特殊的時光與其他時刻不同,值得用心去度過,而春節便是這樣一個時刻。
春節不只是大年三十那一晚,大年初一那一天,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古人非常睿智,他們用一種儀式將它深入人心,因為這些儀式,春節這才變得和其他時間不一樣。舊時中國流行一套春節順口溜: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對子,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燉年肉,二十七快殺雞,二十八炸排叉,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
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就是儀式。年味,很大程度上正是由這種點滴的“儀式感”烘托起來的。
如今,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這套流傳千年的儀式卻漸漸被人們忽視—房子什么時候都可以掃,好吃的更是天天有,新衣服季季換,再也不會有兒時盼望新年的那種殷切。當流轉千年的這套儀式漸漸退出歷史舞臺時,無需過多留戀與不舍,或許,陪伴—才是屬于這個時代春節的儀式。
無論是在外漂泊讀書的學子,還是忙于工作而疏于陪伴家人的我們,面對接踵而至的工作,更多的時候,是匆忙掛斷父母的電話,而未聽完他們沒出口的話;是下班回家,累得倒頭就睡,絲毫未曾察覺到身邊人的抱恙;是不耐煩打斷孩子要進行分享的喜悅……
我們終日奔波,自以為這就是生活,胸懷理想,滿腔熱血,一路向前。對于家人,我們無暇顧及,疏于陪伴。很多時候甚至忘了,衰老的父母已經跟不上我們的腳步,他們佝僂著背,只能等在原地,等我們打一通久違的電話,等我們抽出零星時間陪陪他。
這個春節換個過法,請放下手頭的工作,放下手中的手機,更要放下觥籌交錯、推杯換盞的聚會,好好地陪伴我們的家人。
而我最鐘情的陪伴是,一家人圍坐桌前,泡一壺暖茶,伴著裊裊茶香,聽媽媽講著生活的細水長流,聽爸爸傳授人生真諦。捧茶慢啜,一股暖流流遍四肢百骸,一年的不快與疲憊頓時散去,無比的愜意和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