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4 15:06 瀏覽量:22873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 去年10月,第四屆全國雙創周主會場首次走進西部,亮相成都高新區菁蓉匯,至此形成“北有中關村、南有深圳灣、東有長陽谷、西有菁蓉匯”全國雙創區域引領版圖。緊隨今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啟動之際,6月14日, 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成都高新區產業培育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菁蓉匯舉行。
此次啟動儀式是成都高新區產業培育系列主題活動的組成部分。作為啟動儀式的一大亮點,成都高新區發布首批梯度培育企業及獲支持孵化載體的名單,并向首批認定獲支持的420家梯度培育企業和52家孵化載體、已成立的4個業界共治理事會授牌。
“要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要向改革開放要動力,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作為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都高新區始終將產業培育作為“生命線工程”來落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創新性企業集群,推動創新創業創造。
去年11月,成都高新區召開產業培育大會,重磅發布產業培育新政18條,加快構建以種子期雛鷹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平臺生態型龍頭企業為重點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隨后,成都高新區“快馬加鞭”推進政策兌現。今年3月,成都高新區出臺產業培育新政18條實施細則,全面啟動四級梯度培育企業申報、評審。據悉,此次認定名單公布后,成都高新區將為首批梯度培育企業420家、提高質量效益的孵化載體52家,兌現支持資金6516萬元。其他產業新政18條措施按計劃今年逐一落地后,預計支持企業資金超兩億元.。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以本次大會為契機,進一步把產業培育作為高新區‘生命線工程’來貫徹實施,真心實意為企業發展謀實惠,培育一批梯次遞進、成長有序、生態良好的企業群落,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快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將產業培育作為“生命線工程” 首批認定420家梯度培育企業
一年誕生3家獨角獸企業,每年新增科技型企業1.2萬余家,企業存量突破14萬家……作為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都高新區創新活力不斷迸發,一大批優秀企業在這里成長壯大。
此次成都高新區對外發布的首批梯度培育企業名單,包括咪咕音樂1家平臺生態型龍頭培育企業,壹玖壹玖、醫云科技、超有愛3家獨角獸(潛在獨角獸)企業,鼎橋通信、華微電子、極米科技、健進制藥等203家瞪羚企業,星時代宇航、中科奧格等213家種子期雛鷹企業。
“成都高新區9個部門聯合制訂產業培育新政18條實施細則,將評審指標量化,歷時三個月開展企業申報、評審等工作。”成都高新區新經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種子期雛鷹企業指成立3年內,營業收入和現金流超過200萬元,或獲得過股權融資的科技型企業;符合一年爆發式增長、三年復合高增長、五年連續增長等相關條件的認定為瞪羚企業;成立時間10年(不含)內、未上市且滿足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為獨角獸企業,估值5億美元以上的為潛在獨角獸企業;滿足在行業細分領域排名前五等相關指標要求的認定為平臺生態型龍頭企業。
作為成都高新區平臺生態型龍頭培育企業,咪咕音樂由中國移動2014年在成都高新區注冊成立,已成為國內曲庫、用戶、收入規模最大的互聯網音樂公司之一。“成都高新區四級梯度培育政策突出了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有利于轄區內企業合理定位,有目標地開展發展路徑的規劃,激發高質量人才和企業創業的動力和活力。”咪咕音樂有限公司總經理廖宇表示,咪咕音樂將肩負企業發展使命,致力于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最大的數字娛樂平臺,為塑造高新名片做出貢獻。
去年,成都高新區誕生3家獨角獸企業,成都醫云科技有限公司(醫聯)就是其中之一。就在6月11日舉行的2019福布斯中國創新峰會上,醫聯入選了“2019 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2014年醫聯在成都高新區成立,目前已成為全國領先的互聯網醫院之一,擁有覆蓋全國30個省份的60萬名實名認證醫生、3.3萬名簽約醫生資源。
“成都高新區在支持創新企業的發展方面一直不遺余力,在醫聯創立初期,成都高新區提供的人才獎勵以及辦公場所的優惠政策這些,解決了醫聯在初創期的后顧之憂。”醫聯成都總經理鄭力維說,“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環境寬松,不僅在企業人才儲備上給予大力支持,同時也在政策上為企業提供發展空間,這是非常可貴的。”
當下,免費背單詞APP“百詞斬”,在線英語課程“薄荷閱讀”“蛋糕英語”“芝士派”“番茄英語”深受外語學習者歡迎。這些產品都來自位于成都高新區天府軟件園的成都超有愛科技有限公司。超有愛被成都高新區認定為潛在獨角獸企業,目前已是國內用戶規模最大、領先行業的在線英語教育公司。“梯度培育政策可以幫助我們明確企業的發展階段,在超高速增長到高速增長的自然放緩過程中,有潛在獨角獸對應的各項扶持政策可以申請,幫助很大。”該公司副總裁孫華說。
作為種子期雛鷹企業,成都中科奧格生物科技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世界基因編輯豬進行生命醫學轉化的踐行者。“公司成立后得到了成都高新區多方面的支持,目前已申請房租補貼、融資等多項支持。”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企業梯度培育要圍繞企業發展不同階段。過去主要以支持大企業為政策導向,更多向大企業傾注要素資源,存在政策陽光撒不到小企業、撒不到科技型企業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將政策邏輯起點轉到企業梯度培育上,形成邊界清晰的體系,同時根據企業全生命周期成長需求,重點對四個梯度進行培育,圍繞種子期雛鷹企業重在評價和輔導、瞪羚企業重在發展速度、獨角獸企業重在提升發展質量、平臺生態型龍頭企業重在生態帶動,加快壯大充滿活力的創新型企業集群。”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將適時修訂產業培育實施細則,引導更多企業積極申報,讓區內眾多優秀企業切身感受到政策實惠的“助力”與“賦能”。
側重績效評價 52家提高質量效益孵化載體獲支持
載體是產業培育的土壤。“我們打破過去普惠獎勵方式,對政府載體和民營載體一視同仁,建立載體績效評價、優勝劣汰的健康發展機制,根據孵化載體的實際貢獻和企業成長質量進行評價獎勵。同時,鼓勵存量樓宇資源轉化為孵化載體,聚集培育優質企業。”成都高新區科技人才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產業培育新政18條,成都高新區對產業載體提質增效給予支持:對經認定的孵化載體,每年進行綜合評價排名,對5000平米以下的前十名和以上的前五名,分別給予最高300萬元、500萬元支持;鼓勵樓宇引進國內外知名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經認定后,每引進一家給予樓宇運營方10萬元一次性獎勵。
在此次啟動儀式上,成都高新區發布成都生物與醫藥產業孵化園(天河園)、阿里云創新中心成都高新基地、騰訊西部創新創業中心等52家獲支持的提高質量效益孵化載體名單。
騰訊西部創新創業中心于 2017年啟動運營。截至目前,該中心已孵化新經濟企業202家,年收入超500萬元的企業達20家,聚集“四派”人才135人,入駐項目總估值超62.4億元。
“通過最近兩年我們運營的所有孵化器載體來看,外部不斷有企業來申請入駐我們空間,特別是北上廣深來蓉的企業。這表明了這塊區域土壤很適合創業公司發展,也證明了成都高新區著重打造創新創業濃厚氛圍的成效,吸引各類企業前來安家落戶。”騰訊西部創新創業中心、原力創投創始合伙人盧宇翔說,只有好的服務體系讓企業發展迅速,企業的快速成長又反哺了地方經濟,相輔相成,這樣才能實現區域與企業共同發展的良好生態。
據介紹,目前,成都高新區已建設面積約440萬平方米的孵化載體,聚集孵化器(眾創空間)104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10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14家。2018年成都高新區各孵化器在孵企業(包括孵化器在內)總數達9203家。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科技型創新創業企業總數達2.9萬余家。
“成都高新區還將引導商業樓宇轉型升級為孵化載體,鼓勵現有樓宇聚集培育優質企業。”成都高新區科技人才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對樓宇進行綜合績效獎勵,根據樓宇的實際貢獻,開展年度綜合評價,按照排名給予政策支持。
加快培育產業創新生態 4家業界共治理事會授牌
打破傳統政府主導產業發展模式,企業“變身”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主體,以業界共治為核心構建產業生態圈。2018年9月,成都高新區首次提出將“業界共治”理念融入產業生態圈建設,構建由政府、企業界、市場、專家等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產業發展新模式。目前,成都高新區已相繼成立大數據與網絡安全、網絡視聽與數字文創、5G與人工智能、孵化載體4家業界共治理事會。
成都高新區將每年設立5000萬元業界共治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集群發展。“我們將盡快制定業界共治基金管理辦法等政策,由每一個業界共治理事會,對其行業生態發展、如何帶動相關企業共謀發展,提出相應策略,根據對相應策略進行評判,每一個理事會最高匹配1000萬元的業界共治發展基金,真正讓行業協會轉型為業界共治,廣泛匯聚產業培育合力,帶動整個產業生態圈培育。”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這一模式打通了政府服務和企業需求對接的難題,支持他們在產業規劃、扶持政策、協調解決問題等方面發揮紐帶作用。”盧宇翔說。
去年,成都高新區發布的產業培育新政18條,還包括設立100億元新經濟創投基金,重點對四類梯度培育企業進行市場化投融資扶持;每年設立2億元新經濟應用場景專項資金,對經評定的新產品新技術,最高給予200萬元補貼;對“蓉歸派”“學院派”“創客派”“海歸派”等創新創業人才提供“三五”支持,即給予最高3年、500平方米創業空間支持,視團隊規模提供5套以內的人才公寓,若所設立企業獲得風險投資,最高給予500萬元的一次性啟動資金支持。
“我們將堅持市場化、精準化、精細化方向,突出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精準匹配要素資源,支持產業載體提質增效,鼓勵新設創新創業企業,推動優質企業梯度發展,大力培育產業創新生態。”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為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除了產業培育新政18條,今年4月,成都高新區還對外發布《關于優化產業服務促進企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意見》,建“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每年不低于3億元資金支持企業研發,著眼于精準高效服務企業,保障企業創新發展。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大力推進各類政策落地落實,不斷優化區域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成都高新區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加快培育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本土企業。(崔穎 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