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0 09:20 瀏覽量:29965 來源:四川日報
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年交易量達54.51億公斤,連續14年居全國第一
四川,水果產銷大省,2018年水果產量近百億公斤,約40%外銷
然而,記者探訪市場,卻發現“奇怪”現象——
調查
6月27日下午,作為省商務廳主辦的“川貨全國行·廣州站”活動重要的產銷對接活動之一,四川特色果蔬產銷對接會在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以下簡稱“廣州江南市場”)舉辦。
廣州江南市場始建于1994年,占地面積達40萬平方米,年交易額超260億元,交易量達54.51億公斤,連續14年位居全國第一,是全國乃至整個東南亞最大的果菜集散地之一。
然而,規模如此大的市場卻難覓川果身影,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本報記者 羅之飏 文/圖
走訪
“一下子能記起來的川果幾乎沒有”,市場占有率低
對接會現場,省商務廳展出的一張四川水果地域和季節分布圖引起關注,參會的供銷企業紛紛拿出手機拍照,不少粵方企業會后還主動找到主辦方要資料,進一步了解川果情況。
廣州江南市場的水果交易區占地18萬平方米,水果銷售輻射全國各大省市。但批發商對川企和川果比較陌生。
在廣州江南市場經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玉森印象中,山東、海南等地水果量大,在該市場上隨處可見,“但一下子能記起來的川果幾乎沒有。”記者在該市場逛了幾圈,也均未發現川果身影。隨后,記者從市場管理方和多位商販口中得知,四川僅有青紅脆李、芒果、蘋果、檸檬、水蜜桃、巨峰葡萄、柑橘等單品,而且量不大。
經營了20多年水果批發生意的“麗姐果行”老板文小麗證實了這一現象。她告訴記者,水果批發商會根據季節出產情況同時銷售多地多款水果,這個季節在廣州江南市場銷售的來自四川的水果只有青紅脆李、水蜜桃等。
川企對該市場同樣陌生。就在對接會前一天,省商務廳組織成都綠通蔬果銷售有限公司、越西縣金色陽光農業開發公司等28家企業與廣州江南市場采購方召開座談會,增進彼此了解。這些帶來了蘋果、車厘子、青紅脆李等水果的川果產銷企業,均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市場。
省商務廳提供的數據也顯示,今年上半年,四川果蔬占據該市場銷量的比例僅3%左右。
析因
單品量少無法集中供應,“散打式”售賣喪失議價權
四川是水果產銷大省,2018年水果產量近百億公斤,約40%外銷。那為何川果未能大規模進入廣州江南市場?
四川省農產品流通協會秘書長黨永斌認為,川果種植產區分散,單位產區量少,以獼猴桃為例,在蒲江、雅安、廣元等地都有種植,總量很大,但分散到每個產地量偏小,讓采購商難以大批量集中采購。
市場情況也印證了黨永斌的說法。記者從市場上了解到,不少川果都不能大批量集中供應,這與該市場一個檔口“一天就能卸幾十噸貨”的需求不匹配。文小麗介紹,去年,她曾從水果采購商那里買入5萬多公斤春見(柑橘),之后打算繼續拿貨,結果采購商到四川產地一看,已經“無果可收”。
位于該市場水果交易區精品二區的同德果業也遭遇類似尷尬。5月,同德果業嘗試銷售四川漢源、汶川等地的車厘子,每天批發量近5萬公斤,然而卻在價格正高、利潤豐厚的時候遭遇“拿貨難”,“最后只能停供。”同德果業老板謝祥很無奈。
單品量少、拿貨難,打擊著批發商批發川果的信心。同時,四川缺少大型水果流通企業,缺乏高度整合水果資源的能力,導致川果“散打式”進入廣州江南市場,逐漸喪失議價權。
記者走訪發現,因為對市場情況不熟悉,川果銷售商為縮短庫存期,往往采取與多個批發商同時合作,甚至“敞開車廂賣”的銷售模式,這讓川果一進入該市場就成為批發商“挑挑揀揀”的對象。
前不久,四川潼人品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計劃將青脆紅李打入廣州江南市場,在精心包裝并空運到市場后,發現不少批發商都在銷售來路各異的四川青脆紅李,公司負責人眼看著青脆紅李價格從5月下旬的16元多一公斤,一路下跌到6月中旬的6元多一公斤,“現在連收回成本都難,更別說賺錢了。”該公司銷售經理蘇美英表示。
突圍
加大標準化體系建設,整合資源讓川果抱團出省
什么樣的水果才能在廣州江南市場暢銷?在曾玉森看來,需要滿足3個條件:錯開季節、特色鮮明、供貨量大。
四川如何突圍?助力川果拓展市場,政府積極“搭臺”。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川貨全國行”活動中,省商務廳將繼續組織挑選優質特色企業走進南粵市場,利用好廣州國際食品食材展覽會等平臺。
黨永斌建議,四川可加大川果標準化體系建設,提高川果產品知名度;培育大型水果流通企業、生產合作社等,讓特色川果資源以高度整合的姿態進入銷售市場。
四川企業也已展開行動。此次對接會上,安岳縣、成都濛陽農副產品綜合批發交易市場、四川陽光綠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分別與廣州江南市場、廣州萬象農業有限公司等單位簽訂合作協議,為川果進一步打入廣州江南市場探路。
成都眾屹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沁耘介紹,公司也已與四川漢源多個車厘子產地建立供銷合作,集中各個不同產地的優勢,整合資源。在車厘子銷售旺季,高端品種單日最大供貨量可達6000公斤,普通品種每天可供貨2萬公斤,能滿足大型批發商需求。
水果產地也在破解供貨難題。蘇美英告訴記者,公司根據市場需求情況,整合了土地和生產資源,重點培育青脆紅李、柚子和柑橘3種水果,目前年產水果1000萬公斤,下一步,將重點開拓江浙和廣東等地市場,錯季供貨以降低市場風險。
上一篇: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媒體訓練營在京舉辦
下一篇:蘋果為何沒趕上5G"首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