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3 10:41 瀏覽量:20799 來源:四川省微生物學會
鄧禹,江南大學教授。內容題目:大腸桿菌中高產己二酸代謝途徑的重建。內容摘要:己二酸是一種重要的二元羧酸,當前最重要的應用領域是合成尼龍類纖維(比如尼龍6,6)。預計到2018年,己二酸全球的市場價值將達到63億美元,產量約25.6億公斤。工業(yè)上己二酸的生產路線主要是硝酸氧化法,但其工藝流程長,副產物較多,污染嚴重。因此人們迫切需要尋找一種綠色,環(huán)保合成己二酸的方法。在微生物中直接生產己二酸的途徑是不存在的,人們開始合成己二酸的前體順,順-粘康酸,但順,順-粘康酸到己二酸需要金屬鉑等化學催化劑催化,因此限制了發(fā)展。進而人們開始探索己二酸的全生物合成途徑,美國的Genomatica公司和Verdezyne公司是該研究領域的領跑者,但是卻沒有透露己二酸的具體產量和產率。以往的研究均是從不同的底物間接合成己二酸,產量、產率低。而本研究是以之前在Thermobifidafusca中發(fā)現(xiàn)的3-氧代己二酰輔酶A途徑為基礎,通過密碼子優(yōu)化6種己二酸合成過程中所需酶的基因,然后將構建好的質粒導入BL21(DE3)中進行表達,經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及核磁鑒定為己二酸。出發(fā)菌株Mad136可產0.3g/L己二酸(轉化率為13.9%),并經確定5-Carboxy-2-pentenoyl-coa還原酶(Tfu_1647)為逆降解途徑的關鍵酶。隨后使用pTrc99a過量表達Tfu_1647基因,最終形成Mad146菌株,可產生4.3g/L己二酸,轉化率為55.5%。為了進一步的提高產量,本實驗利用CRISPR/Cas9消除途徑的主要次級代謝產物以減少碳通量競爭和敲除琥珀酸輔酶A合成酶基因以促進琥珀酰輔酶A的積累,從而增加己二酸合成的前體,最終形成菌株Mad123146。此菌株可利用甘油發(fā)酵可產生68.0g/L己二酸,比初始菌株提高了225倍,為報道的最高值。 中國食品報網
上一篇:祁慶生:基于非同源末端連接的微生物基因組編輯及應用
下一篇:第七屆生物育種暨高通量篩選技術理論與應用研討會成都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