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3 16:56 瀏覽量:11933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葉青)近日,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召開全市食品經營監管工作會,對近期全市食品經營監管工作,從校園、高風險供餐單位、網絡餐飲服務、餐飲服務等級評定等四大重點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監管
學校食品安全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省學校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即將出臺,將以此為契機推動建立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共治機制,提高校園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主要的措施有,聯合教育部門,在屬地政府的領導下,推進學校食堂硬件設施改造,特別是農村邊遠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提高食品安全保障基礎條件;強化學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培訓,加強制度建設,落實食品安全各項制度措施;繼續推進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和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化工作,主動公示食品安全信息;結合秋季開學校園食品安全監督檢查,督促學校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各項要求,規范食品安全操作行為。
有效管控高風險供餐單位
記者了解到,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將建立更加系統、嚴格和創新的針對高風險供餐單位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并會同地方黨委政府和教育、衛計、建設、民政、宗教等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集中用餐單位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
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筑工地、宗教場所、醫療機構等單位以及大規模提供就餐服務的中央廚房、用餐配送單位、單位食堂等餐飲服務企業,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對這些高風險單位實施重點監管。
“我們將把高風險餐飲服務提供者納入食品安全監測和預警體系,建立成都市高風險餐飲服務提供者信息管理平臺,實現食材溯源數據的自動采集,實現廚房和供餐場所的實時監控,以及經營資質、晨檢信息、自檢自查、消毒清洗、垃圾處理、過期食材預警等信息的公開公示。”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將通過構建食品安全數據全鏈條,形成市場主體、監管部門以及公眾的監督合力,最大程度提升重點供餐單位食品安全的防控與治理水平。
深入開展網絡餐飲服務監管
據介紹,從去年3月起,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全市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集中開展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美團、餓了么、滴滴等平臺的無證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減少了27559家。市場監管部門對第三方平臺未嚴格審查入網餐飲許可證等違法行為依法進行了立案查處。
下一步,針對當前網絡訂餐食品安全存在的第三方平臺責任落實不到位、入網餐飲經營條件簡陋、超越許可范圍經營等問題,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將加大網絡訂餐平臺的監測力度和精準度,及時向各區(市)縣局推送網絡訂餐監測數據,結合投訴舉報線索加強線下核查,督促實體經營門店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督促其在基礎衛生、原料控制、設施設備、加工操作、容器、餐具和包裝材料等方面落實主體責任,提升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水平。
持續推動民生工程項目落地
據悉,2019年,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將完成“在全市范圍內打造8條餐飲食品安全示范街和200家餐飲食品安全示范店,在4A級以上旅游景區、學校食堂全面試點推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評定新量化分級改革”兩項民生工程項目。
“我們將通過標準示范和等級評定引導消費,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提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水平。”
截至今年8月,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已打造餐飲食品安全示范街12條、餐飲食品安全示范店180家。全市4A級以上旅游景區、學校食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新量化分級等級評定完成率達到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