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6 10:04 瀏覽量:15402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播報 (黃照報道)中國酒(baijiu)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制成的蒸餾酒。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后,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制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集中在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四川宜賓、四川瀘州、貴州仁懷,三角地帶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
4000多年的釀酒史讓宜賓的酒文化像酒一樣醇厚馨香,坐擁享譽全球的五糧液以及三江兩岸的眾多名優酒類企業,使宜賓成為當仁不讓的“中國白酒之都”。近日,宜賓學院中國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后合作導師,宜賓市委市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專家,宜賓市人大地方立法咨詢專家郭五林,就宜賓白酒行業的現狀和發展接受了中國食品報記者采訪,解讀宜賓酒業的發展狀況。
郭五林談到,宜賓位于大西南名酒帶中心,川、滇、黔三省結合部,雨水豐沛且多在夏季,雨熱同季,氣候溫和,獨特的地理氣候孕育了宜賓獨特的微生物菌群,構成了得天獨厚的釀酒環境,是同緯度上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蒸餾酒的生態區。近年來,宜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名優白酒產業發展,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加快推動“中國白酒金三角”建設機遇,采取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有力推動了名優白酒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如今,名優白酒產業已經成為宜賓市名副其實的“一號產業”,全市白酒產業發展迅猛,整體實力強勁,對宜賓經濟社會和全國白酒行業的發展影響重大。
“宜賓是多糧濃香型白酒的發源地,宜賓酒的品質在整個中國白酒市場中獨具一格,這與宜賓酒獨特的釀造技藝和生態環境有關。”郭五林認為,名優名酒生產量非常有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想喝名酒,價格就存在上升趨勢。而酒業競爭是很殘酷的,在高速發展的時候,守不住底線,不保證酒質企業就無法生存。當前整個中國白酒產業處于深度調整過程中,宜賓白酒應進一步做好品質保障、彰顯特色,適應市場。
郭五林認為,宜賓多糧濃香型白酒的個性特征非常明顯,從消費市場、專業角度來講都有鮮明的特征。宜賓白酒產業發展應該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宜賓多糧濃香型白酒釀造技藝的規范化和品質進一步提升;二是在釀酒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優勢資源利用方面大做文章。三是要做好宜賓酒文化的深度挖掘和打造,彰顯宜賓酒文化的獨特魅力。
郭五林認為,在中國白酒的發展機遇上,“一帶一路”是白酒可以發掘的機遇;名優高端酒的需求持續增長;白酒行業的品牌度集中度在提升;白酒二線品牌有很大的拉伸空間;小酒以及光瓶酒,百姓價格產品呈現新增長;健康養生白酒,機遇正在來臨。隨著我國白酒品質的不斷提高以及品牌營銷力度的不斷加強,全球對“中國白酒”品牌的認可度逐步提高,白酒在國際市場中占據的份額也會逐漸擴大。